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

  • 论社会建设中的政府教育职能

    阮成武;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从定位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转入社会建设领域。随着教育定位的转移,社会建设领域中的政府教育职能在于:以教育利益关系统筹协调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政策体系;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以政事分开、政校分开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治理结构;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009年03期 No.19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保障农村孩子“上好学”的着力点

    蒋笃运;

    农村教育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更好地实现农村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河南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状况,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农村教育:第一,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其水平;第二,均衡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关怀弱势群体,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2009年03期 No.19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孙元涛;

    通过30年的深化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一是在分层推进均衡发展的同时,以区域为单位培育学校的内生力量,实现持续性内涵式发展;二是增强战略策划意识,在基础教育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长远规划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三是激活学校面对变革的自觉意识,在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中,通过资源的集聚与创造性整合,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03期 No.19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构想

    范先佐;彭湃;

    "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教育财政的角度看,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经费保障的主体在城市的区一级政府,造成区一级政府教育的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称。因此,要提高经费保障的政府层级,构建"以市为主,各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

    2009年03期 No.191 1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教育消费者、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小学择校现象及治理研究述评

    田汉族;杨柳;

    择校是目前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择校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不能简单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择校";更不能混淆教育差别与教育不平等的含义;合理的择校应该是拥有选择权的教育消费者、生产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与提供教育机会和规范教育秩序的政府之间的合作博弈;应加强教育消费者、政府和学校的沟通与对话。

    2009年03期 No.19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教育督导的创新实践

    赵士勋;

    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督导推进校(园)规范管理与特色发展,为区域推进教育生态理论的学习与践行,区域推进"高位均衡"与"轻负高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现"三二一"下城教育发展目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主要经验是:着重抓好教育督导保障机制的构建、发展性督导评估的实施以及管理型督学与专家型督学相融的督学队伍的建设。

    2009年03期 No.19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地方政府教育管理制度变迁——以无锡市“管办分离”改革为例

    庄西真;

    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变迁是指省级及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约束教育活动主体行为规则的创立、变更、调整、修正、更新和改变的过程。促使各地方政府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实施教育治理的动因有:由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分化是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制度以及制度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是地方政府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因;对制度创新预期净收益的诉求则是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因。

    2009年03期 No.19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图片

卷首语

  • 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家

    顾明远;

    <正>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而且强调由教育家来办教育。如何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

    2009年03期 No.19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教育辞典

  • 教育体制

    余丽红;

    <正>教育体制,即"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它主要包括教育决策体系、教育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体系、教育调节体系和组织体系四个要素。教育事业发展的成

    2009年03期 No.19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中德青少年“创造自信”差异分析

    师保国;申继亮;郭锦平;

    "创造自信"是个体基于对自身创造性的整体感知和判断而作出的一种综合评价,反映了青少年对自己实施创造活动的能力所持的信心。对我国1333名和德国379名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国青少年的"创造自信"绝对分数相对较高,但其年龄趋势却是逐渐下降的,这一结果与德国同龄青少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从人格教育、环境教育和创造性评价观念的改善入手。

    2009年03期 No.19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质量观引领下的学校教育创新

    唐盛昌;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质量观应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聚焦学生的志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正确探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新教学质量观的推进与落实要结合学校的实践,着力构建学校课程图谱,加强中外教材教法的比较研究与合理元素汲取,积极开展创新素养培育实验,以激活学生内在学习需求与志趣聚焦,促进学生正确领悟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009年03期 No.191 29-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研究

  • 和平教育的哲学思考——学习池田大作先生有关和平思想的体会

    石中英;

    池田大作先生是一位终身致力于文化和解与人类和平的思考者和行动者。他明确提出,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实现和平的根本途径是促进文明对话。根据池田大作先生的这些论述,教育应帮助每个人真切地认识到和平的价值,确立培养"国际人"的和平教育目标。中小学校应该有更加宽广的价值理想,在实践中应关注人类意识的唤醒和人类共同体的培育。

    2009年03期 No.19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教育福利制度构想

    尹力;

    教育是社会福利的重要方面,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天然地与福利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免一补"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等是教育福利的重要体现。基于受教育权的生存权和人权特性,为使每一个公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不能笼统地反对教育福利化,而应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福利制度,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普遍性教育福利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补缺型教育福利制度,以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009年03期 No.19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干预实验研究

    刘在花;

    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对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的教育干预实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社会智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社会智力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团体训练能改善和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水平。

    2009年03期 No.19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德育研究

  • 适度教育的思辨

    宋金华;夏爱珍;

    适度教育是促进孩子生命个体幸福成长的关键。在教育中,要把握成功的高频率与失败的经常性之间的"度",把握表扬的夸张性与批评的尖刻性之间的"度",把握太过自信的浮躁与心理压力过重之间的"度",把握目标期待值的过高与丧失目标信心之间的"度",把握宽松环境的放任与严加管教的约束之间的"度"。

    2009年03期 No.19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道德学习的本质属性与实践目标取向

    桑青松;朱平;

    道德学习是人们通过对道德客观方面的感知认识、理解与把握,将社会道德内化、建构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学习,具有情感体验性和自主性。在道德学习实践中,要确立"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的道德教育模式,构建知情行整合的道德学习内容体系,创建道德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

    2009年03期 No.19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 英、美优质学校创建的基本趋势及启示

    周峰;贾汇亮;

    英、美两国优质学校创建已经从标准研制阶段发展到能力建设与"整体优化"阶段。优质学校的判断标准不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看其是否具有不断走向优质的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英、美优质学校创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以校为本",追求办学特色;"以生为本",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以"教与学"为中心,进行组织变革等趋势,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英、美优质学校创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五点:远大的培养目标是优质学校创建的应然追求;进行组织变革是优质学校创建的基本保证;不断追求更高的优质标准是优质学校创建的不竭动力;学校文化重建是优质学校创建的关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优质学校创建的基本目标。

    2009年03期 No.19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用责任与智慧涵养学校文化

    阎莉;

    学校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解读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学校文化的创建过程,可以发现:办学理念是确定学校文化之本;历史积淀是探寻学校文化之根;新时期办学定位要放眼学校文化之源。学校在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要冷静分析教育现象,客观看待学校文化中的薄弱点;拓宽学校课程领域,找准学校文化的创建点;创新道德教育途径,夯实学校文化深入点;开展系列传统活动,挖掘学校文化的闪光点;通过教师自主发展落实学校文化保障点。

    2009年03期 No.191 55-5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课程统整故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段俊霞;刘义兵;

    故事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统整设计模式,其基本理念为故事具有流动与变迁性、意义性和情境性、知识的相互关联性、行动与信念的一致性。故事模式的设计过程大体包括确定主题和学习目标,讲解与主题有关的故事,探究当今的故事,发展现在的故事,规划未来的新故事等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主题的选择、情境脉络的设置、重要概念的学习、信念和行为改变的双重注重以及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策略。

    2009年03期 No.19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科书录用外国作品的历史考察——从“中体西用”到“启蒙”

    郭睿;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国语(文)教科书选录外国翻译作品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话语的变迁。近现代主流教育话语主要经历了清末的"中体西用"话语和"五四"前后的"启蒙"话语。这两种话语促成了国语(文)教科书对外国翻译作品的选录。反过来,入选教科书的外国翻译作品也参与了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变革,参与了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民性格的塑造,这对当前的语文教科书编辑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2009年03期 No.19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反思的失真及回归本真路径

    王恩惠;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其作用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推崇。然而,教学反思实施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目标化、任务化;脱离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丧失个性化,教学反思方式过于封闭化;有的教师教学反思完全"移植"别人的东西,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实践智慧,因而对改善教学行为毫无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及教师对教学反思认识错位,带有功利化思想;教育理论素养欠缺;教学反思能力低下。教学反思偏离其本真的意义,缺失个性,流于形式,削弱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功能。要使教学反思回归本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反思的含义,认真审视我们的反思行为,以教育理论作观照,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教学反思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2009年03期 No.19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论基于边际分析的学生评价

    张学敏;李进;

    教学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学生在进入教学过程前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存在明显差距,但在进入教学阶段以后,学生自身为学业的付出对学业产出产生很大的影响。边际评价是一种在约束条件下,根据学生投入的不同,对其学业产出的变化发展趋势所作出的评价。科学的学生评价方法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重视学生个人的努力及自我评价,将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幅度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这是教育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

    2009年03期 No.19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冥想:教师备课的另一只羽翼

    于世华;

    教师备课必须冥想,冥想才有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才不会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冥想对备课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冥想的原生态使备课充满创新;冥想的自组织使备课显现个性;冥想的超越性符合教学本质。教师的冥想就是对文本的追问和想象。概念追问、标题追问和关系追问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三种追问。想象就是在教材与当下的师生生活间架设桥梁,包括插图想象、活动框想象等。

    2009年03期 No.19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创意设计:一种教师实践研究的表达方式

    张肇丰;

    创意设计是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是一种不同于论文和案例写作的教师实践研究的表达方式,其内涵包括三个基本特征:创造性、应用性和生成性。创意设计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语言表达上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和记叙。从文章结构上看,一个创意设计方案应该包含五方面的结构要素:背景、创意、程序、操作要点、效果评析。创意设计要领就是要深入思考,有效地梳理和提炼实践材料,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内容,从而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实践经验。

    2009年03期 No.19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活动教学中教师情感性语言的运用

    陈光全;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活动教学需要有一条巧妙的纽带贯通,情感性语言是这条纽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从整体上驾驭活动教学,就应从导入开启语言的情感性、师生对话教师语言的情感性、活动链接语言的情感性、情境描摹语言的情感性、价值引导语言的情感性和评价激励语言的情感性等六个方面下功夫。灵活运用情感性语言能增强教学的穿透力,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使活动教学取得促进学生成长的最佳效应。

    2009年03期 No.19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教育短论

  • 中学教师职称序列应设立“正高”

    李学艺;

    <正>中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是"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职称。1988年职称开评以来,中学教师一直没有设"正高"职级。职称代表着对一个

    2009年03期 No.191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梁万年;

    <正>最近听了几节校内公开课,讲的都是诗歌,再联系到本学期听过的几十节课,总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009年03期 No.191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鼓励性语言具有教育力量

    赵伟涛;

    <正>当学生时,最头疼的是老师发作业。有的老师常常把作业拿到课堂上逐个发放并指出问题所在,一旦起了风,少不得要下些雨。虽然我的作业常常

    2009年03期 No.191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课程资源应突出“语文味”

    齐军;

    <正>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被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它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

    2009年03期 No.191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略谈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及改进建议

    史雅芝;

    <正>课程改革在小学和初中已经普遍展开,高中课程改革也在逐步推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原来落

    2009年03期 No.19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中优化政治课教学

    石兴国;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国教育理论界把关注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摆上了研究日程。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是指

    2009年03期 No.191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

    程竹怀;

    <正>特级教师斯霞说:"读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从启发谈话开始到认识字词、老师讲解、朗读、复述、直到结束谈话,都离不开读。读多了,

    2009年03期 No.191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