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

    顾明远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积极参加反“法轮功”邪教的斗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升人的道德水准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任务

    吕型伟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德育的若干特征

    谈松华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卓晴君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国教育学会第13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谭细龙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和要求

    吕朝龑,栗国旗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要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意识。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普通中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蔡伟

    现代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汲取了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内涵。普通中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创造多因素教育合力、树立现代人才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强化学科人文渗透、多方开展文化承传、构建综合评价机制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主体性发展实验与课程改革

    刘可钦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主体性发展教育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的辩证统一,强调活动与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变革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个性教育的潜能发展原则

    张爱华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谈家庭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宗秋荣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和要求

    吕朝龑,栗国旗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要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意识。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普通中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蔡伟

    现代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汲取了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内涵。普通中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创造多因素教育合力、树立现代人才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强化学科人文渗透、多方开展文化承传、构建综合评价机制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主体性发展实验与课程改革

    刘可钦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主体性发展教育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的辩证统一,强调活动与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变革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10次年会综述

    钱志亮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个性教育的潜能发展原则

    张爱华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谈家庭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宗秋荣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扩招”、“减负”和创造性的培育

    王晋堂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消费启蒙教育

    黄惠新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表扬要适时适度

    杨忠健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10次年会综述

    钱志亮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丛立新

    丛立新

    一体化是综合课程最完美的设想。然而,一体化的成功很难见到,“拼盘”式综合却是普遍的现实。这种现象本身源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都有自己的地位。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同,综合课程在对象、跨度、开设阶段上都应当是多样的,综合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多样化。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梁建

    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努力扶持和发展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推进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扩大网络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教学培训的层次和内容更加宽泛多样。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如何体现个性化教育问题、思想观念转变问题、网络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8 ] |[阅读次数:0 ]
  • 信息高速公路与自我管理学习

    刘宇文

    自我管理学习将是网络信息时代主导的学习方式。自我管理学习是自我组织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活动,它包括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具有元认知、元学习能力,制订学习目标,制订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及反馈等内容。自我管理学习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优化教学结构,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要强化网络化学习的意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有良好的自控力、辨别力和问题意识。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裴光勇,陈佑清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理论建立在皮亚杰、布鲁纳、赞可夫、达维多夫等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去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拓展的方向。这种教学包括再创式和再现式两种类型。它的价值表现在,有利于遏止注入式教学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教学过程的发展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性学习初探

    李召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其实施过程和评价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9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学敏感

    汪刘生

    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敏感,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为了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确立当代教学意识,刻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课的基本特征及其教学创新策略

    孔祥明

    小学社会课是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基本特征是: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在实施社会课创新教学时,必须遵循三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多维互动策略,激励评价策略。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梁建

    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努力扶持和发展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推进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扩大网络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教学培训的层次和内容更加宽泛多样。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如何体现个性化教育问题、思想观念转变问题、网络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8 ] |[阅读次数:0 ]
  • “扩招”、“减负”和创造性的培育

    王晋堂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息高速公路与自我管理学习

    刘宇文

    自我管理学习将是网络信息时代主导的学习方式。自我管理学习是自我组织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活动,它包括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具有元认知、元学习能力,制订学习目标,制订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及反馈等内容。自我管理学习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优化教学结构,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要强化网络化学习的意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有良好的自控力、辨别力和问题意识。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裴光勇,陈佑清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理论建立在皮亚杰、布鲁纳、赞可夫、达维多夫等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去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拓展的方向。这种教学包括再创式和再现式两种类型。它的价值表现在,有利于遏止注入式教学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教学过程的发展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性学习初探

    李召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其实施过程和评价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9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学敏感

    汪刘生

    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敏感,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为了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确立当代教学意识,刻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提升人的道德水准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任务

    吕型伟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德育的若干特征

    谈松华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卓晴君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国教育学会第13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谭细龙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课的基本特征及其教学创新策略

    孔祥明

    小学社会课是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基本特征是: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在实施社会课创新教学时,必须遵循三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多维互动策略,激励评价策略。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

    李袆

    研究型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注重提高学科研究能力。研究型课程具有探究性、创新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其基本目标包括能力、情意和知识 3个维度。在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并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

    顾明远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积极参加反“法轮功”邪教的斗争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消费启蒙教育

    黄惠新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表扬要适时适度

    杨忠健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

    李袆

    研究型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注重提高学科研究能力。研究型课程具有探究性、创新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其基本目标包括能力、情意和知识 3个维度。在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并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丛立新

    丛立新

    一体化是综合课程最完美的设想。然而,一体化的成功很难见到,“拼盘”式综合却是普遍的现实。这种现象本身源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都有自己的地位。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同,综合课程在对象、跨度、开设阶段上都应当是多样的,综合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多样化。

    2001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