- 徐向顺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光明,王合义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平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承先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守轩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陆家骏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唐厚睦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王升
主体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承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主体参与是它们二者谐振的有效机制。主体参与可以活跃教学气氛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 ,这是教学富有生命活力的前提。主体参与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它表现在 ,通过主体参与 ,学生将会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机会、对教学进度提出建议、与教师一道设计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适当调控以及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等。主体参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是师生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变量 ;学生的主体参与可以撤除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隔膜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体参与有利于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感、合群性和社交技能 ,因此它可以增强教学社会性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5 ] |[阅读次数:0 ] - 袁维新
研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根据可迁移性原则 ,并以问题为中心。研究性课程的结构优化应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应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和自主研究模式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张承先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平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升
主体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承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主体参与是它们二者谐振的有效机制。主体参与可以活跃教学气氛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 ,这是教学富有生命活力的前提。主体参与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它表现在 ,通过主体参与 ,学生将会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机会、对教学进度提出建议、与教师一道设计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适当调控以及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等。主体参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是师生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变量 ;学生的主体参与可以撤除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隔膜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体参与有利于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感、合群性和社交技能 ,因此它可以增强教学社会性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5 ] |[阅读次数:0 ] - 蔡伟
教学时效与学生负担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教学时效高 ,教师占用学生的时间少 ,学生的负担因此减轻 ;教学时效低 ,教师挤占学生的时间多 ,学生的负担随之加重。减轻学生负担应当从提高教学时效入手 ,追求教学时效的最大化。提高教学时效途径很多 ,优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法指导等 ,可择其一做为突破口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连四清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排除思维障碍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认知策略调整思维对象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意识障碍 ,分析障碍成因 ,选择策略 ,运用策略和调整思维对象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靖国平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类文化开拓者和创新者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因而在教育观特别是教学观上 ,需要从以授受书本知识为中心 ,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上来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田景正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徐向顺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强汾生
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提高人的素质的实践活动 ,而不能局限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特点表现为育人时间上的长期性、育人对象的整体性、育人主体的多元性、育人意识的超前性。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思想政治要求、满足社会持续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延长人才使用期、人的全面发展等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石国兴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它对德、智、体、美、劳诸育具有积极作用 ,学校其它诸育也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张传燧
农村初中课程体系的构建 ,必须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现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合乎国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日益密切的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反映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遵循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技术课程与劳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思路。经过几年实验 ,初步形成了由四大板块、三类课程所组成的农村初中课程体系和“课堂 +活动 +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田景正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军
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 ,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对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状况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建立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顾明远
为了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教学观和师生观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叶上雄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进行创新教育将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开展创新教育要处理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面向全体与鼓励冒尖、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习知识与参加实践诸方面的关系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0 ] - 强汾生
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提高人的素质的实践活动 ,而不能局限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特点表现为育人时间上的长期性、育人对象的整体性、育人主体的多元性、育人意识的超前性。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思想政治要求、满足社会持续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延长人才使用期、人的全面发展等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石国兴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它对德、智、体、美、劳诸育具有积极作用 ,学校其它诸育也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嵇秀梅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嵇秀梅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军
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 ,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对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状况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建立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顾明远
为了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教学观和师生观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叶上雄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进行创新教育将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开展创新教育要处理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面向全体与鼓励冒尖、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习知识与参加实践诸方面的关系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0 ] - 王光明,王合义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毕华林,卢巍
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教学设计科学化的一门重要技术。它包括3方面的内容 :分析学习结果的类型 ;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分析使能目标及其关系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丁邦平
中美两国科学教育存在差异。在课程与教材方面 ,美国采用综合性的科学教育 ,我国实行的是分科教学。在教与学方面 ,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倾向于使用归纳推理方法 ,注重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活动 ,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 ;我国中小学则多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演绎推理方法 ,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需修订编写 ,科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蔡伟
教学时效与学生负担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教学时效高 ,教师占用学生的时间少 ,学生的负担因此减轻 ;教学时效低 ,教师挤占学生的时间多 ,学生的负担随之加重。减轻学生负担应当从提高教学时效入手 ,追求教学时效的最大化。提高教学时效途径很多 ,优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法指导等 ,可择其一做为突破口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毕华林,卢巍
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教学设计科学化的一门重要技术。它包括3方面的内容 :分析学习结果的类型 ;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分析使能目标及其关系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张传燧
农村初中课程体系的构建 ,必须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现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合乎国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日益密切的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反映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遵循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技术课程与劳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思路。经过几年实验 ,初步形成了由四大板块、三类课程所组成的农村初中课程体系和“课堂 +活动 +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袁维新
研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根据可迁移性原则 ,并以问题为中心。研究性课程的结构优化应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应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和自主研究模式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连四清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排除思维障碍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认知策略调整思维对象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意识障碍 ,分析障碍成因 ,选择策略 ,运用策略和调整思维对象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邦平
中美两国科学教育存在差异。在课程与教材方面 ,美国采用综合性的科学教育 ,我国实行的是分科教学。在教与学方面 ,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倾向于使用归纳推理方法 ,注重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活动 ,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 ;我国中小学则多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演绎推理方法 ,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需修订编写 ,科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阎守轩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陆家骏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唐厚睦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靖国平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类文化开拓者和创新者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因而在教育观特别是教学观上 ,需要从以授受书本知识为中心 ,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上来
200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