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面向未来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题

  • 技术赋能智慧教育之实践路径

    祝智庭;彭红超;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教育要通过创新发展引领教育变革,为护航此行动,研究在解析智慧教育愿景的基础上,探究了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XR、区块链等主流和新兴技术对智慧教育的赋能作用,并进一步从学习环境生态化(从O2O到OAO再到OMO)、行为主体协同化(由人际协同扩展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适性化(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和学习评估"全息"化(从平面走向立体)四个方面探索了技术赋能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承认技术变革力量的理念下,研究更主张对技术秉承"喜新不厌旧"的态度,希望研究也能够为本领域同仁与上级领导部门研制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2020年10期 No.330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6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3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教育的三维阐释

    李润洲;

    当下,智慧教育是一个热词,但对何谓智慧教育并未形成共识。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至少包含着目的、过程与方式三个维度。而从这三维来看,智慧教育就会呈现出多个面向与内涵:从目的来看,智慧教育是培育人的智慧的教育;从过程来看,智慧教育是转识成智的教育;从方式来看,智慧教育是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融生的教育。

    2020年10期 No.330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从“人工智能能做什么”到“教育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兼论教育需求的隐匿与突显

    朱敬;蔡建;

    人工智能是手段而非目的,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应重点考察教育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人工智能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基于脑力替代的系统变革与发展问题,它是对技术原有教育功能的集成与提升,其始于规模,终于个性化与精准化。当下教育本质是提高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教育需要人工智能以个性化为基点,带动全纳、公平、质量与终身学习等时代要素发展,进而推动教育系统变革,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价值。然而,通过教师访谈可知,这样的教育需求在现实中一直处于若有若无的隐匿状态,原因至少有:教育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稳态,教师对"技术替代人力"存在抵制惯性,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规模效应的自上而下供给模式无法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等。在保持自上而下规模式供给的同时,应着重激发、跟进与创造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案研究可知,这种方式有助于教育对人工智能需求的落地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2020年10期 No.330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指向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学校领导变革

    冯大鸣;刘胜男;

    "智教深融"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战略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走向"智教深融"过程中,学校将面临有关人工智能教学法、社会资源校本化、伦理和安全风险三大挑战。需要通过学校领导变革来综合应对,并将变革的重点置于秉持分布式领导理念、架构教师能力发展概念框架、重整专业发展团队结构、强化学校运维管理等方面。

    2020年10期 No.330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广告图片_作品欣赏

卷首语

  • 迈向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周洪宇;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目标是要在1.0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以"三全两高一大"为发展目标,通过"三个转变",最终使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

    2020年10期 No.330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

  • 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形势、问题与路径

    薛二勇;傅王倩;李健;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普及高中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为:基本普及、普及和全面普及三态交织,财政经费普遍增长与差异投入并存,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此消彼长、普通高中教师数量稳步上升与职业高中教师数量逐渐下降。新时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面临地域、结构、办学、教师四个问题,分别表现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均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路径不清晰、民办高中办学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高中阶段教师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为此建议,资源配置与能力建设并重,有重点地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优化高中学校结构,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供多样适切渠道;促进办学体制改革,规范并激励高中阶段民办学校改革发展;加强高中教师管理和培养的力度,精准配置高中的教师资源。

    2020年10期 No.330 27-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性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战略定位与攻坚策略

    刘丽群;李汉学;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整体来看,2018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8.8%,基本接近90%的战略目标。但局部来看,在普及程度、普及速度、普及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攻坚,一方面要立于全国高度,做好宏观统筹并下好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区域实际,分区、分层、分类地差异化推进。国家应以不利地区为"教育优先区"、以有质量的普及为主旨、以中职教育为增长极,对不同区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侧重点、关键点和生长点等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明确高中教育普及的政策标准、采取超常规的政策举措、提升区域高中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等策略,进一步来规范、引领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在不同区域的深度推进与全面普及。

    2020年10期 No.330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中的道、势、术融合——基于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实践的分析

    朱丽;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是当前与未来普通高中发展的方向。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经过近十年的推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用传统文化中"道势术"理念来分析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实践:在特色普通高中创建过程中,"道"是引领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理念;"势"是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所依赖的环境与资源;"术"作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中的特色项目与创建载体。分析发现,在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道"不明、"势"不足、"术"不强。特色普通高中创建中"道势术"的融合要求做到以"道"的培育为核心,形成定位科学的特色办学理念;造"势"与聚"势"并重,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应顺势而为;做强做优"术",全面加强特色创建载体建设。

    2020年10期 No.330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中国教育公平的新阶段:公平与质量的互释互构

    李政涛;

    即将步入"十四五"时期的中国教育公平,已经升级换代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升级"之后教育公平将有新内涵与新目标、新问题与新难题。新内涵的产生来自教育公平与质量之间的互为视角、相互阐释,其最根本的目标是通过公平与质量的相互构建,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最大的难题是处理好"公平、育分和育人"的关系。同时,也将形成教育公平的新路径与新机制:新路径包括"终身路径""智能路径""融合路径"和"治理路径",新机制的核心是教育公平与质量之间的"融合协同机制"。这些都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公平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公平新的生长点。

    2020年10期 No.330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4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教材制度建设的困境与超越:国家治理视角

    张振;刘学智;

    教材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政治产物、是国家治理的权力媒介、是国家构建的基本方式。新时代,我国教材制度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教材核心价值引领性不足;教材行政管理强势,主体协同性不强;教材法治体系疏漏,制度规范性不够;教材管理机制单一,运行效能性不高等。统筹推进教材制度建设需要从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把好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深化教材分层管理体系,构建上下贯通与多方联动的教材体制;细化教材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与依法管理的法治格局;优化教材管理方式,建立综合包容与协调有力的长效机制。

    2020年10期 No.330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影子教育治理长效化:困境与对策

    郑淑超;任涛;刘军伟;

    影子教育快速扩张,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专项治理实施两年来,"规范与控制"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监管标准模糊、可操作性差,执法力量薄弱、制约力不足,执法重心易变、监管难度大等治理困境。为了推进影子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如下长效治理对策: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标准化,优化政策操作性;多元博弈提高联合执法度,强化问责制约力;持续协调深化制度创新力,增强监管稳定性;着力推进学校教育优质化,提高主体责任感;合作管理完善社会共治性,加大行业自治力。

    2020年10期 No.330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2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研究

  • 走向儿童存在论

    张华;

    儿童存在论是对儿童"是什么"以及儿童的存在方式的哲学探究。本质主义儿童观认为儿童存在固定、唯一和永远不变的本质。该本质或是先天带来的,或是后天铸就的。前者表现为各类"预成论"和儿童中心论,后者表现为形形色色的"外铄论"和环境中心论。自世界教育民主化运动以来,互动主义儿童观兴起并持续发展。它主张儿童的本质存在于儿童本身与其生存环境的持续互动和生长之中,恰如云在天空,水在瓶。它认为儿童是独特性存在、创造性存在、社会文化性存在、生长性存在和新生性存在。从时间维度看,当前通常将儿童界定为0~18岁的每一个人。这体现了"延长儿童期"的百年诉求。其存在论意义是"儿童精神"永在,儿童的存在具有时间性。建立儿童存在论的根本目的是深化对儿童的理解与研究,确立儿童意识,实现儿童的解放,让儿童成为自我创造者。

    2020年10期 No.330 64-7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知识:衔接教育生命时序的可能路径

    钱洁;

    家庭教育遵循学校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逻辑,注重对知识确定性的追寻,失却"现象学事实"的引导,使其日渐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知识拓展了教育知识的内涵,有助于走出"已知者"和"不知者"的二元对立,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享的知识基础。立足日常生活并超越日常生活,处理好知与识、教与育、知与行、家与校的关系,为走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割的局面,衔接教育的生命时序寻找了可能路径。

    2020年10期 No.330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新时代教学变革的价值确认、现实藩篱与实现路径

    闫守轩;杨运;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的创新人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培育创新人才是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价值取向。现实中,这一变革面临着诸多藩篱: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与现行教学理念难以融洽;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与现行教学范式难以整合;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行教学评价难以对接。突破现实藩篱,推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实现路径思考如下:转变基础教育教学理念,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气氛;转型知识传授的教学范式,凸显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变革分数导向的考试评价,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2020年10期 No.33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8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具身认知视角下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的衔接

    邓纯考;孙芙蓉;李子涵;

    如何实现与学校课程的衔接,是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难点与关键。当前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的衔接并不顺畅,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脱节。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身体与心智的分离,知情意行耦合过程的脱节,认知生成性、平衡性与动态性的断裂,是影响两者衔接难的深层因素。应当秉持具身性、嵌入性与生成性原则,为两者有机衔接的实现提供改进策略。

    2020年10期 No.33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3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生学会倾听的教学缺失及应对策略

    曾嵘;

    善于倾听是课堂教学的基石。然而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倾听教学弱化和口语交际教学与教材失调等问题,需要从明确倾听要求、指导倾听方法和开展专项训练等方面变革教学思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入探索优化倾听教学的实践路径并采取有效策略:增强学生听觉感受力,提升他们听觉理解力,同时突出教师示范影响力。

    2020年10期 No.330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9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教师专业发展

  • 标准导向下任务驱动的新教师发展机制研究

    刘加霞;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发展机制是影响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相关理论及新教师专业特性,构建新教师发展机制:组织激励机制和自我能动发展机制。前者核心要素是相关组织顶层设计关键任务及其表现标准,构建不同级别展示平台和激励制度,并伴有基于标准的建构性指导;后者包括自主实践反思与长效动力系统,核心活动是"按照标准模仿实践—对照标准深度反思—内化标准改进实践",经历此过程能够积累专业经验,获得相应社会资本,进而增强自我效能和职业认同。两种机制相互作用合力促进新教师发展。

    2020年10期 No.330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开发心理资本: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新路径

    都丽萍;

    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在不同的学理视角下,如何培养高质量教师的观点不尽相同。对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和组织绩效激励视角下的高质量教师培养路径进行梳理,剖析其目前面临的困境。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提出将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作为高质量教师培养的新路径,并对教师心理资本的直接开发模式和间接开发模式加以阐释和分析。

    2020年10期 No.33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德育研究

  • 守望德育的崇高性:疫情下的学校德育省思

    邹太龙;王世枚;

    重大突发事件是反观教育得失和洞察教育本质的一面镜子,此次全民战"疫"中涌现出来的青年"勇敢群体"和无数英雄凸显了学校德育的强大实效,也雄辩地表明了德育崇高性的合理地位和独特价值。守望德育的崇高性,在理论与实践维度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理由:生命双重化的人性基础、取法乎上的教育传统、人之自我超越的德育本质、亟待纠偏的底线德育。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德育崇高性的价值合理不等于教育正确,为避免过于拔高而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具体落实还需一定的教育智慧和行动策略,德育工作者可以进行基于事实澄清的价值倡导、巧妙运用比德教育方法、选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榜样、整体构建层次化的德育体系。

    2020年10期 No.330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教育微论

  • 用数据回答混合式学习“三问”

    黄敏丽;赵芡;

    <正>经历了一轮全员线上教学后,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回归教育本质,聚焦素养提升,理性思考再出发,探索建构更成熟的常态化混合学习模式,用数据探索并回答混合式学习的三个原问: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第一,学什么?数据优化课程资源。要实现课程系统建构、资源精选优化、评价精准反馈,校本资源平台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整合国家、地区优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构建校本云端智慧课纲。课纲里主要有三类资源:一是用技术平台采集的课堂教学数据,

    2020年10期 No.330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发现式”混合教学样态新生成

    郭冬梅;李琳;

    <正>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在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指导下,建构"新发现式"混合教学模式,旨在生成多维教学样态,有效提升教学效能。三个维度突破课堂教学设计性。教学设计遵循心智教育理念,按照心、智、识三个维度展开,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三条线:智,即本质—关系—结构—策略;识,即提点—连线—构面—成体;心,即好奇—冲突—顿悟—奖赏。师生"六美"凸显课堂样态建设性。课堂约定必须是有形的、建设性的,需要文字的约束,更需要心理的认可和行动的达成。

    2020年10期 No.330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技术融合助力异地同步混合式学习

    周菲;饶小丽;

    <正>技术融合下的异地同步混合式学习,即本地端和远距端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下学习,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同步传递教学与学习数据,创造一个相对良好、均等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决策和学习内容得到优化,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首先,提升、均衡本地端和远距端学生的感官(视觉、听觉)体验,提供相对良好、均等的学习心理环境。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有助于提高、均衡两端的学习效率。技术融合下,本地端教室内配备一个大型显示屏,

    2020年10期 No.330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高小兰;胡睿;

    <正>近年来,成都天府新区第五小学基于"预习前置、课中互动、综合评估"的思路,引进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以实现学为中心的良性循环。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整合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使教与学因数据化而更高效,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中学习,让"生本课堂"落到实处。课前自学诊断与评价。预习前置与线上实时测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策略,便于师生把握教学起点。课前,教师将云端集体备课生成的学案、

    2020年10期 No.330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陈茹;孙晓丹;

    <正>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混合式教学的出现,让教学充满了生机,让课堂春意盎然。混合式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找到了共振点。智慧课堂是彰显学生个性的课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实现与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探究,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融合。课堂上,有时容易忽略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智慧教育平台的数据显示就能让教师准确判断哪些学生还存在问题,进而采取线下小组辅助的方式解决。

    2020年10期 No.330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支援型任务提升混合式学习效益

    崔丽霞;

    <正>"支援型任务"是帮助学生持续驱动和维持学习动力的一种任务形式,指向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有效整合。通过整合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打通线上与线下、平台与课堂,连接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学习,有效提升混合式学习效益。综合性的任务形态引发强烈的学习动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其交互度与约束力存在巨大差异。"支援型任务"要适应两种学习情境,

    2020年10期 No.330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学习是促进课堂教学重构的新路径

    汤少冰;

    <正>把线下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线上数据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学习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重构,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一是促进教学价值观的重构。教学价值观反映了教师为什么而教的观念。混合式学习打破了线下单一的学习空间,更利于教学价值观的重构,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二是促进教学内容的重构。

    2020年10期 No.330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以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研修实践

    杜江波;

    <正>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研修模式主要缺点表现在研修方式效能较低、吸引力不足以及跨学校研修成本高、不可控因素多,等等。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研修有机融合,采取线上与线下、实时与错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使研修形态发展为混合式、泛在化,让教师们能够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研修有机结合,这种新形态的研修方式能让教与研同步进行,能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进而推进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0年10期 No.330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研修使教研更高效

    陈刚;曾玲;

    <正>混合式研修是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教研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旨在发挥面对面教研和在线教研的优势,拓展传统教研的时空。它融合了线上与线下培训与教研的优点,让研修能高效、低成本地进行,又能拓展研修辐射面。一是制订新教师混合式研修手册。在混合式研修中,线上学习是线下研讨的前置准备。将新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案撰写方法、

    2020年10期 No.330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校本课纲是混合式教、学、研的重要载体

    史晶;

    <正>寻找一种既能满足教师的线下教学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线上学习需求,且满足学校混合教学教研需求的资源,成为后疫情时代学校探索的方向。鉴于此,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校本课纲成了混合式教、学、研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纲的资源整合满足了教师的线下教学需求。课纲内容的建设重点是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质疑问题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课纲按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筛选、整合,

    2020年10期 No.330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教研助力教师成长

    陈曦;缪兵;

    <正>建设智慧校园,必须关注智慧教研。学校校本资源架构体系重点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协同,探索多元发展的混合式学习校本发展路径,打开教师成长与资源环境的交融通道,不断放大教师自主发展空间,以智慧教研助力教师成长。建设教师成长校本课程体系。第一类是混合式常态教研课程,是注重线上线下混合以及现场模拟和头脑风暴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关注现场体验后的智慧生成。第二类是项目协创课程,"1+X+Y"分别代表"专家+成熟教师+青年教师"三个群体,

    2020年10期 No.33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据驱动让课堂反馈更精准

    陈麟;陈旭;

    <正>只有让变革发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提出基于数据的精准反馈整体解决方案,使课堂反馈更精准,教学更高效。课堂翻转,以精准预习任务促进学生带着新知与问题进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实践性的任务。学校教师根据课标、考纲、教材编制好紧扣考点和重难点的预习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学生提前完成课前预习单,由教师批阅后,经过智能扫描及识别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学生预习情况,

    2020年10期 No.33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广告图片_广告·书评

  • 高品质物理课堂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优化——评《高品质课堂创新案例研究·初中物理》

    刘恩卿;

    <正>生成性教学资源不能提前预设,只能依靠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多种因素,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物理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是从动态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过去,物理教师常常会基于理想性目标对教学进行设计,课堂完全依照设计环节来进行,不能出现偏离,教师仅负责引导学生循着教案学习,直到获得预定答案。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该种教案式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物理教学需求,无法获得突出教学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忽视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而执着于静态教案预设。由此,想要打造高品质物理课堂,有必要优化生成性教学资源。

    2020年10期 No.330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教学探究——评《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演进——从美学城市走向定制城市》

    肖志高;

    <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集城市空间建筑、使用功能、人文景观、历史环境、园林规划、雕刻艺术等多分支结构的一门艺术。其中,定制化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和生存发展的方向,其城市规模、使用功能、审美逻辑和效用竞争,以及量身定做的公共服务、精确满足高价值的个性需求,成为城市空间生存发展的硬道理。如何在经济发展建设变革中结合城市空间的多层次需求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教学,是当前提升学生专业设计水平面对的主要问题。程雪松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开发需求的考量,

    2020年10期 No.33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徐丹;

    <正>现今,新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了环境艺术设计。人们正处于被数字形态笼罩的环境,社会正趋向于数字化,文化也在走向数字化,艺术也不例外,这是一股无法阻挡的趋势。新媒体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越发深远,要想推进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将新媒体和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有其必要性。笔者在开展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视域下长三角设计博物馆的功能演进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YSB014)过程中,对新媒体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2020年10期 No.33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评《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考与创新》

    张贞桂;

    <正>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进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深化其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学生感悟人性深处的人文精神以及蕴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尽管我们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究。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课程设置、教材评价、师资培训、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也要求我们建构英语教育体系应该坚持本土性、多元性、发展性原则。

    2020年10期 No.330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朝衰亡对国家治理的历史教训解读——评《唐朝历史的教训》

    赵彦风;

    <正>作为学者研究的重要朝代,唐朝的繁荣是空前的,政通人和,"小邑犹藏万家室",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按照发展情况,唐朝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唐朝中后期逐渐转向衰退,"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历史的教训》一书的作者岑仲勉先生考究大量历史,运用独特视角,以清晰的逻辑剖析,专业解读唐朝的整个衰败过程,从中对国家治理作出深入思考。

    2020年10期 No.330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评《刑事诉讼法教程》

    朱巧红;

    <正>刑事诉讼法教学重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刑事诉讼的原则、制度、程序等,理论知识较多,但并不影响教学采取多种方法展开,如教学可通过模拟法庭演练、案例实际分析等,因而也就不影响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刑事诉讼法律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在有效和精心组织的教学课堂中,同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司法实践技能。刑事诉讼法专业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帮助学生形成分析与处理刑事诉讼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学可以不限模式与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学习毅力,

    2020年10期 No.330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代美术设计教育中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

    迟艳;

    <正>当素质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十分注重学生成长的综合性,这便为艺术类学科的开设奠定了基础。基于此,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尤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层次,设计成为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美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准确掌握人才培育的方向,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从整体上来看,美术设计的教学范围涉及较广,并且与多个学科有密切关联,在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相对较多。

    2020年10期 No.33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本土化视野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重心探索——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王杨;

    <正>随着全球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影响愈深。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在坚持立足本土的教育特色的同时,借鉴国际优势,这样才能确保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符合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土化视野下,高等教育所构建的教育体系需要明确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改革进程中准确把握国际化发展的时代内涵,以此作为开展后续一系列改革活动的基础,这样既可以把握其中所蕴藏的风险,也能有效借鉴处于时代前沿的教育观念,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发展融入全球化背景之中,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

    2020年10期 No.330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入实践思维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陈智文;

    <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程中,实践是其中重要的范畴,且实践思维是达到哲学转换目的的主要手段。从实践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分析事物的视角,并推动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进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处理问题。相比其他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抽象,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难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为了解决马克思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阻碍,

    2020年10期 No.330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建构——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邱向英;

    <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充分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潜存的不利问题。高校扩招带来生源快速增长,导致毕业生的数量过多,难以有效匹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就业岗位,由此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且综合素养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很多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自然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经过研究可以发现,高校所开展的创业课程并未从一体化视角出发,

    2020年10期 No.330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培养综合外语人才——评《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马会峰;

    <正>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出色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敏锐的文化意识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备高水平的英语知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外语教学也在逐步地完善中,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更切实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虽然外语教学大部分内容是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学内容和形式很难发生变化,

    2020年10期 No.330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分析——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演奏指导》

    杨静;

    <正>音乐教育对于人的艺术修养提升和审美能力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很多家庭从小就开始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专门的音乐专业课程,培养音乐人才。钢琴作为当代世界演奏乐器中重要的乐器之一,因为其能够发出88个不同音高的乐音,具有很强的乐音表现力,并且用途广泛、结构复杂,因此被称为"乐器之王"。学习钢琴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精力,但是钢琴演奏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之一。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掌握触键技巧是最基本的演奏技能要求,只因它是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关键技能。

    2020年10期 No.330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思考——评《平面构成——设计之维》

    郗望;

    <正>平面设计作为视觉艺术设计的类型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跨越到现代,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巨大发展,形成了新的设计特点和风格。当代网络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平面设计的痕迹。当我们打开浏览器、购物App时,不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都可以看到平面设计的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平面设计无处不在,通过视觉冲击来影响我们的选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平面设计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跟上视觉艺术设计发展的步伐。

    2020年10期 No.33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学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评《真问题驱动的教学反思》

    王举高;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既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工作的梳理与总结,也是对未来教学活动的思考与探索。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步、持续完善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的撰写,教师才能够清楚看到优势在哪里以及不足在哪里。对教师而言,撰写教学反思既是一种基础能力要求,也是发掘自身潜力、推动自己进步的一种方式。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研究出发,撰写的教学反思会更有质量,更有深度。从基础教育领域数学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现状出发,《真问题驱动的教学反思》一书提出了两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撰写方法,

    2020年10期 No.330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英语翻译教学技巧与方法探索——评《英语翻译的原理与实践应用》

    王静萱;陈延森;

    <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国外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翻译作为国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正在展现其价值。在国际交流中,英语翻译有着独特的地位。要学好英语翻译并不容易,它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英语翻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高等院校为英语专业专门开设了翻译教学课程,并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倾斜,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和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竞争力。

    2020年10期 No.330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学科课程整合探索——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

    陈锦芳;

    <正>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人们的整体艺术修养提升有积极意义。高校美术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促进美术的创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营造社会艺术文化氛围,提高国民艺术素质。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也应关注信息化发展趋势,对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笔者在韶关学院研究项目"水彩静物写生与创作"(项目编号:412-230080990201)研究过程中,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2020年10期 No.330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评《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

    贾海锐;

    <正>审美能力是一个人重要的艺术素养表现之一。拥有较强审美能力的人,往往会拥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并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友善与和谐。艺术教育是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人的艺术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一书从创新思维角度来研究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法与思路。全书共十章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基础理论阐述,分别对音乐、音乐审美、音乐审美教育进行相关理论分析,

    2020年10期 No.330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传统演唱技法实践——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与演唱技巧研究》

    韩沙霖;

    <正>声乐作为一种拥有漫长发展历程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关注与喜爱,并且不同的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特色的声乐演唱技巧。对高校声乐教学而言,对传统演唱技法进行研究与学习,能丰富声乐演唱技巧,为声乐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考。笔者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产业视野下黎族传统音乐的当代传承与市场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SK(YB)18-45)研究过程中,研读了《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与演唱技巧研究》一书。

    2020年10期 No.330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评《数字媒体技术与视觉艺术创新研究》

    贾青;

    <正>信息科技发展让互联网和智能终端高度普及,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信息时代的媒体形式,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曾经我们主要通过阅读纸质报刊来获取新闻资讯,现在大多数人更多通过浏览网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数字媒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通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来培养专业人才。信息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更加广泛,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数字媒体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发展,

    2020年10期 No.330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双一流”建设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层及优化逻辑——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李轶芳;胡晓军;

    <正>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院校数量多,学生数量规模大,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高等院校普遍大而不强,顶尖人才培养水平较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应主动作出改变与调整。"双一流"建设与学科分层及优化,是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双一流"致力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顶尖人才的问题,而学科分层则满足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

    2020年10期 No.330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评《民族声乐教学新论》

    任小芳;

    <正>声乐艺术是人类在长久的劳动生产、宗教信仰、男女情爱等活动中逐渐创造和衍生出来的一门以人声为主要载体来表达感情和抒发胸臆的音乐艺术。不同的民族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经历的发展进程不同,民族文化也必然有所差异,所产生的声乐艺术自然各有特色。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并对民族声乐展开正确、深入、全面的研究,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属性,充分考虑到它具有的深层次民族特质。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融合国家,根植于我国土地和人民,

    2020年10期 No.33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插画教学中的创意思维培养——评《插画设计与绘制》

    宋美音;

    <正>信息化社会,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市场多样化需求愈发强烈,这为插画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国内市场对插画作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对当下插画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高校插画课程教学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创新不止。笔者在开展2017年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视觉传达专业插画工作室与实践人才培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J1711129)过程中,系统阅读了《插画设计与绘制》一书,认为该书内容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插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

    2020年10期 No.330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理性思维看待音乐表演实践的若干问题——评《音乐表演艺术论》

    赵木希;金顺爱;

    <正>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最大的魅力在于表演者主观思维的差异性决定着表演实践的审美体验与艺术价值。我们常认为音乐表演是感性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模式来自表演者的社会认知、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与艺术修养等方面,使其在阐释作品时更倾向于主观感受的直抒胸臆。而如何用理性思维与科学态度看待音乐表演艺术,通过音乐表演者的心理、生理行为等去解读音乐表演的本质规律与价值属性,使表演艺术更客观地呈现并符合发展规律,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将这种理性的表演思维及艺术规律通过文字的形式,使我们对音乐表演艺术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2020年10期 No.330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课程教学与创作实践——评《罗寒蕾讲工笔人物·等待》

    方争利;

    <正>在美术学院从事国画实践教学的教师,同时兼具艺术家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因此而面临着角色转换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双重身份可以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罗寒蕾讲工笔人物·等待》一书即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罗寒蕾讲工笔人物·等待》一书由当代人物画名家罗寒蕾所著,该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作者本人的创作经历及其对工笔人物画的认识。书中刊出了罗寒蕾的大量代表作及其细节特写,旁边配有文字,

    2020年10期 No.330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革命歌曲的创作特点与传播——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蒋快安;陈彤;

    <正>抗战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时期,它既是一段充满着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着激情与斗争的岁月。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儿女,他们用自己的臂膀扛起国家的未来,用自己的热血浇筑出民族的希望。人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抒发着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信心。歌曲,同样是革命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笔者在开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8年度科研基金项目"抗战歌曲的创作特色及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8rc33)过程中,

    2020年10期 No.330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摄像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评《摄像基础》

    杨波;

    <正>自古以来,人们进行事件记录的主要媒介是文字和绘画,但在长久的发展中,它们中的一部分早已消逝,有幸保留下来的一部分中的许多具体的含义也已不可考证。摄像机的发明,为人们进行记录提供了颠覆式的方法,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将各种景象完整、客观地记录下来,而且极易复制和保存,还有利于广泛的传播。除了记录功能,因摄像机的发明还兴起了摄像艺术,不同景象的选取、各种光影的运用等都可营造出丰富的美学效果,这也是现代影视娱乐繁荣发展的基础。但摄像并不仅仅是打开机器进行拍摄就可以。摄像机只是一台设备,需要人带有一定的目标、运用合适的技艺,去选择和控制要拍摄的画面,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摄像作品。

    2020年10期 No.330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音乐剧在中国的“本土化”启示——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音乐剧》

    查珏;

    <正>近年来,随着演出市场的繁荣、大众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娱方式的转变,人们更愿意走进剧场去近距离地感受现场的舞台艺术魅力。随着风靡全世界的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等剧目的引进,特别是《猫》《妈妈咪呀!》还被原版引进并翻演成中文版剧目,这些剧在中国的舞台上不断创造票房奇迹,越来越多地观众接受、喜爱上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而音乐剧这种"舶来"的艺术形式如何在中国成功地实现"本土化"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长期实践的目标。

    2020年10期 No.330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学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与体育生态资源发展——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

    贾洪祥;

    <正>随着我国高校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虽然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但是在体育教育管理上还存在如体育教育管理机制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系统不健全等一系列体育教育问题,阻碍了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开展。由张跃敏撰写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一书,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与体育生态资源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作用。总览全书,该书具有兼顾实例、主旨清晰、视角独特、内容详略得当、结构分明和语言通俗易懂等特点,不仅跨越了学术藩篱,还扩展了体育教育教学功能。

    2020年10期 No.330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教学方法——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白石;胡飞;

    <正>公共艺术是指对公众能够自由参与的公共性空间的艺术创作或环境艺术设计,这种公共艺术能够给人们带来艺术审美享受,彰显着一个文明城市的文化特色、空间特色和个性魅力,也凸显了一个高度文明城市的公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健全、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模糊、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缺乏艺术的地域性和关联,以及公共艺术教育缺失功能美学、生态美学和人文美学教育等问题,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

    2020年10期 No.330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环境主题文本解读——评《英美文学中的环境主题研究》

    王亚荣;马亚丽;

    <正>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描绘一直以来是哲学界和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是中世纪后英美环境主题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英美文学中的环境主题研究》一书从历史性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英美文学中的环境主题作品,从思想情感、世界观、认知观、价值观等层面对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全书共分为十四个章节,以解读英美文学中土地、大海、岛屿、河流、森林、山川等要素为线索,从现代文艺理论的多维度视角诠释了英美人心中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哲学关系和审美特征,

    2020年10期 No.330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演唱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究——评《流行演唱基础课》

    张罗箫;

    <正>流行演唱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缘于它是一门可以很好释放身心压力的艺术学科,它在我国声乐教学史上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年轻专业。当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流行演唱课程,但我国流行演唱教学理念中大都强调声音,注重演唱技术技巧训练。随着对流行演唱实际教学领域认识的深入,逐渐认识到将声音作为"唯一"的标准、把声音演唱技术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是错误的,过于强调"声音"和"歌唱技巧"的重要性,导致了"声音至上"的偏失问题。因此,我们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流行演唱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流行音乐审美和教育艺术进行联合,让流行演唱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创造力活跃在我国音乐演唱舞台之上。

    2020年10期 No.330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探究——评《贺绿汀与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梁鹤;

    <正>音乐家和教育家贺绿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忠诚于祖国的音乐文化教育事业,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尊重。他在筚路蓝缕的音乐教育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栉风沐雨的困境中坚守信念,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智慧铸就了伟大的音乐篇章。《贺绿汀与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系统研究了贺绿汀先生一生的学术思想与成就,挖掘了他深厚的学理基础,阐述了他对当代音乐艺术教育产生的重要启示作用,这也是全书的落脚点。

    2020年10期 No.330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体育舞蹈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分析——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研究》

    李昂;李窦逗;

    <正>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体育舞蹈成了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它不仅吸收了艺术舞蹈的优美姿态,又融合了传统体育竞技的精华,是人们锻炼身体、休闲放松和塑造形象气质的不二之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世界的逐渐富足,各个民间组织的体育舞蹈活动也逐渐增多,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人们也开始追求更科学的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和更高技术水平。《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研究》一书以丰富的体育舞蹈图片,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研究了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训练,

    2020年10期 No.330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立足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评《高校英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

    席芳媛;

    <正>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国际领域地位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较强的思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明显特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越发受到社会公众和广大师生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近些年来,很多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笔者也翻阅研究很多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其中《高校英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一书,就是一本系统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著作。该书中相关内容的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2020年10期 No.330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融合项目参与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评《视觉传达的语言及应用研究》

    张冰冰;

    <正>创意思维是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必备要素,也是支撑所有艺术设计活动的灵魂,更是教育界对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创新思维和表现融贯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是在设计过程中用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和方式去分析、处理设计问题。《视觉传达的语言及应用研究》一书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意设计语言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包括必备的设计元素、多种不同的设计形式以及设计需要遵循的相关法则等。作者指出,视觉传达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其涉猎领域日益广泛,并与多门学科产生交叉,

    2020年10期 No.330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发展策略》

    张琦;

    <正>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也对播音主持提出更多严苛的要求。每一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非常多,但是在当前各类媒体互为融合的时代环境中,播音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通读《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发展策略》一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媒体融合的大环境相统一,认真分析在融媒体时期,播音主持艺术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精准定位,重新审视新时期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要求,从观念、机制以及教师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和途径去创新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2020年10期 No.330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美术教学中对写意油画教学的一些思考——评《气韵生动——中国油画艺术及其写意性研究》

    张燕;

    <正>油画艺术自扎根我国文化艺术土壤之中,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不同时期的油画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特色和审美,在发展中逐渐成熟并表现出丰富性特征。我国当代的油画创作者和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各种风格时,意识到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运用的人文元素。通过不断摸索与研究,慢慢衍生出以油画材料创作并带有传统写意绘画特色的独特风格,并形成我国油画创作方面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美术范畴。王净所著的《气韵生动——中国油画艺术及其写意性研究》一书,

    2020年10期 No.330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媒时代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评《玩转App的美术课堂教学》

    周渝;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本教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来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始转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知识的获取来源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对课本的讲授。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递者,更多的是开始以导师的身份,指引和帮助学生获取、处理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升,并培养其自主发现、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该课程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可视性以及实践性等诸多特点。

    2020年10期 No.330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西方自我认知与写作——评《老虎写作:艺术、文化与依赖型自我》

    苏威;

    <正>东西方文化差异、认知研究和写作之间的关系研究是探讨提高写作技能的非常具有创意和启发的新视角。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张力正是一种独特创造力的来源。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在《老虎写作:艺术、文化与依赖型自我》一书中解读了东西方不同的自我认知与构建,及其对自我叙事的影响。这部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颠覆性的,对于自身的描述与写作的认知。书中认为中国乃至亚洲学生在写作中擅长问题的综合分析,关注集体和关系,而缺乏叙事的线性,过于笼统,缺乏梳理、细节和片段回忆。

    2020年10期 No.330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法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分析——评《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

    杨秋生;柳春清;

    <正>法学追求的是如何在实现正义的过程中降低成本。而正义与成本都是在人的演化过程中,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概念。因此,法学、经济学成了正义与成本相连接的关键所在。《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一书的作者大卫·D.弗里德曼,是芝加哥的大学物理学博士,同时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法学家、科幻小说家,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子。他以家学渊源的深厚经济学素养为底,用活泼的文字拆解看似复杂的难题,作品广受学者重视和称赞。

    2020年10期 No.330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日语课堂教学——评《功能认知视域下日语元话语分析与应用研究》

    高淑娟;

    <正>元话语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共享的语码,不仅构建话语结构,还可以引导话语参与者介入,补充话语内容,从而构建关系。与此同时,元话语是双向互动的活动,互动的双方是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根据自身思路的不断调整,努力地和发话者进行互动,推进话题的顺利进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交际的目的。《功能认知视域下日语元话语分析与应用研究》一书是主要对元话语进行分析和应用的研究,

    2020年10期 No.330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文化创意的“新媒体艺术”课程改革——评《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

    王晓琴;

    <正>新媒体艺术是借助于数字技术而实现艺术创作、创新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课程也借助于数字媒体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优化和突破。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周边环境数字文化信息的审美与内涵的提升,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也更多地与文创相关的产业发展、行业的转型等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以数字文化创意为导向的新媒体艺术课程建设,成为新媒体艺术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

    2020年10期 No.330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广告图片_课题风采

  • 资源稟赋视角下的河北地区村镇建设

    赵小刚;

    <正>课题调研情况课题研究遵循乡村建设分类推进的思路,以村镇原有资源作为发展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发挥比较优势,寻求乡村发展建设的特色道路。根据村镇不同资源状况,将其划分为区位资源型、自然资源型、文化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几种类型,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优秀乡村更新理论及案例,结合河北省内各资源类型村落的实地调研工作和部分乡村更新改造工作,在梳理分析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典型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及乡村在城乡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

    2020年10期 No.330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产业生态与文化生态协调的品牌理念更新

    孙浩章;王丰;

    <正>课题调研情况现有的品牌概念普及度较广,但关于品牌理念的研究表现为现象方法的归纳与模仿,停留于旧有认知的方法和思路延续,很多理念措施未能及时更新,并没有达到对于知识的本质认知与发展传承的目的。关于产业生态与文化生态协调的品牌推广策略与理念认知,应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与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更加紧密而及时作出调整,这首先应该表现为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品牌理念的更新。

    2020年10期 No.330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群众路线及其当代价值

    李政一;

    <正>课题调研情况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力量,其在实践中诞生,又在实践中传承和创新,并不断以积极元素为时代发展带来力量,由此走向成熟。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蕴藏了数代人的智慧,并以"活的灵魂"的方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路程。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路线,强调群众在中国历史中的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今天,群众路线依旧有它存在的使命和价值。课题组通过梳理群众路线发展的历程,分析群众路线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其当代价值。

    2020年10期 No.330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1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