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随年级递增的趋势,隐性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辍学率与性别的相关性不明显。辍学原因既涉及教育投入、学校管理方式、课程、教学质量,又涉及家庭状况、初中后学生出路等。在辍学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科学分析其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当务之急。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调整教育格局,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制订适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的控辍标准。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7 ] |[阅读次数:0 ] - 桂建生
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非常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要确立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钟以俊
教育活动同人类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美的根源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和实现善的本质力量以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展示于教育活动之中,因而使教育过程获得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形式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育美是内容与形式、情与理的统一,它可分为2个不同的层次:第1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即外在的感性美、形态美和情态美;第2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即内在的理性美和意态美。教育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自由创造性等主要特征。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一鸣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檀传宝
惩罚具有教育意义可以从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文化与法规、逻辑与伦理等多方面加以证明。惩罚的教育意义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合理地使用惩罚是教师的专业权利和义务。许多对于惩罚似是而非的否定,往往是因为缺乏对惩罚教育意义的理性分析,把惩罚与惩罚的特定形式以及惩罚实施中的问题混为一谈,把惩罚之教育意义落实中的问题与惩罚之教育意义本身混为一谈。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7 ] |[阅读次数:0 ] - 孙明霞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做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认识生命之珍贵、生命之衰亡、生命之和谐、母爱之伟大、生命之意义,从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郭成,徐燕刚,张大均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是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实现新课程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化,不仅需要认真分析和理解影响转化的诸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还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理论培训行动化、教学反思经常化、教学反馈具体化、外部环境激励化等转化策略,从而使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动态发展中力求一致,促进教育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7 ] |[阅读次数:0 ] - 吕宪军,王延玲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好课程标准并利用好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把握课程标准和利用好教材的前提是教师能够科学地对之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标准;分析教材,从宏观层次上分析教材,从微观层次上分析教材。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张国生
“大语文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改实验,经过多年实践,效果显著。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倡导联系生活、注重积累、加强口语交际、加大识字量以及多渠道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等方面,都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王北生,赵云红
生命是一种“动感”,充满着活力与张力。青春是生命的“极致”,本应充满欢乐、激情、达观和向上。而现实的教育却使许多青少年出现了过度焦虑,以致形成生命成长中的沉重压力。查找焦虑存在的根源,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以消解和释放个体焦虑。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8 ] |[阅读次数:0 ] - 高亚兵
在现代智力观中,成功智力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对传统智力理论是一次全面突破和超越。成功智力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智力观,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启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正面期望,消除成功智力发展的障碍。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向葵花
在赏识教育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惩戒教育日趋淡化。在剖析惩戒教育的涵义及其意义的基础之上,指出惩戒教育在现实教育中被淡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对惩戒教育性质与作用的认知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偏差,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4 ] |[阅读次数:0 ] - 邵泽斌
在营造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十分注重对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学习型公民”的研究。通过对传统型公民与学习型公民的比较,揭示学习型公民的内涵,概括学习型公民的5个特征:自主性、生活性、整体性、发展性、创新性。未来学习型公民应具有3个方面的素养。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勋
实现自主学习必须明确自主学习的本质,其本质就是主动建构。据此,还要了解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并正确理解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李建明
封闭的语文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有鉴于此,北京官园小学进行了“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其内容是: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科间融合,使学生在各种学习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校内外沟通,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缪坚强
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蔚青
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代表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教育中应该非常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并发现其中的种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