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 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

    泰青;

    <正>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和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就重视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张承先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张健、吴畏、顾明远、郭永福、靳希斌、桑新民、刘修业、王本中、李月章等同志。

    1991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农科教统筹结合的研究与报告

    丁日新;

    本文是作者以山东平度市教育综合整体改革的实践为基础,并对全国涌现出的许多教育综合整体改革先进典型进行了广泛深入考察,经过认真研究写成的。文章从“农(经)、科、教”统筹结合的条件、规律、形式和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它与农村生产力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发展的关系,阐明了若干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很值得一读。江泽民同志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全党同志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集思广议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就是建设“两个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了的。实践证明,实行“农(经)、科、教”结合不仅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使“服务”、“面向”与“依靠”的指导方针落到实处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而且是深化农村整体改革的战略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相信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会有更多的同志把心思用在“农(经)、科、教”结合上,探讨它的规律性,做好这篇大文章。望大家就“‘农(经)、科、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课题踊跃投稿,交流经验,开展讨论,探讨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捉进农村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1年04期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永不消逝的光辉——纪念杨贤江同志逝世60周年

    钱忠源;

    <正> 纪念逝者,是为了激励生者,让逝者不逝的思想和精神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纪念杨贤江同志,应当继承和发扬他的哪些精神呢? 贤江同志生活在中国现代史上大动荡的本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的中国,列强瓜分、军阀混战、人民涂炭,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

    1991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科教育学刍议

    阎立钦;

    <正> 教育学发展至今,已有许多分支学科产生,这是教育学繁荣的标志之一。研究教育学和各分支学科的关系,对于搞好教育学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我想对近几年正在兴起的学科教育学这门分支学科的建设问题发表一些肤浅认识。

    1991年04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类化理论与知识、智力、创造

    吕渭源;

    <正> 一从类化理论看,知识、智力、创造是相互联系而不同的三个范畴。知识是经验概括,具有客观性,是类化的依据;智力、创造是心理能力,具有个体性,是类化的两种形式。类化就是借助事情的类似(包括类同,也包括异性类和有意义联系的类),认识事物、创造事物。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们学习新的知识、认识解决问题和进行发明创

    1991年04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育科学化深层建设的探讨

    李季;

    <正> 坚持德育首位和进行德育科学化建设是当前青少年德育面临的两大课题。德育首位与德育科学化有什么关系?当前障碍德育首位落实和德育科学化进程的症结何在?如何在落实德育首位的同时推进德育的科学化建设?是要求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思

    1991年04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变革与学生的心理焦虑

    张树俊;

    <正> 焦虑是由于人体内器官受内部或外部的刺激后,因激动而产生的一种令人紧张不安的心理反映。它是个人应付环境无把握并且对不可知的未来感到威胁时,由忧虑交织而成的迷惘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压力,社会中的某些弊病和危机,也给人们带来了焦虑。天津市心理卫生医院从1988年10月开设心理门诊,开业三个多月就

    1991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学生心态

    余迭荣;

    <正> 为了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摸清心理发展倾向,最近,笔者以《中学生心态调查》为题,对在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10个班级的600位初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中,笔者感到中学生的心态有以下十个特点和趋向。 1、关心政治和对政治活动的厌倦同在。当代中学生对政治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对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的政治问题尤

    1991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璧探瑕——“好学生”缺点之心理分析与矫治

    陈彤;金石;

    <正> 日久年深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往日调皮捣蛋、成绩不佳、常挨老师批评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对老师恭敬有加,礼数备至。路上相遇,热情问候;若有难事,热心相助。而许多品学兼优、曾为高足的学生呢?毕业后往往是一年亲、二年疏、三年忘了谁教书。即使狭路相逢,也目不斜视,以至擦肩而过,扬长而去,好不令难堪的“园

    1991年04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德育

    高春方;蒋娴;

    <正> 一、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结构规模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客观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来源、教育条件、家庭角色和年龄阶段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形成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针对静态的模糊性,我们采用了模糊数学手段,将人际关系从亲到疏分成五个等级,并分别赋予相应的隶属度。针对个体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苏南苏北、城市农村不同

    1991年04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生观教育的课程刍议

    朱明光;

    <正> 学校,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基地。学生进入社会后,其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无论还会受到什么影响,出现什么曲折,发生什么变化,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实施,总是奠基性的。这种奠基,虽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但至少要提供一个积极的人生起点,一条正确的发展轨道。

    1991年04期 4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黄菊美;

    <正> 现在学生并非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这恐怕是当前教育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影响着新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最近,我们与一些教育部门联合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与会者以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强烈地反映孩子学得太苦。苦,主要表现在超载的作业,频繁的补课,死记硬背的方法,以及单调划一的学校生

    1991年04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谈音乐课课堂教学的美与活

    李鸿翔;

    <正> 音乐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要使学生爱好音乐、理解音乐,就必须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以及欣赏能力加以训练、培养。在训练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应重视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外,还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重视音乐课课堂教学的美与活。我认为音乐课课堂教学的美与活是音乐

    1991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完善中学校长负责制的思考

    黄潮;崔铭康;张炳光;彭德昭;

    <正> 一广州市中学领导体制改革是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以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开始试验和推广的。《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近年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封闭、僵化的教育的巨大冲击,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体制的改革,学

    1991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必须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李锦韬;

    <正> (一) 当前许多学校进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改善学校外部条件的同时,针对旧管理体制的弊端,努力形成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其相应的机制。然而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机制的运转、管理改革目标的实现,都是要通过人去构建、启动和完成的。

    1991年04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教”结合育新人 持之以恒见成效——石浦镇“三结合”教育10年回顾

    <正> 石浦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以下称“三教”)始于1981年,至今已有10年历程,形成了完整的组织网络和有效的工作体系。全镇20所中小学幼儿园196个班级,全部成立了校、班二级家委会,17个居民区和20个二百人以上单位都有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百人以下单位也有一名领导分管“三教”,这些委、组均属“镇家委会”统

    1991年04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家庭教育的规律——全国家长学校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炳仁;杨群;

    <正> 1991年5月10至15日,全国家长学校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召开。研讨会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学会、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宁波市教育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卢乐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吕型伟、吴

    1991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雷沛鸿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在南宁市召开

    高贵敏;

    <正> 雷沛鸿(1888年2月-1967年7月)字宾南,广西南宁市津头村人。1906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黄花岗起义、策动“南宁独立”。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继转入美国米诗根、欧柏林和哈佛大学,攻读政治、教育、哲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1年4月回国,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至1949

    1991年04期 6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西方心理学的评价

    夕照;

    <正> 车文博在《十年来中国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心理学史研究的进展》一文中,综合报道了中国心理学界对西方心理学的评价。一、对精神分析学的评价问题。许多人主张把弗洛伊德主义的政治评价、哲学评价和科学评价三者既要区别开来又要联系起来。从宏观上说,弗洛伊德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也是根本错误的,如非理性主义、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等。从微观上讲,弗洛伊德主义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如开

    1991年04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