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巴特尔;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运用教育选择功能理论、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教育成层理论对择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明确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要规范择校行为,使其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政府必须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力度,改革现行择校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中学教育,为人的成才提供多种渠道。
2011年05期 No.21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巴特尔;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运用教育选择功能理论、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教育成层理论对择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明确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要规范择校行为,使其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政府必须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力度,改革现行择校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中学教育,为人的成才提供多种渠道。
2011年05期 No.21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学贵;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效应,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外,其给学生就学、家庭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了新的学生流失、辍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各地政府必须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消除"集中办学必然节约经费、提高质量"的想法,要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对于必须保留的农村人数较少学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
2011年05期 No.21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高学贵;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效应,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外,其给学生就学、家庭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了新的学生流失、辍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各地政府必须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消除"集中办学必然节约经费、提高质量"的想法,要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对于必须保留的农村人数较少学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
2011年05期 No.21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许杰;
均衡发展作为近年来教育政策的主流话语,"后普九时代"赋予了其特定的内涵、目标。有效推进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校作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组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主体,在推进均衡发展中更是责无旁贷。学校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承担着如何把外部条件的均衡转化为教育过程均衡的重任。学校要通过管理、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从而实现不同个体的均衡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许杰;
均衡发展作为近年来教育政策的主流话语,"后普九时代"赋予了其特定的内涵、目标。有效推进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校作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组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主体,在推进均衡发展中更是责无旁贷。学校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承担着如何把外部条件的均衡转化为教育过程均衡的重任。学校要通过管理、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从而实现不同个体的均衡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雄英;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岗位竞争也愈加激烈。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背景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教师招考已成为各地聘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招考表现出形式应试、内容片面、招考对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教师培养机构完善政策,注重教师性向和德性考查,强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加快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2011年05期 No.21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雄英;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岗位竞争也愈加激烈。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背景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教师招考已成为各地聘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招考表现出形式应试、内容片面、招考对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教师培养机构完善政策,注重教师性向和德性考查,强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加快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2011年05期 No.21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军凤;张武升;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只有真正被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同接受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才能使学校成为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进步的大家庭。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师生本位,既要依靠师生,同时也要服务于师生,提高师生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路径包括推进学校制度变革、形成学校制度体系、挖掘学校制度文化内涵以及赋予学校制度文化意义等。
2011年05期 No.21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军凤;张武升;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只有真正被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同接受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才能使学校成为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进步的大家庭。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师生本位,既要依靠师生,同时也要服务于师生,提高师生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路径包括推进学校制度变革、形成学校制度体系、挖掘学校制度文化内涵以及赋予学校制度文化意义等。
2011年05期 No.21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杨骞;
教育的高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办学,包括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谐的学校文化、充足的教学设备等。提高办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此,我国中小学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来办学,校长必须在价值引领、课程领导、教学指导上下工夫,学校必须在课程结构设置、学生活动安排、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校本培训等方面大做文章。只有真正提升了办学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教育质量。
2011年05期 No.21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骞;
教育的高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办学,包括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谐的学校文化、充足的教学设备等。提高办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此,我国中小学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来办学,校长必须在价值引领、课程领导、教学指导上下工夫,学校必须在课程结构设置、学生活动安排、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校本培训等方面大做文章。只有真正提升了办学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教育质量。
2011年05期 No.21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贺乐凡;
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把自己一分为二,既当教育的主体,又当教育的对象,自己做自己的老师。2006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自我教育实验,其实质是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和潜力,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自我教育实验既使参与实验的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显著提高,也使参与实验的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还推动了实验校的整体发展。自我教育实验需要教师、家长的积极配合方能取得实效。
2011年05期 No.21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贺乐凡;
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把自己一分为二,既当教育的主体,又当教育的对象,自己做自己的老师。2006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自我教育实验,其实质是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和潜力,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自我教育实验既使参与实验的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显著提高,也使参与实验的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还推动了实验校的整体发展。自我教育实验需要教师、家长的积极配合方能取得实效。
2011年05期 No.21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峰;
在中小学,行政干部大多来自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和特级教师。这些教师从事行政工作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导致广大教师把行政化道路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学校应建立行政干部与教师队伍相分离的制度、学术委员会以及教师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机制,以保障一线教师的优先发展和权益,回归教师学术管理权,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峰;
在中小学,行政干部大多来自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和特级教师。这些教师从事行政工作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导致广大教师把行政化道路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学校应建立行政干部与教师队伍相分离的制度、学术委员会以及教师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机制,以保障一线教师的优先发展和权益,回归教师学术管理权,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余丽红;
<正>2011年4月27日,中国教育学会举行"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成果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专门为座谈会发来贺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
2011年05期 No.217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丽红;
<正>2011年4月27日,中国教育学会举行"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成果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专门为座谈会发来贺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
2011年05期 No.217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立;
<正>法国的中学会考制度历史悠久,已实行了两个多世纪,得到社会各界的基本认可。法国中学会考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双重意义,既是中学的毕业考试,也是进入大学的升学考试。会考合格之后,不仅意味着中学学业的完成,获得了中学的
2011年05期 No.217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立;
<正>法国的中学会考制度历史悠久,已实行了两个多世纪,得到社会各界的基本认可。法国中学会考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双重意义,既是中学的毕业考试,也是进入大学的升学考试。会考合格之后,不仅意味着中学学业的完成,获得了中学的
2011年05期 No.217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剑平;
<正>针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给一些地方学生带来就餐困难、上学远、上学贵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近日在杭州市召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上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慎重、稳妥地推行。"
2011年05期 No.21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剑平;
<正>针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给一些地方学生带来就餐困难、上学远、上学贵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近日在杭州市召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上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慎重、稳妥地推行。"
2011年05期 No.21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本友;王洪席;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2011年05期 No.21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李本友;王洪席;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2011年05期 No.21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魏宏聚;
新课程三维目标自身及学界对其内部关系的解读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的落实中遭受质疑与尴尬:三维目标中个别目标提法的科学性尚待商榷;强调三维目标的"一致性"使教师不敢在教案中分开陈述教学目标;强调三维目标"同等重要"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抓手"。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片面地解读三维目标的关系,缺少到一线教学中去研究的"旨趣"与实践,这种现状导致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2011年05期 No.21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魏宏聚;
新课程三维目标自身及学界对其内部关系的解读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的落实中遭受质疑与尴尬:三维目标中个别目标提法的科学性尚待商榷;强调三维目标的"一致性"使教师不敢在教案中分开陈述教学目标;强调三维目标"同等重要"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抓手"。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片面地解读三维目标的关系,缺少到一线教学中去研究的"旨趣"与实践,这种现状导致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2011年05期 No.21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周彬;
尽管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但对一堂课好与坏的关注,并不能换来学科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可能换来学生多学科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同一学科中,教师要关注如何把系统化学科知识拆成单一知识点来教,更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把单一的知识点串成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在不同学科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如何把自己的学科教好,更要关注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间的切换与整合。只有如此,才能换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彬;
尽管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但对一堂课好与坏的关注,并不能换来学科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可能换来学生多学科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同一学科中,教师要关注如何把系统化学科知识拆成单一知识点来教,更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把单一的知识点串成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在不同学科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如何把自己的学科教好,更要关注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间的切换与整合。只有如此,才能换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华;
"培育学习共同体,促进有效学习"行动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学习方法的相互启发和帮助学会学习。研究者以学生习惯采用的学习方法类型为主要依据,兼顾"互利"和"就近"原则,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给共同体安排了"互惠式"的学科活动、以头脑风暴和拼图法合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活动,并规定各种学习活动的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人员配置和活动组织可以使学习共同体长期有效运转,促进学生习得好的学习方法。
2011年05期 No.21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刘华;
"培育学习共同体,促进有效学习"行动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学习方法的相互启发和帮助学会学习。研究者以学生习惯采用的学习方法类型为主要依据,兼顾"互利"和"就近"原则,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给共同体安排了"互惠式"的学科活动、以头脑风暴和拼图法合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活动,并规定各种学习活动的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人员配置和活动组织可以使学习共同体长期有效运转,促进学生习得好的学习方法。
2011年05期 No.21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朱熠;霍涌泉;
凸显学习社会性的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对话、规范、认同与归属等文化内涵。课堂场域下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课堂文化,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内涵为课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合理的路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建构包含三个相互交织的文化建构过程:"对话"的场域——时空文化建构、"倾听"的秩序——规范文化建构、认同与归属——观念文化建构,并分别对应着课堂文化的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
2011年05期 No.21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朱熠;霍涌泉;
凸显学习社会性的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对话、规范、认同与归属等文化内涵。课堂场域下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课堂文化,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内涵为课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合理的路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建构包含三个相互交织的文化建构过程:"对话"的场域——时空文化建构、"倾听"的秩序——规范文化建构、认同与归属——观念文化建构,并分别对应着课堂文化的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
2011年05期 No.21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王卫华;
教学可以分为适应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四种境界,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脉络:在教学价值上,由注重技能向注重全人发展;在教学过程上,由遵循计划向创造生成发展;在教学动力上,由外在压力向内部驱动发展;在教学风格上,由掩饰个性向张扬个性发展;在教学结果上,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师生发展。要实现教学境界的顺利提升,除了要有合适的社会氛围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作保障外,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体自觉性。
2011年05期 No.21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卫华;
教学可以分为适应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四种境界,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脉络:在教学价值上,由注重技能向注重全人发展;在教学过程上,由遵循计划向创造生成发展;在教学动力上,由外在压力向内部驱动发展;在教学风格上,由掩饰个性向张扬个性发展;在教学结果上,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师生发展。要实现教学境界的顺利提升,除了要有合适的社会氛围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作保障外,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体自觉性。
2011年05期 No.21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龚国胜;
以学案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已成为当前许多学校和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以教案为基础组织实施教学相比,这种方式更能体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由于教师习惯于根据教材设计和编写教案,对学案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现在教学中使用的学案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错位和过程简化等问题。创编理想的学案必须遵循主体性、适切性、丰富性和选择性等原则,并采用学生参编、教师集体创编和虚实结合等策略。
2011年05期 No.21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龚国胜;
以学案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已成为当前许多学校和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以教案为基础组织实施教学相比,这种方式更能体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由于教师习惯于根据教材设计和编写教案,对学案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现在教学中使用的学案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错位和过程简化等问题。创编理想的学案必须遵循主体性、适切性、丰富性和选择性等原则,并采用学生参编、教师集体创编和虚实结合等策略。
2011年05期 No.21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资利萍;
从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运用"智力发展的三段说,可以推演出基于愉悦的音乐教学三阶段论:"体验""识读"和"创生"。愉悦是音乐给儿童带来的最原初的身心反应,是统揽三个阶段的基础色调。"体验"是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作用于身体的切实的快感愉悦;"识读"是指对音乐知识的准确阐释与领会,是个体掌握精确知识、对已存在于大脑中纷繁而活跃的思想进行梳理的阶段;"创生"即个体音乐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经过"体验"和"识读"阶段的积累,生长出有思想、有灵魂且发自内心的音乐表现以及作出价值判断与行为取舍等的综合能力。
2011年05期 No.21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资利萍;
从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运用"智力发展的三段说,可以推演出基于愉悦的音乐教学三阶段论:"体验""识读"和"创生"。愉悦是音乐给儿童带来的最原初的身心反应,是统揽三个阶段的基础色调。"体验"是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作用于身体的切实的快感愉悦;"识读"是指对音乐知识的准确阐释与领会,是个体掌握精确知识、对已存在于大脑中纷繁而活跃的思想进行梳理的阶段;"创生"即个体音乐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经过"体验"和"识读"阶段的积累,生长出有思想、有灵魂且发自内心的音乐表现以及作出价值判断与行为取舍等的综合能力。
2011年05期 No.21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雪江;
教学观摩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拨乱反正"至今,教学观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前后,强调教学观摩对教学的示范作用;第二个阶段为2000年前后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前夕,教学观摩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批评与反思阶段;第三个阶段从新课程改革之初至今,教学观摩逐步与其他研修方式融合,促使教师研修的重心转向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摩的发展轨迹表明教师研修发展的方向,即聚焦课堂,以提升教师自主思考能力为中心。
2011年05期 No.21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赵雪江;
教学观摩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拨乱反正"至今,教学观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前后,强调教学观摩对教学的示范作用;第二个阶段为2000年前后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前夕,教学观摩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批评与反思阶段;第三个阶段从新课程改革之初至今,教学观摩逐步与其他研修方式融合,促使教师研修的重心转向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摩的发展轨迹表明教师研修发展的方向,即聚焦课堂,以提升教师自主思考能力为中心。
2011年05期 No.21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樊香兰;孟旭;
教师个体学习力指教师获取信息、改造自我、创新教学工作并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能力,是教师学习的动力、毅力与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日益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对教师的个体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个体学习方面存在着学习规划不明、缺乏持久动力以及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教师个体学习力需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强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促进教师学习的外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2011年05期 No.217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樊香兰;孟旭;
教师个体学习力指教师获取信息、改造自我、创新教学工作并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能力,是教师学习的动力、毅力与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日益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对教师的个体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个体学习方面存在着学习规划不明、缺乏持久动力以及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教师个体学习力需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强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促进教师学习的外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2011年05期 No.217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姚林群;
当前,人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教师也不例外。信仰危机、行为失范、心理失调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应对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呼唤教师的价值自觉势在必行。清醒的价值意识、坚定的价值立场、理性的价值判断、创造性的价值活动是教师价值自觉的主要特征。教师自身、学校及师资培养机构是提高教师价值自觉水平的重要力量。
2011年05期 No.21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姚林群;
当前,人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教师也不例外。信仰危机、行为失范、心理失调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应对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呼唤教师的价值自觉势在必行。清醒的价值意识、坚定的价值立场、理性的价值判断、创造性的价值活动是教师价值自觉的主要特征。教师自身、学校及师资培养机构是提高教师价值自觉水平的重要力量。
2011年05期 No.21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广清;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依赖"外控"力量进行统一化的培训,这导致教师在培训中无权、无声和培训课程的去专业化,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使教师处于被适应和局外人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实施基于选择性学习的"名师大学堂"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实施五年来,深受教师好评,初步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效能低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选择性学习的"名师大学堂"体现教师专业自主,承认了教师个体差异,唤回了教师生命自觉,有效地化解培训冲突,使教师培训呈现出持续的生机与活力,对当前的教师培训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2011年05期 No.21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广清;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依赖"外控"力量进行统一化的培训,这导致教师在培训中无权、无声和培训课程的去专业化,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使教师处于被适应和局外人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实施基于选择性学习的"名师大学堂"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实施五年来,深受教师好评,初步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效能低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选择性学习的"名师大学堂"体现教师专业自主,承认了教师个体差异,唤回了教师生命自觉,有效地化解培训冲突,使教师培训呈现出持续的生机与活力,对当前的教师培训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2011年05期 No.21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同林;
农村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科研能力不足、城乡差异较大、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一群体性问题,单靠个人或一所学校的力量很难突破,而借助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推动,在区域层面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区域内教师进行合理的专业引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011年05期 No.217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同林;
农村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科研能力不足、城乡差异较大、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一群体性问题,单靠个人或一所学校的力量很难突破,而借助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推动,在区域层面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区域内教师进行合理的专业引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011年05期 No.217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启华;张清平;
德育首先应该是一种道德关怀。德育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以生动的情感、丰富的生命去触发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生命。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正是以关怀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育人为主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关怀伦理视野下的德育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当前,中学德育应该在克服情与理、公共与私人、公平与偏心等矛盾的基础上,将"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主题和主要途径,发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2011年05期 No.21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启华;张清平;
德育首先应该是一种道德关怀。德育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以生动的情感、丰富的生命去触发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生命。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正是以关怀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育人为主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关怀伦理视野下的德育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当前,中学德育应该在克服情与理、公共与私人、公平与偏心等矛盾的基础上,将"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主题和主要途径,发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2011年05期 No.21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宏亮;
学生的知行脱节是当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学校德育与学生学业生活二元对立式的疏离。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业道德。学业道德可以开启学生的道德自省,助推其学业发展,提升其成长幸福,从而引领学生过一种道德的学业生活。学业道德也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增长点,为此,学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以彰显学业发展的道德力,建设学习型班集体以释放道德教育的学习力,创新评价体系以实现学业发展与德性生长的良性互动。
2011年05期 No.217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宏亮;
学生的知行脱节是当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学校德育与学生学业生活二元对立式的疏离。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业道德。学业道德可以开启学生的道德自省,助推其学业发展,提升其成长幸福,从而引领学生过一种道德的学业生活。学业道德也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增长点,为此,学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以彰显学业发展的道德力,建设学习型班集体以释放道德教育的学习力,创新评价体系以实现学业发展与德性生长的良性互动。
2011年05期 No.217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衍清;
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实施和加强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圳实验学校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人格健全、学业进步、特长明显、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实施健全人格教育。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开展主题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实施智慧保健教育、情绪管理教育、意志品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心""三感""三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曹衍清;
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实施和加强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圳实验学校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人格健全、学业进步、特长明显、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实施健全人格教育。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开展主题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实施智慧保健教育、情绪管理教育、意志品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心""三感""三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011年05期 No.21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萍;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书香校园"构建活动的蓬勃兴起,一种关于阅读教育的全新理念和实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这种有别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教育,我们姑且称之为"全阅读"。
2011年05期 No.21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萍;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书香校园"构建活动的蓬勃兴起,一种关于阅读教育的全新理念和实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这种有别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教育,我们姑且称之为"全阅读"。
2011年05期 No.21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康知芳;
<正>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的时候,教学内容、课堂氛围和思维流量,就像一个"大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总结梳理自己20多年
2011年05期 No.21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知芳;
<正>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的时候,教学内容、课堂氛围和思维流量,就像一个"大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总结梳理自己20多年
2011年05期 No.21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烟文英;
<正>教育承载着塑造人的心灵的使命,学校就应该具备让人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性闪耀着真、善、美光辉的特质。这种特质要求学校里的人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学校的灵魂。笔者认为,在塑造学校灵魂的过程中,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05期 No.21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文英;
<正>教育承载着塑造人的心灵的使命,学校就应该具备让人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性闪耀着真、善、美光辉的特质。这种特质要求学校里的人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学校的灵魂。笔者认为,在塑造学校灵魂的过程中,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05期 No.21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波;
<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着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常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地
2011年05期 No.217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叶波;
<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着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常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地
2011年05期 No.217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