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图片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专题

  •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

    王湛;

    <正>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教育论坛,研讨"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论题鲜明亲切,立意深远,旨在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意义重大。一、"学有所教"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大幅提升,毛入学率已经超过80%。近年来,政府全面履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责任,逐步扩大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例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并且免费提供教科书;为贫困地区学生免费提

    2012年01期 No.22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教育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

    顾明远;

    <正>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因此,教育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教育竞争激烈,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忽视儿童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切。教育的激烈竞争,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竞争,同时也受到陈旧教育观念的干扰。我们要正视现实,既要认识到现实社会的矛盾,又要认识到儿童成长的规律,争取让每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都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2012年01期 No.225 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独立价值”

    陶西平;

    <正>基础教育就其性质与价值而言,一是要立足"每个学生"。许多学校从关注整体到关注个体,从关注百分比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既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教育观念的回归。在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前提下,不少学校提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追求。他们认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是一次重要的教育理念革新,更是未来发展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应当从解决校长和教师根深蒂固的教育价值观入手,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制度的群体教育背景下引导学校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化

    2012年01期 No.22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教育评价现状与改进建议

    谈松华;黄晓婷;

    <正>在我国,学科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对学生评价最主要的标准,学生的升学率则是对学校工作评价的最终指标,这样层层向下传递的沉重的考试压力成为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是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着标准单一、方法简单、技术落后等弊端,因此,改革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制度因素。笔者认为,在进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政府对学校绩效采用更为科学、公平的增值性评价;科学解读

    2012年01期 No.22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省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识与举措

    刘希平;

    <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是时下孩子和家长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是社会对教育批评最多、最严厉的问题,也是影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最直接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的人才观有偏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千年的人才观至今仍影响着整个社会。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要看学生毕业的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评

    2012年01期 No.225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让每一所家门口学校都优质——上海PISA成绩世界第一后的理性思考与实践作为

    尹后庆;

    <正>2010年12月8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测试全球第一的成绩,把上海推到了世界基础教育的聚光灯下:许多国家在发布本国成绩的同时都不惜重墨对上海学生的优异表现加以评说。整整一年来,先后有30多个国家60多家新闻媒体走进上海,选择到最普通的学校沉浸式地体验师生的学习生活,研究上海学生成绩背后的奥秘。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PISA成绩第一,让我们更为理性地树立起"质量"的新标杆。大量数据显示,上海高水平学生成绩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当,而相对低水平学生成绩则远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平均水平,上海学校校际差异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也就是说,一大批不挑生源、没有资源、

    2012年01期 No.22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努力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学生——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

    杜希福;

    <正>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法律规定以来,山东省按照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要求,经过2007年整整一年的调研论证、制订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从2008年开始,以省为单位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山东省又根据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完善了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概括起来讲,山东省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全省整

    2012年01期 No.22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小班化教育探索——天津市的实践与思考

    黄永刚;

    <正>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从1997年开始,天津市在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全市18个区县300多所学校参加了试点。2001年,天津市从试点逐步推广小班化教育,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共同成立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追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总结前一阶段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结合当时生源回落的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在小学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在接下来开展的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天津市将班容量作为现代化建设标准的重要指标。

    2012年01期 No.225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综述

    余丽红;王丽;谢白芍;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由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于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参加论坛的

    2012年01期 No.225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袁贵仁;

    <正>"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孩子的事牵动着我们的心,孩子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观念更新、进一步促进教育方式创新、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进一步推动教育观念更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育儿理念。

    2012年01期 No.2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全国“扫黄打非”办 公安部挂牌督办假冒伪造《中国教育学刊》等重点案件

    <正>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5起"两非一假"案件列为全国"扫黄打非"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其中,北京假冒伪造《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案成为挂牌督办重点案件之一。《中国教育学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社会效益第一,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

    2012年01期 No.225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崔若峰;

    <正>2011年12月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本次活动主题是"财商伴我成长",意在通过财商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关金钱(财富)的基本常识,并通过有关实践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价值观。活动从2011年10月18日

    2012年01期 No.225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再审视

    王定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当前,各地区应依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坚持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均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2012年01期 No.22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经验与进一步思考——以佛山市为个案

    李亚娟;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佛山市从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建设路径和建设观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建设目标上,佛山市关注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动态性和阶段性、适切性和针对性;在建设路径上,佛山市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注重发挥政府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在建设观上,注重处理好教育均衡与优质、教育公平与效率、教育封闭性与开放性、教育规范化与多元化四对关系。佛山市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2012年01期 No.22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析转变教育方式与提高教育质量

    张凤华;

    当前,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转变育人方式。育人方式的转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二,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突出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第三,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增强民主性,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第四,转变教育评价方式,体现激励性,注重全面评价。

    2012年01期 No.22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教师绩效工资实施问题及其臻善——基于对浙江省的实地调研

    容中逵;

    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初衷是为了整体提升教师群体地位、系统平衡教师群体内部差异、切实强化教师工作责任。但该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导致了教师教育教学失力失责、校长在行政管理中失权失职、城乡教师流动失衡失序等不良问题,也引发了教师职业及其声誉失信失效、绩效考核操作重权重利等潜藏危机。为此,各地应明确该制度实施的对象及其特点,厘定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项目、内容构成与奖励分配比例,分门别类、分层择量制订详细的工作量计算体系,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兑现的公正、公平、公开与及时、定时、有序。

    2012年01期 No.22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 校长专业化建设:教师共同体管理视角

    王天晓;

    我国很多高师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的教育院系积极建立并发展与中小学合作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共同体;许多中小学也努力争取高校参与其教师校本培训,还有更多的学校教师自发组织专业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这种变化向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提出挑战。推动教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校长专业化建设采取新举措:深刻理解当代治理理论;掌握教师专业化的知识与能力;学会分享校际经验,不断提高校长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

    2012年01期 No.22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我们为什么需要“灵动教育”

    张增田;孙广;

    灵动教育是指触动灵魂或心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灵动教育一以贯之地秉持以下理念:尊重儿童天性,把孩子当孩子;教育中没有失败者,人人都要在教育的引领中获得成功。实施灵动教育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平等意识,做到真诚倾听;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优化教育交往,构建师生生存关系。

    2012年01期 No.22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与教师行为选择

    傅建明;俞晓婷;

    诚信文化建设是我国现时代的重要命题。目前小学校园中安全感、归属感和公正感普遍缺失,严重影响校园诚信文化的品质。教师作为道德观念的"形象代言人"、学校生活的引导者和小学生的"重要他人",其行为选择直接决定着小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的成败。教师应该审慎地选择自己的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和交往行为,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校园诚信文化的形成。

    2012年01期 No.22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论作业与教学关系的重建

    郭红霞;

    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顽疾,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患上的一种慢性病,深入分析其产生病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破冰之举。作业与教学间存在着三重关系,即本源—支流关系、目的—手段关系和异体—同趋关系。成绩与时间是维系这些关系的扭结,学校高压、教师失控与学生无助是作业与教学关系异化的临界点。确保师生平衡、家校平衡和校社平衡是重建作业与教学间动态平衡关系的出路。

    2012年01期 No.22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鲁兵;

    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研究者应抓住教育的本质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编排的知识体系等,总结归纳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从课堂存在的症结入手开展实践性研究,总结出以"一讲三化"策略教学法为切入点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所谓"一讲三化",即讲解策略、强化策略、内化策略、活化策略。讲解是感知,强化是训练,内化是吸收,活化是迁移。

    2012年01期 No.225 56-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学理解三种方式及其课堂教学特征

    徐彦辉;

    数学理解有三种方式,即记忆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记住事实材料,通过机械记忆、模仿与简单套用,反复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解释性理解的教学通过教师对原理、理论的系统讲解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得到的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不是学生自己的领悟。探究性理解的教学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引起学生对重要问题产生困惑,通过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和建构知识的意义。三种数学理解方式分别对应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心理观。课堂教学应综合运用三种理解方式,力求让学生达到探究性理解。

    2012年01期 No.22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西方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研究述评

    刘喆;高凌飚;

    在西方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体现在数学素养的要素与水平、数学素养的评价以及数学素养的教学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本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西方对数学素养构成要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理基础,为我国厘清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提供思路;国际评价项目的评价依据、考查方式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我国制订数学素养的评价方案提供参考;西方对数学素养教学的研究并不停留在思辨研究和文献分析上,研究方法呈现出质性取向,为我国探索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提供方向。

    2012年01期 No.225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化学陈述性知识加工阶段与教学条件

    黄梅;

    化学陈述性知识的内部加工分为激活启动、获得加工、巩固迁移三个阶段。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情境的人文性加工等教学条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给记忆搜索和提取提供线索;精致性编码、例——规——例分层加工、情感注入与动作镶嵌、多感官协同学习等教学条件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结构化、条件化,激活多种记忆通路;复合情境练习、变式练习和间隔练习,运用方法论知识进行精细性复述,情境化与去情境化交替复习能够进一步巩固、修改和完善学生形成的知识图式,促进知识的长久保持。

    2012年01期 No.22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市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为例

    李源田;王正青;

    针对现有教师培训存在的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参照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重庆市提出"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的"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其中,理论研修定位为更新学员专业知识,影子研修着眼于提升学员教学能力,反思研修聚焦学者型教师培养,实践研修则指向成果转化与示范引领。在重庆市2010年的"国培计划"工作中,"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益。

    2012年01期 No.22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0 ]
  • 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师培养中应用研究——以“小学班主任工作”课程为例

    葛明荣;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特殊情境(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寻求处理方案,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历来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学习,以技能性、实践性内容为主。在教育类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环节:构建规范的案例库、实施科学的教学步骤、强化专题研究、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

    2012年01期 No.22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建构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调查研究

    罗祖兵;陈佑清;

    建构一套与职前培养对接的职后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调查表明,"实践能力"模块的课程最受欢迎,"理论素养"模块的课程最不受欢迎;工作1~6年的教师学习欲望最强烈,工作9~12年的教师最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构建高效的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置应与不同阶段教师的学习需求吻合;二是重要课程应贯穿教师发展多个阶段;三是职后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四是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五是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在职教师脱产进修。

    2012年01期 No.225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短论

  • 高中英语作业形式要走向多样化

    孟繁荣;

    <正>多年来,中小学作业布置的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尤其是高中英语作业,数十年如一日,大多数是单词识记、短语辨析和经典句型练习。这样的作业要求一致、答案唯一,这确实为教师批改作业省了不少力气,但这种作业形式不但不为大多数学生喜欢,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讨厌写作业的情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教师,笔者认为这种英语作业模式必须有所创新,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在近20年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步摸索出一些新的作业形式,效果不错,在此与同仁一起探讨。

    2012年01期 No.22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教研反思催生教研智慧

    朱唤民;

    <正>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研促进区域内教学改革、质量提高、教师成长等方面,而这些又依赖于教研工作者的智慧。教研工作对区域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和教研工作在传统、机制、氛围等方面的特殊性,都决定了教研员要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必须强化自我意识,以自我教研反思来催生教研智慧。只有形成并强化这种自我反思意识,教研员的工作才能常做常思、常思常新。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积极倡导教研反思,发现反思典型,推广反思经验,提供反思平台,打造教研反思文化,有效增强了教研员教研反思的意识和水平,启迪了教研智慧,提高了教研效率。

    2012年01期 No.22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通过有效对话激活语文课堂

    占新海;

    <正>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依然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场面。例如,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经常发言的只是少部分学生;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因表达不准确而被其他学生抢先回答了,再加上教师肯定不够,使得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不再积极;等等。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运用有效对话进行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核心理念,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怎样在小学语文课

    2012年01期 No.22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语文课堂聊课旨趣

    陈林;

    <正>聊课,就是通过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师生在平等交流——聊天中,让语文课堂充盈人文情怀。在聊课中,没有长幼尊卑,没有谁对谁错,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鼓舞,人人都争取表现;每一个人既是语文知识的输出者,又是语文知识的接受者。一、精设深刻话题,聊有中心聊课中的"聊"与日常生活中的"聊"不同:聊课中的"聊",需要思维围着话题转,师生通过聊的形式,尽量将话题"聊"深"聊"透。因此,聊课应精设"话题",聊课的话题应

    2012年01期 No.22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班班通”何必“堂堂用”

    刘全昌;

    <正>所谓班班通,是指学校的每个教学班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或者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实现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功能。"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的发展被推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时下,随着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不少地区的各级学校都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时之间,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在大力

    2012年01期 No.225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