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顾明远;

    <正>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7所学校提倡“愉快教育”,这是很好的思想和经验。毛泽东早在1972年就提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髓,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

    1990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愉快教育”的经验值得推广

    <正> 1990年5月23日国家教委召开“愉快教育”实验经验汇报会,6省市7所小学的校长汇报了他们开展“愉快教育”实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柳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韩作黎等在汇报

    1990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还小学生以欢乐的童年

    <正> 我校是一所普通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833名学生,其中50%是工人子女,有38名教职工。6年来,我们学校大胆地进行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小学生以欢乐的童年”的教育实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校初步实现了“从严治校,科学育人,团结奋战,争

    1990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乐学”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正> 一、树立“乐学”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我校对“乐学”思想的探索实践经历了逐步深化的3个阶段:1981年我们先以体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生理发展;进而强调着眼未来,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又提出了“轻负担,高质量,把学校办成儿童学习的乐园”的目标,在促进

    1990年04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乐园中育人”的整体改革

    <正> 我校“乐园中育人”整体教改实验的框架是:以优化教育环境为目标,抓住教育活动即课外活动、校容、校貌、班纪、班风和环境建设,为儿童创造一个乐学、上进的心理环境;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友爱、和谐的人际环境。实现学中求乐,乐而好学;玩中求乐,乐而发展;美中求乐,乐而创造,使学校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

    1990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

    <正> 校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校园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经历波折,重新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校园文化被作为重要的课题提出,无疑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0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园文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张志良;

    <正> 近些年来,学校教育正在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欲搞好心理素质培养就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适合学生心理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体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二是平衡作用,三是充实作用,四是提高作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集中的反映是求胜心理、求知心

    1990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中学生文化探讨与校园文化建设

    李国霖;李子彪;

    <正> 本文以1981年至1989年对广州市中学生的几次调查为依据,对开放改革以来广州市中学生文化进行一些探讨,着重对1989年的调查数据作一些分析(本文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是1989年的数据)。

    1990年04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新时期校园文化的探讨——记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

    晓寂;

    <正> 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京召开。尽管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定义表述不一,但是,人们注意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对

    1990年04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座谈纪要

    <正> 1990年5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吕型伟与深圳市教委主任廖槎武在深圳市主持召开了“关于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深圳市教委、教科所、《特区教育》编辑部及中小学的部分同志。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就“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大多数同

    1990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教育管理地方化是世界的共同趋势

    黄兆龙;

    <正> 目前有一种错误议论:教育管理地方化是中央解决教育经费不足、转嫁经济负担的权宜之计。教育管理地方化是权宜之计吗?否!教育管理地方化是中国教育走出低谷、摆脱危机、奔向理想境界的战略决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性步骤和趋势。

    1990年04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应儿童化

    李丽兰;郑彤;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着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等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效果。为了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我们从来稿中摘登以下几篇。

    1990年04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政治课改革新方法

    靳忠良;

    <正> 近年来,我在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注意抓住教师与学生这对主要矛盾,认真钻研教材,坚持从备课、导课、授课、考核手段等多方面试行新方法。建立了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民意测验政治教师要上好课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备

    1990年04期 35-3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人生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新思路的探索

    张昌存;

    <正> 80年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年代。过去的一切都不可能长期维持,传统观念在重新验证,现存格局在调整和创设。《科学人生观》的教学实践也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有的课堂教学,尽管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却感到味同嚼蜡?为什么有时“讲、议、练”结合,学生仍感到思维空间狭小,理论在实践

    1990年04期 38-3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论文活动形式好

    龚东生;

    <正> 一、小论文活动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学生喜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拟定专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收集材料,调查研究,自己写小论文。这是一种创造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了单纯地你讲我听的局面。这种形式学生

    1990年0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辩论课

    何志庆;

    <正> 杭州第二中学和学军中学,在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学过程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课堂辩论。课堂辩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中心论题,在课堂内彼此用一定的理由(理论与事实)来说明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自我见解,同时剖析对方的观点,通过辩论逐渐形

    1990年04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在调节心理矛盾冲突中的意义

    张永发;

    <正> 矛盾冲突存在于世间一切事物之中,也存在于人的自身。解决这些矛盾冲突自然不可能十分顺利,尤其是调节心理矛盾冲突更非反掌易事。但是,这一点,心理学家,特别是情绪心理学家却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如果我们从情绪的应用、从控制情绪的

    1990年04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见地的一席话——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立群

    锄禾;

    <正> 叶立群同志属于这样的一类人:谈话平和不会“侃”,但那经过缜密思考的言语却给你以启迪,使你有所获;待人平易不够“热”,却使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尊重、对你的真诚。因而,我一直想采访他。可他是人

    1990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花煜宽;

    <正> 数学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现实世界本身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的,因而,现实世界的矛盾运动反映到数学中来,就形成数学的辩证内

    1990年04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塑建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

    胡修金;

    <正> 合格人才的心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认识、智力结构;意志、伦理结构;情感、审美结构。不庸讳言,由于某种社会功利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认识、智力结构的建造是精心的;对意志、伦理结构的构筑也是认真的,唯独对情感、审美结构的塑建尚未引起高度重视。

    1990年04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强乡土教材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陈胜庆;

    <正>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于1990年5月8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了“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就乡土地理教材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体制结构、表述方法以及评估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近几年来,地理学科在开展乡土教育和建设乡土教材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抓好乡土教材建设、深入开展乡土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乡土地理教育已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1990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育——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王大龙;

    <正> 美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形态教育,二是美感教育。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辨能力,它侧重于对象的客观形态的描述和认识,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

    1990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初中青春萌动期教育研究

    袁之敏;

    <正> 该项研究自1987年5月纳入天津市普教“七·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从1986年开始,3年多时间共有4届13个班653名初中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经过4轮实验后,1989年8月将青春期教育列入学校德育系列中。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990年04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影响农村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

    张乔;

    <正> 众所周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文革”的影响,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仅从年龄结构上看,形成新老交替的“断层”现象已日趋明显。其中又以大面积的农村中小学更为突出。仅以我县为例,35岁以下(主要是“文

    1990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培养青年 重在激励

    黄书文;

    <正> 我们少华街小学建校以来所以有点名气,关键是由于有一支比较好的教师队伍。但是,在“文革”期间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至今没有很好地恢复。近些年来,大量青年教师涌向学校,现在已达35人,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5.6%。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清醒地看到,做好这批青年教师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高,同时也涉

    1990年04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