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德珍同志逝世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活教育 真教育 好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追求

    张伯兴

    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是陶行知一生的教育追求,并在他亲手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和育才学校得到了成功的推行。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它关注人和社会的发展;真教育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教育途径和目的的说明;好教育是教人变好的教育,要求在民主教育中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宝贵的现代价值。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蒋南翔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吴畏

    蒋南翔同志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赤胆忠心,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并能适应时代潮流,胸怀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向中央提出重大政策建议,力争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及时提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良方,而且是对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补充和发展。他一向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分清路线是非。在重视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时,不盲目照搬。南翔同志在高等教育上的建树非常突出,主持清华大学的工作时,善于创新,敢为天下先,不少经验已在高等学校中推广。他在主持教育部工作时,对普及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功绩也十分显著。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魏向赤,马晓强,于艾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这种从来自基层的自发性实验,到中央在个别省份试点,到试点探索的停滞和犹豫,再到中央决定将试点扩大到大半个中国乃至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曲折前行的历程,集中暴露出我国农村的深层次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超越税费改革本身,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及农村政治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德育与交往

    唐勇,李群

    学校德育在实现文化传递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的过程中,应以关爱学生生命、关切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做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促进反省性道德的形成。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解读环境教育的德育价值

    鄂艳

    随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教育”这门新的教育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而环境教育的德育价值更引起广泛关注。环境教育有5方面的德育价值:唤醒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良知,使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形成新的人口价值观。德育工作可以从环境教育德育价值的开发中得到一些启示。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谈理解与宽待儿童——拆去“柜台”给教育的启示

    吴友智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

    孙俊三,谢丽玲

    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二元对立到融合,再到全面超越的研究范式。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是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教育条件下,师生关系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原始社会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师生关系,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经验形态的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体验形态的师生关系。这个过程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对以往师生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范式的扬弃和超越。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

    陈旭远,刘冬岩

    体验,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亲历包括亲身经历和心理上的经历(如移情、回顾与反思)。体验,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意义性、非规定性。体验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体验的对象不只是情感,还可以是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的经验、方法以及策略运用之得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具体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的情境性、关注教学关系的建构、实施质性评价、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注重理性思维的引导。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1 ] |[阅读次数:0 ]
  • “差异教学”实质刍议

    姜智,华国栋

    “差异教学”的实质,即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过程、评价等全方位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厘清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等的关系,对于实施差异教学是有现实意义的。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0 ] |[阅读次数:1 ]
  • 中学生物学科对话教学初探

    王丽娜

    中学生物对话教学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交往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话教学分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与自我对话。为了确保生物对话教学的实施,需要重建对话型师生关系、创设对话情境、营造对话氛围、改变评价学生的原则。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着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国外应用语言学者论外语教师的发展及其启示

    彭静

    20世纪90年代国外应用语言学者提出了外语教师教育应立足于教师的发展,着力于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培养反思型教师,关注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以及提高其影响课堂有效性的能力的观点。深刻认识和反思我国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重塑英语教师角色、重建英语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课程资源:界定 特点 状态 类型

    黄晓玲

    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结构元素的源泉,是课程实施中富含潜能的内容系统和活动支持系统,是课程实施得以高效开展的依托和保证。从本质看,课程资源具有待开发性、人为命定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点;从开发利用程度看,其有待创生、潜在、现实存在未开发和已开发待利用4种状态;按载体形态和与学习者的关系划分,则有以人、物、活动为载体的资源及直接的资源、教学环境内的资源、教育环境内的资源等类别。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1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育与人文浸润

    屠友祥

    语文教育应着意于审美和人文的浸润,经潜移默化的作用,追求人的性情的养成、人伦观念的明确、思想的锻锤、民族思维特征的保持、历史真实的探知、汉语韵律的体味、文辞的赏鉴,这些都与形成一个民族崇高而永恒的气象密切相关。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走进挫折教育

    廖小龙,赵俏华

    挫折教育应渗透在平时的教育行为中,刻意营造挫折环境是不可取的。挫折教育不应回避教育过程中的惩罚制度,也不拒绝人生观的平凡取向。吃苦、劳动是健全的人格形成所必需的,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使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 ]
  • 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郭永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好老观念与新观念,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作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电脑与人脑,满堂灌与满堂问,表扬与批评、惩罚,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等若干关系,坚持两点论,坚定不移地把课程改革推向前进。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析

    阚兆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次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新观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新课改的要求就很难落实到位,影响课改的实效,广大课改教师亟需得到这方面的诊断和指导。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数学新课程”讨论的梳理、分析与思考

    王光明,陈汉君,周学智

    有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标准》的解读,对《标准》的分析评价,有关《标准》的一些比较研究,以及对《标准》实施的建议和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的探讨。对《标准》的广泛关注是完善《标准》的良好开端;对新课程的讨论应继续下去;《标准》要体现权威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新课程改革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

    200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