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李芒
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由一种或几种能力决定的。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种能力的复合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诸多能力中,综合性能力是一个纲。它能够把多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圆满地完成活动或任务。一什么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曹霞
1998年末,由于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物价指数持续下跌,财政和货币政策难以启动消费市场,社会各界开始思考通过教育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而引起教育产业问题的讨论,并对教育产业化从概念到运行方式发生争论,逐步形成高潮。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的来临将加速教育产业...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佑清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是停留在培养认识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在目的追求上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即是说,教育要把学生做为全面的实践主体来培养。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吕渭源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的共性、规范性,是教学程序的提炼与固化;教学个性是指教学的风格、个体性,是教学模式的变式与活化;教学艺术是指教学的审美、趣味性,是教学个性的升华与美化。教学是一个创造,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教学艺术是相互联系、不断创造的3个层次。提倡研究教学模式,但不是模式化;教学追求的是个性和艺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 曾天山
1月14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督导办公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问题”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论坛”,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等地的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旭东
一教育是不是一个产业产业(industry)一般是指工业、行业,又指有组织的劳动。产业通常指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以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为特征,带有专业特征的较大生产领域,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指社会经济部门,或者指各种创造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霞
1998年末,由于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物价指数持续下跌,财政和货币政策难以启动消费市场,社会各界开始思考通过教育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而引起教育产业问题的讨论,并对教育产业化从概念到运行方式发生争论,逐步形成高潮。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的来临将加速教育产业...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佑清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是停留在培养认识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在目的追求上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即是说,教育要把学生做为全面的实践主体来培养。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吕渭源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的共性、规范性,是教学程序的提炼与固化;教学个性是指教学的风格、个体性,是教学模式的变式与活化;教学艺术是指教学的审美、趣味性,是教学个性的升华与美化。教学是一个创造,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教学艺术是相互联系、不断创造的3个层次。提倡研究教学模式,但不是模式化;教学追求的是个性和艺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 刘义兵
人类一般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教学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别于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它可划分为创设情境、问题定向、多问求解、突破创新、验证反馈等5个基本阶段。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吕型伟
一人类文明史是一个由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的发现、发明、创新组成的历史。这种发现、发明的数量、质量与速度,又是一个不断加速的态势,尤其是到了20世纪。20世纪人类发明创造的东西总量加起来,超过前19个世纪发明创造之和,可以说是发明创造的世纪。可以肯定,21世纪?..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9 ] |[阅读次数:0 ] - 曾天山
1月14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督导办公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问题”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论坛”,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等地的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旭东
一教育是不是一个产业产业(industry)一般是指工业、行业,又指有组织的劳动。产业通常指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以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为特征,带有专业特征的较大生产领域,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指社会经济部门,或者指各种创造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吕型伟
一人类文明史是一个由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的发现、发明、创新组成的历史。这种发现、发明的数量、质量与速度,又是一个不断加速的态势,尤其是到了20世纪。20世纪人类发明创造的东西总量加起来,超过前19个世纪发明创造之和,可以说是发明创造的世纪。可以肯定,21世纪?..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9 ] |[阅读次数:0 ] - 陈先云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承办的全国第3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于1999年10月12~1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00多名语文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彦,庞丽娟
强化是塑造和调整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为儿童创造体验社会行为效果的机会,调整儿童社会行为的动机,促成儿童自我强化。有效的强化需满足的条件是:视儿童为强化发生作用的主体,强化要适时,强化要明确,强化要适宜,强化要一致。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芒
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由一种或几种能力决定的。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种能力的复合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诸多能力中,综合性能力是一个纲。它能够把多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圆满地完成活动或任务。一什么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顾桂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褚宏启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里因过失行为所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学校事故的特征是:产生于过失行为而非故意行为,其范围不只限于学生,导致其发生的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造成人身伤害。经常出现的学校事故大致有学校管理不严造成的事故、因学校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因学校设施设备陈旧造成的事故、体育课和运动会上出现的事故……学校事故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3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申素平
学校不是学生在校时的监护人,而是学生的照管人,其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根本不同于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学校对学生在校时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承担过错责任,即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才构成承担责任的必要前提,而且其承担的是适当赔偿责任,赔偿责任的大小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建议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学校伤害事故的立法工作。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韦彦,庞丽娟
强化是塑造和调整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为儿童创造体验社会行为效果的机会,调整儿童社会行为的动机,促成儿童自我强化。有效的强化需满足的条件是:视儿童为强化发生作用的主体,强化要适时,强化要明确,强化要适宜,强化要一致。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刘义兵
人类一般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教学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别于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它可划分为创设情境、问题定向、多问求解、突破创新、验证反馈等5个基本阶段。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伟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郭文安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具有特异性、全面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等特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2 ] |[阅读次数:0 ] - 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教育现状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创新性人才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否等同于发散思维;创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应进行哪些改革以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8 ] |[阅读次数:0 ] - 顾桂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褚宏启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里因过失行为所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学校事故的特征是:产生于过失行为而非故意行为,其范围不只限于学生,导致其发生的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造成人身伤害。经常出现的学校事故大致有学校管理不严造成的事故、因学校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因学校设施设备陈旧造成的事故、体育课和运动会上出现的事故……学校事故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3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申素平
学校不是学生在校时的监护人,而是学生的照管人,其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根本不同于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学校对学生在校时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承担过错责任,即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才构成承担责任的必要前提,而且其承担的是适当赔偿责任,赔偿责任的大小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建议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学校伤害事故的立法工作。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郭文安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具有特异性、全面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等特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2 ] |[阅读次数:0 ] - 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教育现状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创新性人才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否等同于发散思维;创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应进行哪些改革以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8 ] |[阅读次数:0 ] - 左其沛
婴儿具有社会性遗传素质,这是生成主体性的最初内因。在遗传、环境与早期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婴儿后期或幼儿早期,开始形成主体人格的雏形。结合早期教育的存在问题和正反面经验,构建早期教育模式的合理框架,要强调依靠主体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以培养人格素质为重点;在自主、合作、创造活动中进行教育;突出家庭和父母的重大影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章胜华,张肇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于1999年11月6日至1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20多家教育理论刊物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会议认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其沛
婴儿具有社会性遗传素质,这是生成主体性的最初内因。在遗传、环境与早期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婴儿后期或幼儿早期,开始形成主体人格的雏形。结合早期教育的存在问题和正反面经验,构建早期教育模式的合理框架,要强调依靠主体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以培养人格素质为重点;在自主、合作、创造活动中进行教育;突出家庭和父母的重大影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章胜华,张肇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于1999年11月6日至1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20多家教育理论刊物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会议认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先云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承办的全国第3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于1999年10月12~1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00多名语文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