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茂聪;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和模式。在提供教育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公共财政是主要投资来源。由于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法制性、非盈利性的特点,因此,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以及提供教育服务成为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性责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要紧紧围绕效率和均衡两个原则进行,越是基层政府就越要重视效率,越是上层政府就越要重视均衡。在大力加强中央和省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投入时,我国应该建立和发展分权化教育财政规范的均等化机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财政政策。
2011年04期 No.21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茂聪;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和模式。在提供教育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公共财政是主要投资来源。由于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法制性、非盈利性的特点,因此,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以及提供教育服务成为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性责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要紧紧围绕效率和均衡两个原则进行,越是基层政府就越要重视效率,越是上层政府就越要重视均衡。在大力加强中央和省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投入时,我国应该建立和发展分权化教育财政规范的均等化机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财政政策。
2011年04期 No.21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赖于农村教师持续学习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农村教师编制核定、培训经费投入和管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农村教师培训等制度存在的问题,造成当前农村教师学习时间不足、学习经费短缺、学习引领匮乏、学习取向"离农",制约着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各级政府担当责任,进行制度调整,补偿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创新经费保障制度,突出分级管理;倡导乡村文化自觉,构建更新机制。
2011年04期 No.21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王凯;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赖于农村教师持续学习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农村教师编制核定、培训经费投入和管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农村教师培训等制度存在的问题,造成当前农村教师学习时间不足、学习经费短缺、学习引领匮乏、学习取向"离农",制约着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各级政府担当责任,进行制度调整,补偿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创新经费保障制度,突出分级管理;倡导乡村文化自觉,构建更新机制。
2011年04期 No.21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谢秀英;
公共财政背景下,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导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集体非理性的重要原因。过度的布局调整虽然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也有助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但却背离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影响了边远山区低龄儿童的受教育机会,造成了新的上学远、上学难,加重了家长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对于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该给以足够重视并予以纠正,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2011年04期 No.21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谢秀英;
公共财政背景下,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导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集体非理性的重要原因。过度的布局调整虽然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也有助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但却背离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影响了边远山区低龄儿童的受教育机会,造成了新的上学远、上学难,加重了家长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对于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该给以足够重视并予以纠正,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2011年04期 No.21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宋兵波;
实现我国高中教育在新世纪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发展,需要确立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高中教育价值需求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单一化、短视化倾向,这不利于我国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确立高中教育正确的价值追求,需要顺应新世纪对创新型、学习型、完满发展型人才需求的方向,使高中教育从短视的功利化教育转向长远的价值性教育、从升学与就业教育转向综合化全人教育、从比较人性的教育转向完满人性与美好人生的教育。
2011年04期 No.21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宋兵波;
实现我国高中教育在新世纪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发展,需要确立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高中教育价值需求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单一化、短视化倾向,这不利于我国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确立高中教育正确的价值追求,需要顺应新世纪对创新型、学习型、完满发展型人才需求的方向,使高中教育从短视的功利化教育转向长远的价值性教育、从升学与就业教育转向综合化全人教育、从比较人性的教育转向完满人性与美好人生的教育。
2011年04期 No.21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善槐;史宁中;
教育质量低下一直是困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西南某县的调查表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大中规模学校相比,学生的语文与数学成绩显著偏低;学科发展不均衡,数学学科偏弱;语文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各层次能力显著较弱;等等。这与当地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水平、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完善当前小规模学校师资及教学设施配置制度、改进当前的教师评价制度与培训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强化薄弱学科教学,是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
2011年04期 No.21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刘善槐;史宁中;
教育质量低下一直是困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西南某县的调查表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大中规模学校相比,学生的语文与数学成绩显著偏低;学科发展不均衡,数学学科偏弱;语文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各层次能力显著较弱;等等。这与当地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水平、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完善当前小规模学校师资及教学设施配置制度、改进当前的教师评价制度与培训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强化薄弱学科教学,是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
2011年04期 No.21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孔绥波;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转型使得家庭间关系、社会组织模式、社会管理模式等发生了诸多变化,以邻里照顾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儿童社区教育逐渐退出,适应现代城市特点的儿童社区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宁波市江东区四点钟学校作为儿童社区教育的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儿童社区教育模式,使儿童社区教育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我国在构建儿童社区教育模式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四点钟学校的经验,推动社区教育的有效发展。
2011年04期 No.21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孔绥波;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转型使得家庭间关系、社会组织模式、社会管理模式等发生了诸多变化,以邻里照顾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儿童社区教育逐渐退出,适应现代城市特点的儿童社区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宁波市江东区四点钟学校作为儿童社区教育的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儿童社区教育模式,使儿童社区教育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我国在构建儿童社区教育模式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四点钟学校的经验,推动社区教育的有效发展。
2011年04期 No.21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马云鹏;欧璐莎;金宝;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推进学校改进的一个成功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然而,这种学校改进的模式源于西方,更适合西方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合作研究的学校改进UAS模式,探索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与职能,形成合力,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机制与策略。
2011年04期 No.21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马云鹏;欧璐莎;金宝;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推进学校改进的一个成功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然而,这种学校改进的模式源于西方,更适合西方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合作研究的学校改进UAS模式,探索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与职能,形成合力,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机制与策略。
2011年04期 No.21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鲍成中;
促进型学校结构是调和科层制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结构性矛盾的产物。促进型学校结构实质上是支持教师的机制,而不是提升或加强校长权力的工具。促进型学校结构是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它不仅可以使学校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良性运作。我国中小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建构促进型学校:加强"以人文本"的、具有法治和民主特征的学校制度建设;注重学校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引领和合作;注重校长的影响力建设,发挥校长的"领袖"作用;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形成学校的精神共同体;注重学校的学术引领,构建学习型校园。
2011年04期 No.21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鲍成中;
促进型学校结构是调和科层制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结构性矛盾的产物。促进型学校结构实质上是支持教师的机制,而不是提升或加强校长权力的工具。促进型学校结构是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它不仅可以使学校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良性运作。我国中小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建构促进型学校:加强"以人文本"的、具有法治和民主特征的学校制度建设;注重学校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引领和合作;注重校长的影响力建设,发挥校长的"领袖"作用;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形成学校的精神共同体;注重学校的学术引领,构建学习型校园。
2011年04期 No.21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苏尚锋;
选修模块增加了学校课程的弹性与广度,为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提供了空间,是适应时代对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自觉。不同类型的选修模块在单位学分面前是相同等级的,而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讲,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则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序列的开发路径,反映了国家、社会不同主体对选修课程的理解及其对未来人才基本素质规格的不同诉求。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是北京市基于首都教育优势资源,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选择性课程支持的一项教育创新。
2011年04期 No.21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尚锋;
选修模块增加了学校课程的弹性与广度,为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提供了空间,是适应时代对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自觉。不同类型的选修模块在单位学分面前是相同等级的,而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讲,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则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序列的开发路径,反映了国家、社会不同主体对选修课程的理解及其对未来人才基本素质规格的不同诉求。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是北京市基于首都教育优势资源,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选择性课程支持的一项教育创新。
2011年04期 No.21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明英;周文良;米云林;熊文俊;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的体验性,提出教学活动的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统一、个体性与概括性统一的特点,不应该以行为目标的方式陈述。比对行为目标,体验性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学习主体、经历境遇、行为动词、行为对象。通过"概括目标+行为样例",用行为样例可以做体验性目标中某个点的达成检测标准。实施这样的检测,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选择检测点,设计检测题目并作出分析预设,检测后在一般作业批改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并获得对教学调整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2011年04期 No.216 37-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明英;周文良;米云林;熊文俊;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的体验性,提出教学活动的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统一、个体性与概括性统一的特点,不应该以行为目标的方式陈述。比对行为目标,体验性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学习主体、经历境遇、行为动词、行为对象。通过"概括目标+行为样例",用行为样例可以做体验性目标中某个点的达成检测标准。实施这样的检测,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选择检测点,设计检测题目并作出分析预设,检测后在一般作业批改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并获得对教学调整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2011年04期 No.216 37-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允;
课堂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学错误的不可避免性。教学错误具有双重性,教师如何认识错误,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教学错误是成为教学的"羁绊"还是教学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教学错误的处理存在两种误区:逢错必咎的"棒杀"和逢错则赏的"捧杀",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要使教学错误资源化,真正实现"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教师需在理性认识教学错误的基础上,掌握对教学错误的有效开发策略,做到"究错"而"纠"。
2011年04期 No.21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李允;
课堂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学错误的不可避免性。教学错误具有双重性,教师如何认识错误,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教学错误是成为教学的"羁绊"还是教学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教学错误的处理存在两种误区:逢错必咎的"棒杀"和逢错则赏的"捧杀",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要使教学错误资源化,真正实现"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教师需在理性认识教学错误的基础上,掌握对教学错误的有效开发策略,做到"究错"而"纠"。
2011年04期 No.21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雷传平;钱加清;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建设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此次课程改革启动快、推行广,选修教材编写时间仓促,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选修教材编写者对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准确,很难体现"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绝大多数选修教材编写者远离基础教育实践场景,依其专业特长编写的教材很难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吻合;选修教材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审定教材精品化与校本教材多样化的目标。
2011年04期 No.21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雷传平;钱加清;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建设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此次课程改革启动快、推行广,选修教材编写时间仓促,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选修教材编写者对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准确,很难体现"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绝大多数选修教材编写者远离基础教育实践场景,依其专业特长编写的教材很难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吻合;选修教材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审定教材精品化与校本教材多样化的目标。
2011年04期 No.21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邢红军;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与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相契合,体现了物理教育的本原回归,有助于引领物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原始物理问题测试能够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代表了高考物理命题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扭转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题海战术"现象。原始物理问题解决的生态性、开放性特点,创设了学生思维远离平衡态的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认知状态的改变。
2011年04期 No.21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邢红军;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与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相契合,体现了物理教育的本原回归,有助于引领物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原始物理问题测试能够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代表了高考物理命题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扭转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题海战术"现象。原始物理问题解决的生态性、开放性特点,创设了学生思维远离平衡态的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认知状态的改变。
2011年04期 No.21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田宝宏;
分课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研究方向。化学理论课作为高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与难点。TFU教学模式由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持续性评价四个相互作用的环节组成,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TFU教学模式强调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对于高中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具有较高的适切性。
2011年04期 No.21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田宝宏;
分课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研究方向。化学理论课作为高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与难点。TFU教学模式由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持续性评价四个相互作用的环节组成,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TFU教学模式强调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对于高中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具有较高的适切性。
2011年04期 No.21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孟庆男;
思想政治新课程已从传统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生活性品质便成为其内在品质。这种生活性品质,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目标的生活性品质、能力目标的生活性品质、情感态度目标的生活性品质、价值观目标的生活性品质,在教学内容上它联结了学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未来生活,在教学过程上它使学生体验着人化生活、情感生活、交往生活。
2011年04期 No.21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孟庆男;
思想政治新课程已从传统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生活性品质便成为其内在品质。这种生活性品质,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目标的生活性品质、能力目标的生活性品质、情感态度目标的生活性品质、价值观目标的生活性品质,在教学内容上它联结了学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未来生活,在教学过程上它使学生体验着人化生活、情感生活、交往生活。
2011年04期 No.21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一、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
2011年04期 No.216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一、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
2011年04期 No.216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报告提出了2011年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报告提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1年04期 No.21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报告提出了2011年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报告提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1年04期 No.21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晨;
<正>由美国教育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教育工作者联盟共同主办的教师职业国际峰会于3月16-17日在美国纽约市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16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官员和教师协会代表共400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教师职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包括教师职前准备、教师招聘、教师评价与补偿机制以及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四个方面议题的讨论。
2011年04期 No.21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晨;
<正>由美国教育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教育工作者联盟共同主办的教师职业国际峰会于3月16-17日在美国纽约市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16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官员和教师协会代表共400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教师职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包括教师职前准备、教师招聘、教师评价与补偿机制以及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四个方面议题的讨论。
2011年04期 No.21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维景;
<正>2011年3月22-2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泰国政府联合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泰国宗滴恩隆重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国际发展部部长或代表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率团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发言。泰国诗琳通公主、泰国总理阿披实以及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2011年04期 No.216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维景;
<正>2011年3月22-2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泰国政府联合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泰国宗滴恩隆重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国际发展部部长或代表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率团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发言。泰国诗琳通公主、泰国总理阿披实以及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2011年04期 No.216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后雄;王世存;
专家型教师主要指那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在教学领域获得成功的教师。借鉴国际上PCKg理论,研究专家型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PCKg指的是学科教学认知,是学科知识在具体教学中的转化形式,是专家型教师知识范畴中最有效的教学知识。专家型教师PCKg主要包含四种要素:从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论相关知识、学习者个体特征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这四种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居于基础地位,学科教学论相关知识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是学科教学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1年04期 No.21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后雄;王世存;
专家型教师主要指那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在教学领域获得成功的教师。借鉴国际上PCKg理论,研究专家型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PCKg指的是学科教学认知,是学科知识在具体教学中的转化形式,是专家型教师知识范畴中最有效的教学知识。专家型教师PCKg主要包含四种要素:从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论相关知识、学习者个体特征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这四种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居于基础地位,学科教学论相关知识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是学科教学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1年04期 No.21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冯永刚;
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一门科学,也是塑造人的一门艺术。发掘、探寻与阐释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并将之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可赋予教育活动无限生机与活力,彰显教育过程的特色与魅力,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要提高教育效果与质量,必须重视与加强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探究。努力把握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内涵及特征,深入了解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历程,是形成教师教育艺术风格、铸就教师的艺术人生的逻辑理路与内在要求。
2011年04期 No.21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永刚;
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一门科学,也是塑造人的一门艺术。发掘、探寻与阐释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并将之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可赋予教育活动无限生机与活力,彰显教育过程的特色与魅力,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要提高教育效果与质量,必须重视与加强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探究。努力把握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内涵及特征,深入了解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历程,是形成教师教育艺术风格、铸就教师的艺术人生的逻辑理路与内在要求。
2011年04期 No.21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茹荣芳;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农村学校改进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关注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图景中各要素的关系。从文化生态取向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有责任构筑合作的学校文化生态,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多元的评价激励文化,重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重树农村教师专业自信,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011年04期 No.21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茹荣芳;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农村学校改进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关注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图景中各要素的关系。从文化生态取向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有责任构筑合作的学校文化生态,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多元的评价激励文化,重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重树农村教师专业自信,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011年04期 No.21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李存生;
课堂教学从"低效"转向"有效"、从"有效"转向"高效"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既有收获也有困惑,其中教师的"专业挫败感"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新的困惑。教师"专业挫败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学和管理的失误、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冲突。从教师"专业挫败感"反思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突出三个层面:立足课堂,探寻课堂教学的规律;着眼学生,唤醒教师的专业追求;回归自我,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2011年04期 No.21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存生;
课堂教学从"低效"转向"有效"、从"有效"转向"高效"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既有收获也有困惑,其中教师的"专业挫败感"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新的困惑。教师"专业挫败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学和管理的失误、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冲突。从教师"专业挫败感"反思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突出三个层面:立足课堂,探寻课堂教学的规律;着眼学生,唤醒教师的专业追求;回归自我,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2011年04期 No.21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连玉;
教师专业自觉是一种教育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育规律自觉遵循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我国当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实践参与主体均为"经济人"、"单向度教育评价"三个方面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陷入了"囚徒困境"。教师专业自觉能够也必然会使一线教师对"应试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抵制",这样教师专业自觉就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资源。虽然教师专业自觉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资源具有价值限度,但是在教师教育中培育教师的专业自觉具有现实价值。
2011年04期 No.21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蔡连玉;
教师专业自觉是一种教育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育规律自觉遵循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我国当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实践参与主体均为"经济人"、"单向度教育评价"三个方面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陷入了"囚徒困境"。教师专业自觉能够也必然会使一线教师对"应试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抵制",这样教师专业自觉就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资源。虽然教师专业自觉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资源具有价值限度,但是在教师教育中培育教师的专业自觉具有现实价值。
2011年04期 No.21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卢新予;刘燕楠;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性质,关涉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把好师资队伍的"入口"和"出口"关,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在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应始终将"师范性"作为根本目标,引领市场;将"职业性"作为培养方向,适应市场。政府应分清性质,将多层次、多途径的培养路径与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幼儿,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幼儿师资队伍。
2011年04期 No.21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卢新予;刘燕楠;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性质,关涉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把好师资队伍的"入口"和"出口"关,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在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应始终将"师范性"作为根本目标,引领市场;将"职业性"作为培养方向,适应市场。政府应分清性质,将多层次、多途径的培养路径与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幼儿,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幼儿师资队伍。
2011年04期 No.21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龙宝新;
公立中学是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集结点。学生主体性膨胀、学校德育釜底抽薪、学生基础道德品格沦落、人际关系异化和"安全德育"盛行等成为阻滞当代学校德育前进的障碍。学校德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学校德育平面化、平庸化、形式化倾向的形成,社会和家庭难辞其咎。建立家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公民素质,找回失落的师道尊严,推进德育评价的硬化,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重现生机的出路。
2011年04期 No.21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龙宝新;
公立中学是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集结点。学生主体性膨胀、学校德育釜底抽薪、学生基础道德品格沦落、人际关系异化和"安全德育"盛行等成为阻滞当代学校德育前进的障碍。学校德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学校德育平面化、平庸化、形式化倾向的形成,社会和家庭难辞其咎。建立家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公民素质,找回失落的师道尊严,推进德育评价的硬化,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重现生机的出路。
2011年04期 No.21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叶飞;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这最终导致了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了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2011年04期 No.21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飞;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这最终导致了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了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2011年04期 No.21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红波;
<正>试卷讲评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的课型,很多教师在讲评课上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析和试卷的知识性、技巧性分析,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结果不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还容易导致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一错再错。针对试卷讲评课效率低下的问题,笔者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提升了试卷讲评课的效果。
2011年04期 No.21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红波;
<正>试卷讲评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的课型,很多教师在讲评课上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析和试卷的知识性、技巧性分析,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结果不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还容易导致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一错再错。针对试卷讲评课效率低下的问题,笔者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提升了试卷讲评课的效果。
2011年04期 No.21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钱士宽;郭斌;
<正>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途径之一。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形成了学生厌烦、教师头痛的现状。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设计作业,以充分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呢?笔者以为,语文作业设计应把握好四个"度"。
2011年04期 No.216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钱士宽;郭斌;
<正>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途径之一。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形成了学生厌烦、教师头痛的现状。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设计作业,以充分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呢?笔者以为,语文作业设计应把握好四个"度"。
2011年04期 No.216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骆文燕;
<正>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花样繁多、朴实缺失;二是虚浮有余、扎实不足;三是人文过剩、工具不够。为此,有学者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确,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一颗平实灵性的心,以便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常态。何谓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呢?笔者认为,回归常态的语文课堂有三个特点:简、实、趣。其中,"实"是核心,"简"是"实"的前提,"趣"是实的保障。
2011年04期 No.21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骆文燕;
<正>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花样繁多、朴实缺失;二是虚浮有余、扎实不足;三是人文过剩、工具不够。为此,有学者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确,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一颗平实灵性的心,以便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常态。何谓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呢?笔者认为,回归常态的语文课堂有三个特点:简、实、趣。其中,"实"是核心,"简"是"实"的前提,"趣"是实的保障。
2011年04期 No.21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雨明;
<正>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对理想的语文课堂孜孜以求。为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做多方面努力,但最根本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必定充满思考、充满智慧。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充满思考的语文课堂。
2011年04期 No.216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雨明;
<正>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对理想的语文课堂孜孜以求。为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做多方面努力,但最根本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必定充满思考、充满智慧。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充满思考的语文课堂。
2011年04期 No.216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方明;
<正>新世纪的学校管理,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校不断在改革学校管理上创新,在"人和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了"人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学校成为重庆市一所品牌小学。
2011年04期 No.21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方明;
<正>新世纪的学校管理,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校不断在改革学校管理上创新,在"人和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了"人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学校成为重庆市一所品牌小学。
2011年04期 No.21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金刚;
<正>近来关于普通高中名校办分校的争论一直不断,有人认为名校办分校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是好事;也有人认为名校办分校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在走访了部分的名校分校后,笔者提出以下浅显的认识。首先,笔者认为名校办分校不能简单地说是扩大还是"稀释"了优质教育资源。为什么这么说
2011年04期 No.216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金刚;
<正>近来关于普通高中名校办分校的争论一直不断,有人认为名校办分校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是好事;也有人认为名校办分校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在走访了部分的名校分校后,笔者提出以下浅显的认识。首先,笔者认为名校办分校不能简单地说是扩大还是"稀释"了优质教育资源。为什么这么说
2011年04期 No.216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