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霞;
"教育家何为"的命题,必然要关涉到"教育何为"的问题,如何重新恢复教育的活力,重新确立人自身发展的坐标,不仅是现时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教育家的重要尺度。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仅需要在常识问题上保持足够的清醒,敢于肩负起人类的梦想,肩负起时代与民族赋予的使命,而且更懂得坚守与承担的含义,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能够做到脚踏实地。
2010年08期 No.208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阚维;
两位英国研究人员指出教育家的特点:一是在理念上改变惯常的教育行为,二是在实践方面超越同辈。而改变惯常教育行为的困难之处在于:教育领域中形成的"意义系统",因其具有集体语境、降低成本、利益均衡的特点,难以有所改变。作为教育家,其使命就是担当起打破摄控人们心灵观念的壁垒,形成具有超越意义系统的哲学思考和智慧,并将其投入实践。提出情境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李吉林的个案,典型地诠释了她30多年来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科教学等意义系统,将本土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教育家的"引领"和"影响"作用。
2010年08期 No.20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程红兵;
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成为教育家的关键所在,而独特思想的标志就是独特的话语方式。当下学校追逐时尚,校长、教师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论的"崇拜",将之树为追赶的标杆,称作"世界潮流",而对自身的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在这潮起潮落的过程中,我国学校的个性、校长的个性被淹没了。话语的雷同反映出思维的狭隘、思想力的弱化。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看,我国校长、教师要成为教育家,要学会自说自话,必须寻找树根,即民族文化之根,寻找学校文化之根;必须觅泉,觅教育、教学实践之泉。教育家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独立地创造,独立地思维,体现出个性化的话语方式。
2010年08期 No.208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洪宇;陈竞蓉;
20世纪20-30年代,以陶行知、陈鹤琴、邰爽秋、庄泽宣等为代表的一批留美归国教育家孜孜致力于西方教育理论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探索与再创造,对我国教育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并通过自己长期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创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活教育""民生教育"等我国现代本土教育理论。正是在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与本国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一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走向成熟。他们的艰难探索不仅促使我国教育理论成功地走出传统模式,更为今天我国教育家的培养和成长昭示了正确方向。
2010年08期 No.208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旸;祁占勇;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但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缓慢。促使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并多渠道改造薄弱学校。同时,政府要加快建立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要合理规划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以方便学生入学。
2010年08期 No.20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建荣;白中军;
当前,区域幼儿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薄弱而又低迷的建设基础、边缘而又匮乏的制度保障、不良而又缺失的教师队伍结构、脆弱而又不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差异而又不平衡的区域布局等重重困境。区域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突出重围,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中,提高对区域幼教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条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与规范办园条件是现实基础,提高教师地位与完善队伍结构是关键所在,实施政府统筹与建设教育基地是有效保障。
2010年08期 No.20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蔡定基;周慧;
区域内教育发展差异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解决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问题,则显得更为重要。鉴于此,越秀区结合实际,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从区域和学区两个层面入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各学校发展提供平台,提高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0年08期 No.20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张姝;李森;
学校行政革新不能脱离历史,但也不能为历史所负,而是以历史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持续创新过程。A学校在充分认识和梳理自身历史的基础上,将"统整""连接""持续"作为学校行政革新的理念逻辑,即通过文化统整促差异文化和谐共生,通过连接发展新的关系形态,进而推动教师自主持续发展。同时,A学校从学校历史深度探索、组织成员协作叙事、行政班子协同反省等三个基本维度进行了创造性实践。
2010年08期 No.20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静;沈曙虹;
学校项目研究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而制定的一种独特的发展战略,它是新一轮学校发展与变革中的战略谋划和个性化行动。以南京市开展项目研究的优秀学校为例,学校项目研究的行动路径包括以下四方面:确立学校项目研究的理念系统;建立学校项目研究的制度系统;建构学校项目研究的实践范式;寻求学校项目研究的传播共享。同时,学校项目研究未来发展面临着区域辐射、自我突破、交流分享、品牌塑造的必然趋势。
2010年08期 No.20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宏友;
目前国内外中小学班级编排制度主要有两种:稳态式和动态式。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在班级管理、教师考评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方面具有优势,但它不利于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也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可以弥补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不足,但也存在增加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加对教师考评的难度以及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新环境等问题。鉴于此,我国中小学在以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为主的同时,必须积极吸收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优点,保持二者动态平衡。
2010年08期 No.20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梅;
人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能动的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忽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硬性灌输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以人为本的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学习、把握知识的呈现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等。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展现自己的特长,凸显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0年08期 No.20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卢正芝;洪松舟;
学生提问体现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使命之一。倡导课堂提问的学生主体转向将促进知识观由客观法定知识转型为客观知识与个体主观知识并存;促进教学观由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嬗变为传授与建构并存的动态过程;促进教师观由知识的传递者更新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对话者;促进评价观由结论性评价和学业成绩评价拓展为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及社会人格评价。
2010年08期 No.208 43-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陶青;卢俊勇;
教师教学的表演指教师具备演员的某些基本素质,掌握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借助于手、眼、身、法、步的恰当运用,带着形象、带着情感、带着体验去教,使教学成为表演艺术。教师教学的表演可以活化知识,优化学习过程;唤醒情绪,创造学习环境;启动情感,提升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展现学习魅力,最终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幸福而不是一种苦恼。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表演艺术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2010年08期 No.20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章罗庚;
快乐体育是一种针对学生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而实施的,致力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技能,进而形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学思想。20多年来,快乐体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后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活动形态,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快乐体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建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评价方式。
2010年08期 No.20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林志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与实施,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但反思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浮躁与虚假",出现了假合作、伪探究、生活化冲淡数学味、廉价的表扬充斥整个课堂等现象。这些现象值得每个课改参与者和执行者进行深刻的反思。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教学理念的实质,并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努力打造真实、开放、生成的新课堂。
2010年08期 No.20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义昌;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世界性的时代潮流。教师的研究主要包括实践反思、行动研究和科学研究三种类型。教师开展研究无疑有益于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论的繁荣。然而,教师只有理解和认同研究对于个人的生存论意义,才可能产生内在研究动力,实现从"要我研究"向"我要研究"的转变。教师研究的生存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研究意味着思考、研究意味着创造、研究意味着幸福、研究意味着解放。
2010年08期 No.20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家黎;刘义兵;
教师信念是根植于教师自身教学认知基础上的个人教学哲学思想,是教师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体验,是教师改变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目前教师信念的现状映射出教师教育观念的僵化、教学实践智慧的弱化、教育教学制度建设的固化以及社会文化的消极化,这些因素致使教师信念出现缺失,教师改变发展缓慢。个人生活史的反思、教师工作坊的对话、校际间的协作、学校文化的融合等模式,可以揭示促使教师信念发展和完善的内在生成机制,从而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
2010年08期 No.20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郑友训;王新颖;
了解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将其还原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去考察。文化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核心,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持久与深远的。文化规约是初任教师发展的深层力量,只有具备文化的深层次支持,才能触及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文化适应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其生存下去的关键;文化自觉对于初任教师反思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2010年08期 No.20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且易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却被社会给予了太多的颂扬和要求;教师文化程度较高,却只有狭窄、单一的工作空间;教师工作繁杂,却没有太多的专业自主权,这些因素造成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改造教师职业,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提高教师待遇,去除教师莫须有的光环,推行人性化管理,创造更适合教师成长的职业环境,提高教师专业自主权和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2010年08期 No.20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宏;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培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如何有效地实施校本培训,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重庆市高新区兰花小学在实践中通过更新教师培训观念、抓典型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抓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措施,促进了学校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有效实施校本培训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校本培训氛围,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以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校本培训与教师教学工作相结合,并及时总结培训的效果。
2010年08期 No.20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洪玲;
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等内容构成。调查发现,高中音乐教师存在着对于新的教育理念只说不做、综合文化素养欠佳、音乐专业素养窄、自主创新意识欠缺、教学效能感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使教师的教育理念行为化;制订校内读书报告会制度,丰富教师文化素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整合、精选培训内容,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专业情意,使之谋求自我专业发展。
2010年08期 No.20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刘毅玮;龚蓉;
能否正确认识、使用教师的"批评教育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育人质量。不明晰的批评教育权是虚无的教育权,只有明确了批评教育权的教育性导向、批评教育权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批评教育权的行为规范、批评教育权的运行机制,批评教育权才是明晰的、真实的、可操作的。只有在处理好批评与惩罚、《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教师法》、制度制订与措施保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制度化、明晰化的教育批评体系,才能使批评教育权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0年08期 No.208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云鹰;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而班主任又是教师中的核心角色,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首席责任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来自班主任的师德建设。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重要地位,实施班主任成长"三重奏":以班主任师德建设开发学校发展的动力源,以班主任课题研究充实学校发展的能量库,以班主任人文关怀挖掘学校发展的幸福泉。这些既有效提高了班主任自身修养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又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和特色发展。
2010年08期 No.208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骏;
校园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青少年的消费行为、人际交往、学生活动与学生组织、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以及人生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校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要注重科学引导,帮助青少年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同时,学校要注意整合校园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努力消弭校园贫富差距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0年08期 No.20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