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湛;
"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但是,倡导和推动教育家办学这项工作的现状是高层旗帜飘扬,中层工作飘忽,基层感觉飘渺。为了使一线的教育家在办学中大显身手,为了造就更多的教育家,我国急需加强环境建设和政策建设,让教育家办学的热切倡导成为我国教育的生动实践,让新时代的教育家茁壮成长,进而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2013年01期 No.23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湛;
"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但是,倡导和推动教育家办学这项工作的现状是高层旗帜飘扬,中层工作飘忽,基层感觉飘渺。为了使一线的教育家在办学中大显身手,为了造就更多的教育家,我国急需加强环境建设和政策建设,让教育家办学的热切倡导成为我国教育的生动实践,让新时代的教育家茁壮成长,进而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2013年01期 No.23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骞;
"教育家"一词的出现相对久远,"教育家办学"却是一个新的命题和理念。提出并倡导"教育家办学",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及必然性,它是指按照教育规律办学,遵循人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在观念上、在实践中正确地、科学地回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家办学"要求办学者做到以下几点:严守教育的独立地位和立场;坚守教育的"育人"宗旨和"人本"思想;确保学生的主人地位和主体作用,追寻教学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建构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和教育性,提升办学水平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杜绝"反教育"行为和"伪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办学的新思维和新思路。
2013年01期 No.23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骞;
"教育家"一词的出现相对久远,"教育家办学"却是一个新的命题和理念。提出并倡导"教育家办学",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及必然性,它是指按照教育规律办学,遵循人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在观念上、在实践中正确地、科学地回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家办学"要求办学者做到以下几点:严守教育的独立地位和立场;坚守教育的"育人"宗旨和"人本"思想;确保学生的主人地位和主体作用,追寻教学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建构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和教育性,提升办学水平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杜绝"反教育"行为和"伪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办学的新思维和新思路。
2013年01期 No.23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宏聚;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称号,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应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品质,即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教育家斯霞、霍懋征一生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浓重的教育情怀,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则体现出典型的世俗超越,他们真正以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为追求,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形成了教育的脊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教育家而且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期盼着更多教育家在"超越世俗教育情怀"的牵引下而诞生。
2013年01期 No.23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魏宏聚;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称号,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应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品质,即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教育家斯霞、霍懋征一生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浓重的教育情怀,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则体现出典型的世俗超越,他们真正以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为追求,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形成了教育的脊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教育家而且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期盼着更多教育家在"超越世俗教育情怀"的牵引下而诞生。
2013年01期 No.23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熊晨;
<正>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2年11月24-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25次全国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柳斌、王湛,中国教育学会名誉
2013年01期 No.23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晨;
<正>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2年11月24-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25次全国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柳斌、王湛,中国教育学会名誉
2013年01期 No.23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重庆市忠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大县、移民大县、农业大县,然而又是一个响当当的"教育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市直辖后,勤劳善良、忠勇质朴的100万忠县儿女,怀着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以不辱使命,敢为人先的豪情壮志,谱写了一首首不负时代的华彩乐章。人文忠具.教育强具彰显特色.美誉巴渝.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高度赞扬教育是忠县的一张"名片",忠县人民无不为这张"名片"涌动着一种自豪与鼓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忠县县委
2013年01期 No.23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重庆市忠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大县、移民大县、农业大县,然而又是一个响当当的"教育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市直辖后,勤劳善良、忠勇质朴的100万忠县儿女,怀着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以不辱使命,敢为人先的豪情壮志,谱写了一首首不负时代的华彩乐章。人文忠具.教育强具彰显特色.美誉巴渝.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高度赞扬教育是忠县的一张"名片",忠县人民无不为这张"名片"涌动着一种自豪与鼓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忠县县委
2013年01期 No.23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重庆市忠县中学创办于1939年。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98个,学生6300余人,教职工380余人。学校以"精忠树人"为办学理念,谋求创新,张扬个性,打造"优质化、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名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重庆市森林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创新学校管理,彰显教育个性化学校视创新管理为学校发展之本,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三理"(讲法理——依法治校、讲情理——民主和谐、讲
2013年01期 No.237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重庆市忠县中学创办于1939年。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98个,学生6300余人,教职工380余人。学校以"精忠树人"为办学理念,谋求创新,张扬个性,打造"优质化、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名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重庆市森林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创新学校管理,彰显教育个性化学校视创新管理为学校发展之本,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三理"(讲法理——依法治校、讲情理——民主和谐、讲
2013年01期 No.237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在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忠县,有这样一所农村中学,它既不靠县城,也不靠乡镇,走进校园却宛如置身于现代化园林城市,教书育人环境优越却不乏山野之幽静,山水之超脱,它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与城市学校齐头并进。它的教学业绩百姓有口皆碑。这就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忠县拔山中学。忠具拔山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大道中学".
2013年01期 No.237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在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忠县,有这样一所农村中学,它既不靠县城,也不靠乡镇,走进校园却宛如置身于现代化园林城市,教书育人环境优越却不乏山野之幽静,山水之超脱,它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与城市学校齐头并进。它的教学业绩百姓有口皆碑。这就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忠县拔山中学。忠具拔山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大道中学".
2013年01期 No.237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坐落在忠县县城中心地带,足巨今已走过整整100年的历程。百年沧海桑田。百年风雨前行,百年锐意进取,成就辉煌。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300人,教师219人,其中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2人,县级优秀教师68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教师敬业乐群,诲人不倦;学生辛勤苦读,乐学善
2013年01期 No.23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坐落在忠县县城中心地带,足巨今已走过整整100年的历程。百年沧海桑田。百年风雨前行,百年锐意进取,成就辉煌。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300人,教师219人,其中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2人,县级优秀教师68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教师敬业乐群,诲人不倦;学生辛勤苦读,乐学善
2013年01期 No.23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一代代教育者默默奉献,一届届莘莘学子辛勤苦读,百年名校,百年征程,桃李芳九洲,栋梁抵华夏。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创办于1906年,系原四川省最早的24所国立中学之一。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学。学校地处城区腹心地带,现有在校学生6400余人,教职工近400余人,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拿完善,校园书香飘逸,是教师教书的殿堂,学生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2013年01期 No.23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一代代教育者默默奉献,一届届莘莘学子辛勤苦读,百年名校,百年征程,桃李芳九洲,栋梁抵华夏。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创办于1906年,系原四川省最早的24所国立中学之一。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学。学校地处城区腹心地带,现有在校学生6400余人,教职工近400余人,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拿完善,校园书香飘逸,是教师教书的殿堂,学生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2013年01期 No.23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秉林;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把2012年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下面,我谈几个观点与大家交流。一、自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就有重视自我教育的传统。由于古代教育多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因此很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学,教育家讨论的也多是学习方法问
2013年01期 No.237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钟秉林;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把2012年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下面,我谈几个观点与大家交流。一、自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就有重视自我教育的传统。由于古代教育多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因此很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学,教育家讨论的也多是学习方法问
2013年01期 No.237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阮成武;朱家存;
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上好学"的政策话语,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的切身利益和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同时,这一政策话语也面临着实践挑战:入学机会的限定性与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之间矛盾,公平教育的普惠性与优质教育的稀缺性之间矛盾,资源配置的外因性与教育质量的内生性之间矛盾。为此,我国需要创新义务教育提供方式、整合义务教育体系结构、创造公平教育过程和环境,将这一政策话语转化为政策实践。
2013年01期 No.237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阮成武;朱家存;
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上好学"的政策话语,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的切身利益和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同时,这一政策话语也面临着实践挑战:入学机会的限定性与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之间矛盾,公平教育的普惠性与优质教育的稀缺性之间矛盾,资源配置的外因性与教育质量的内生性之间矛盾。为此,我国需要创新义务教育提供方式、整合义务教育体系结构、创造公平教育过程和环境,将这一政策话语转化为政策实践。
2013年01期 No.237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正青;
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监测性学业成绩测评已被各国广泛用作监测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工具。为使学业成绩测评取得实效,各国在法律赋权、组织架构、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完善其政策框架,并在对象抽样、试卷编制、信息收集、成绩发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严格规范的操作模式。这些做法对我国开展中小学监测性学业成绩测评具有借鉴价值。
2013年01期 No.23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正青;
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监测性学业成绩测评已被各国广泛用作监测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工具。为使学业成绩测评取得实效,各国在法律赋权、组织架构、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完善其政策框架,并在对象抽样、试卷编制、信息收集、成绩发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严格规范的操作模式。这些做法对我国开展中小学监测性学业成绩测评具有借鉴价值。
2013年01期 No.23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进;
研制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是一项广受关注的教育评价热点问题之一。北京市已经开展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的实践,该评价方案由学科评价框架、内容标准、评价方式与题型、评价领域分数构成、学业成就水平描述、题目示例、测试试题呈现等七部分构成。其中学科评价框架的构成、内容标准的研制、学业成就水平描述为核心部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初步形成系列化学科评价方案,探索采取纸笔测验等评价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但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学科评价方案的研制周期、纸笔测验的局限性、评价涉及的学段、评价方案的导向性等问题。
2013年01期 No.23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胡进;
研制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是一项广受关注的教育评价热点问题之一。北京市已经开展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的实践,该评价方案由学科评价框架、内容标准、评价方式与题型、评价领域分数构成、学业成就水平描述、题目示例、测试试题呈现等七部分构成。其中学科评价框架的构成、内容标准的研制、学业成就水平描述为核心部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初步形成系列化学科评价方案,探索采取纸笔测验等评价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但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学科评价方案的研制周期、纸笔测验的局限性、评价涉及的学段、评价方案的导向性等问题。
2013年01期 No.23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余丽红;
<正>2012年12月1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12年首都教育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走向教育的质量与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主题,围绕社会变革与学校发展、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政策研究、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自主发展等议题展开一系列精彩
2013年01期 No.237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丽红;
<正>2012年12月1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12年首都教育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走向教育的质量与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主题,围绕社会变革与学校发展、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政策研究、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自主发展等议题展开一系列精彩
2013年01期 No.237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若峰;
<正>2012年11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的价值教育与公民教育",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与会代表从价值教育、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综合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价值教育
2013年01期 No.237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若峰;
<正>2012年11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的价值教育与公民教育",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与会代表从价值教育、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综合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价值教育
2013年01期 No.237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敏;
<正>为发挥学科优势,给有志于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者搭建学术平台,2012年12月7日,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举行。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朱小蔓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伍新春等专家学者,首都师
2013年01期 No.237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敏;
<正>为发挥学科优势,给有志于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者搭建学术平台,2012年12月7日,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举行。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朱小蔓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伍新春等专家学者,首都师
2013年01期 No.237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宁波;薛猛;石杰;周慧芹;
校本课程是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呈现出来的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存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追求课程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适应性。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多是零散的、无序的,教师为课程而教,学生为课程而学。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充分反映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特色,需要有整体设计。大连市第一中学和大连市第十四中学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特色,形成了包括"目标——领域——科目——专题——模块"的校本课程体系。"专家指导——学校行动——合作分享"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行动策略。
2013年01期 No.23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朱宁波;薛猛;石杰;周慧芹;
校本课程是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呈现出来的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存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追求课程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适应性。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多是零散的、无序的,教师为课程而教,学生为课程而学。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充分反映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特色,需要有整体设计。大连市第一中学和大连市第十四中学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特色,形成了包括"目标——领域——科目——专题——模块"的校本课程体系。"专家指导——学校行动——合作分享"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行动策略。
2013年01期 No.23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郑洁;
校本课程开发的"宏大化""精英化"取向,使其增进教师课程能力的设想流于形式。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着相通之处,但因其"微""小"和"扎根实践"的属性,用微型课程的视角解读校本课程,又使其具有了"灵活而有针对性""聚焦现实问题"和"小步子快跑"等特点。微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2013年01期 No.23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郑洁;
校本课程开发的"宏大化""精英化"取向,使其增进教师课程能力的设想流于形式。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着相通之处,但因其"微""小"和"扎根实践"的属性,用微型课程的视角解读校本课程,又使其具有了"灵活而有针对性""聚焦现实问题"和"小步子快跑"等特点。微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2013年01期 No.23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苏贵民;
课程改革是一场课程标准驱动的变革,而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政治过程和技术专业过程。课程标准的这些属性要求研究者采取多种研究取向。课程标准研究取向分为历史取向、实证取向、质化取向、社会批判取向和技术取向,它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相互构成了共生共存的关系。随着研究取向研究的深化,课程标准的研究将会走向深入。
2013年01期 No.23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苏贵民;
课程改革是一场课程标准驱动的变革,而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政治过程和技术专业过程。课程标准的这些属性要求研究者采取多种研究取向。课程标准研究取向分为历史取向、实证取向、质化取向、社会批判取向和技术取向,它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相互构成了共生共存的关系。随着研究取向研究的深化,课程标准的研究将会走向深入。
2013年01期 No.23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曾素林;郭元祥;
中美两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与设计思路、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比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其课程目标设置更为细致。二者的比较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诸多启示:应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与交叉,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
2013年01期 No.23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曾素林;郭元祥;
中美两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与设计思路、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比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其课程目标设置更为细致。二者的比较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诸多启示:应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与交叉,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
2013年01期 No.23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吕程;周莹;刘喆;
数学表述能力是以数学语言作为基本元素,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的能力。教师忽视数学表述的积极指导、学生缺乏数学表述的有效训练、教材中缺乏数学表述的直接表述等三个原因导致小学生数学表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迷失。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加强数学表述指导、强化数学语言间的互译、扩大数学阅读的视野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
2013年01期 No.23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吕程;周莹;刘喆;
数学表述能力是以数学语言作为基本元素,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的能力。教师忽视数学表述的积极指导、学生缺乏数学表述的有效训练、教材中缺乏数学表述的直接表述等三个原因导致小学生数学表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迷失。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加强数学表述指导、强化数学语言间的互译、扩大数学阅读的视野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
2013年01期 No.23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我国素来重视师德,针对师德观念的反思与探索一直未曾停歇。尤其是自2008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各种观点纷至沓来,对以往集中强调教师品德崇高、突出教师全面示范、关注抽象化规范等师德建设观念提出了挑战。当前,师德观念呈现出由崇高师德趋向底线师德、由拓展性师德趋向专业化师德、由抽象化师德趋向实践性师德的发展态势。认识这些发展趋势,辨析和澄清新观念的内涵实质,对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01期 No.23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我国素来重视师德,针对师德观念的反思与探索一直未曾停歇。尤其是自2008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各种观点纷至沓来,对以往集中强调教师品德崇高、突出教师全面示范、关注抽象化规范等师德建设观念提出了挑战。当前,师德观念呈现出由崇高师德趋向底线师德、由拓展性师德趋向专业化师德、由抽象化师德趋向实践性师德的发展态势。认识这些发展趋势,辨析和澄清新观念的内涵实质,对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01期 No.23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岳欣云;董宏建;
创造性智慧是教师面对不确定教育情境的能力,是一种转化理论、生成理论的能力,更是一种对待教育的意识和态度。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教师摆脱生命的工具状态,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技能熟练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化的标志。创造性智慧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创造性地重组和理解教材,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信息等。要形成创造性智慧,教师必须转变学生观和教育观,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传递当作教育目标,把学生看作具体个人,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造和反思,并具有职业自我意识。
2013年01期 No.23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岳欣云;董宏建;
创造性智慧是教师面对不确定教育情境的能力,是一种转化理论、生成理论的能力,更是一种对待教育的意识和态度。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教师摆脱生命的工具状态,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技能熟练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化的标志。创造性智慧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创造性地重组和理解教材,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信息等。要形成创造性智慧,教师必须转变学生观和教育观,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传递当作教育目标,把学生看作具体个人,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造和反思,并具有职业自我意识。
2013年01期 No.23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何玉海;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为改革陈旧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以适应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现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强化学校对教学的宏观管理,实现由"包办型"向"管理型"转变;明确院(系)教学管理责任,使其由"依附型"向"责任型"回归;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
2013年01期 No.23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何玉海;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为改革陈旧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以适应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现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强化学校对教学的宏观管理,实现由"包办型"向"管理型"转变;明确院(系)教学管理责任,使其由"依附型"向"责任型"回归;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
2013年01期 No.23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松祥;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师配置一直处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保护"之下,形成了地方化传统。近十多年教师招聘制度改革的开放性使得这种传统受到冲击,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地区教师异地流动频繁,师源质量明显下滑。为保障本土小学教师质量,不少地方重启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制度,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教育的功能重新显现,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任用呼声再起。从小学教师地方化历史传统的梳理及对时下小学教师去本土化的原因、影响的分析来看,新时期应建立顺应多元化小学教师培养与任用的本土新模式。
2013年01期 No.23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松祥;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师配置一直处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保护"之下,形成了地方化传统。近十多年教师招聘制度改革的开放性使得这种传统受到冲击,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地区教师异地流动频繁,师源质量明显下滑。为保障本土小学教师质量,不少地方重启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制度,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教育的功能重新显现,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任用呼声再起。从小学教师地方化历史传统的梳理及对时下小学教师去本土化的原因、影响的分析来看,新时期应建立顺应多元化小学教师培养与任用的本土新模式。
2013年01期 No.23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燕;
教师的自我认同是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经历所形成的反思性自我,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外部规约的认识,也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审视。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理念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外语教师出现了一系列自我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语言自我的抑制、专业角色的混乱、价值选择的矛盾以及个人主体性的丧失。为消除自我认同危机、推进课程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个体两方面入手提升教师自我认同。学校要通过创设积极教师文化,实现教师赋权增能;教师要深化个人实践知识、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以促进对课程改革的反思性理解。
2013年01期 No.23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许燕;
教师的自我认同是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经历所形成的反思性自我,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外部规约的认识,也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审视。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理念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外语教师出现了一系列自我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语言自我的抑制、专业角色的混乱、价值选择的矛盾以及个人主体性的丧失。为消除自我认同危机、推进课程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个体两方面入手提升教师自我认同。学校要通过创设积极教师文化,实现教师赋权增能;教师要深化个人实践知识、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以促进对课程改革的反思性理解。
2013年01期 No.23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苗苗;
中小学教师应成为儿童研究者已是国际共识。随着多学科交叉融汇,早期倚重自然科学的儿童研究呈现一定程度的人文转向。儿童文学形象地诠释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生动地呈现儿童精神生命,审美化地勾勒出儿童发展蓝图,因此,儿童文学能成为教师儿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我国教师儿童研究对儿童文学认知不足,对儿童文学作品利用率较低。在儿童文学视角下进行儿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想法,把握儿童兴趣,促进儿童发展。
2013年01期 No.23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苗苗;
中小学教师应成为儿童研究者已是国际共识。随着多学科交叉融汇,早期倚重自然科学的儿童研究呈现一定程度的人文转向。儿童文学形象地诠释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生动地呈现儿童精神生命,审美化地勾勒出儿童发展蓝图,因此,儿童文学能成为教师儿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我国教师儿童研究对儿童文学认知不足,对儿童文学作品利用率较低。在儿童文学视角下进行儿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想法,把握儿童兴趣,促进儿童发展。
2013年01期 No.23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占魁;
受升学主义传统、民众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教育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学校养成了一种"只信不疑"的教学传统,进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善于服从的"好学生"。然而,随着我国在多元价值冲突、民族创新人才竞争和未来公民培养等一系列时代课题面前屡遭尴尬,学校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术创新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匮乏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借鉴:"疑而后信"比"只信不疑"更符合人类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于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此,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质疑和讨论的空间。
2013年01期 No.23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占魁;
受升学主义传统、民众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教育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学校养成了一种"只信不疑"的教学传统,进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善于服从的"好学生"。然而,随着我国在多元价值冲突、民族创新人才竞争和未来公民培养等一系列时代课题面前屡遭尴尬,学校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术创新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匮乏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借鉴:"疑而后信"比"只信不疑"更符合人类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于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此,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质疑和讨论的空间。
2013年01期 No.23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冰;
对话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但是当前课堂中存在着大量的伪对话与无效对话,这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对话失败的原因在于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教育性对话关系,对话关系未建立与教育性的缺失分别导致了伪对话与无效对话的出现。师生之间的教育性对话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主体性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二是建立在内在权威性基础上的教育关系,具有内在权威性与单向包容性。
2013年01期 No.23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郭冰;
对话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但是当前课堂中存在着大量的伪对话与无效对话,这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对话失败的原因在于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教育性对话关系,对话关系未建立与教育性的缺失分别导致了伪对话与无效对话的出现。师生之间的教育性对话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主体性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二是建立在内在权威性基础上的教育关系,具有内在权威性与单向包容性。
2013年01期 No.23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余宏亮;肖磊;
当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呼唤对探究学习的人性依据展开探讨,这有利于探究学习由失范走向规范,进而促进理想人性的生成,优化人的生命存在。人的"非特定化"与"未完成性"是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探究学习最深层次的人性依据,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要设法将之发展到较高的理智状态;自主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能力,能够促成科学探究逻辑自洽、理据可靠,引导学生自主"作假设"是唤醒并彰显学生自主理性的关键环节。
2013年01期 No.23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余宏亮;肖磊;
当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呼唤对探究学习的人性依据展开探讨,这有利于探究学习由失范走向规范,进而促进理想人性的生成,优化人的生命存在。人的"非特定化"与"未完成性"是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探究学习最深层次的人性依据,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要设法将之发展到较高的理智状态;自主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能力,能够促成科学探究逻辑自洽、理据可靠,引导学生自主"作假设"是唤醒并彰显学生自主理性的关键环节。
2013年01期 No.23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铭凯;
<正>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师整体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关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探究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流动有效促进教师资源整合、实现教育统筹发展大计和教育公平,对推动教育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流入"
2013年01期 No.23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铭凯;
<正>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师整体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关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探究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流动有效促进教师资源整合、实现教育统筹发展大计和教育公平,对推动教育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流入"
2013年01期 No.23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贵玉;
<正>默会知识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伴随着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如何发掘、反思、提升、整合默会知识,以不断实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超越?笔者认为,建构数学教师默会知识体系是关键,并要把握以下四点。一、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教师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教师默会知识表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专业品质的提高依赖于通过经验的
2013年01期 No.237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贵玉;
<正>默会知识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伴随着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如何发掘、反思、提升、整合默会知识,以不断实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超越?笔者认为,建构数学教师默会知识体系是关键,并要把握以下四点。一、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教师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教师默会知识表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专业品质的提高依赖于通过经验的
2013年01期 No.237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建华;
<正>在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应当防止‘呆滞的教育’"这一经典话语令人印象深刻。反思当下我国教育现状,"呆滞的教育"并未消失,令教育者羞愧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许多地区、许多学校,出现了一些扭曲的现象与做法,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
2013年01期 No.23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建华;
<正>在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应当防止‘呆滞的教育’"这一经典话语令人印象深刻。反思当下我国教育现状,"呆滞的教育"并未消失,令教育者羞愧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许多地区、许多学校,出现了一些扭曲的现象与做法,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
2013年01期 No.23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新民;缪爱明;
<正>名师通常是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他们一般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拥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等称号。名师工作室往往由学校或教育主管单位牵头组建,以名师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小学名师的领衔、激励、凝聚作用,促进学校或某一地区教师
2013年01期 No.237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徐新民;缪爱明;
<正>名师通常是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他们一般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拥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等称号。名师工作室往往由学校或教育主管单位牵头组建,以名师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小学名师的领衔、激励、凝聚作用,促进学校或某一地区教师
2013年01期 No.237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家成;
<正>在基层中小学,年过45岁的教师基本上都有20年左右教龄,已进入老教师行列,其职业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老教师要时时面临来自中青年教师的压力。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都是中青年教师唱主角,老教师只能作壁上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及多媒体等在课堂的推广应用,中青年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教育教学的理论经验,他们充满教学活力,并挑起教育教学大梁。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教学一线的拼打,许多老教师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
2013年01期 No.23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家成;
<正>在基层中小学,年过45岁的教师基本上都有20年左右教龄,已进入老教师行列,其职业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老教师要时时面临来自中青年教师的压力。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都是中青年教师唱主角,老教师只能作壁上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及多媒体等在课堂的推广应用,中青年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教育教学的理论经验,他们充满教学活力,并挑起教育教学大梁。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教学一线的拼打,许多老教师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
2013年01期 No.23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熊星灿;
<正>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为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虽然目前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导
2013年01期 No.237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熊星灿;
<正>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为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虽然目前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导
2013年01期 No.237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欣;
<正>教师的学科能力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了教师的育人能力。学科教研组的学科水平往往就代表学校的教学水平。教研组是面向全校所有教师的常设性业务研究部门,其工作内容直接制约着学校日常教学的基本质量,因此,"通过基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课程理解、开发与实施能力
2013年01期 No.23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欣;
<正>教师的学科能力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了教师的育人能力。学科教研组的学科水平往往就代表学校的教学水平。教研组是面向全校所有教师的常设性业务研究部门,其工作内容直接制约着学校日常教学的基本质量,因此,"通过基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课程理解、开发与实施能力
2013年01期 No.23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