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国民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何峥生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庆男
学习主体的接受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接受受到内因素和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我们力求排除不利因素,实观主体接受的最优化。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应从几个方面入手:明确传授和接受的目的性;创设良好的传授和接受情境;把握传授的技能和技巧;建立起由传授到接受的师生合作机制。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崔景贵
网络心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一种网络教育原则、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系统,并呈现如下特点:教育主体非主体化;教育客体即指网络社会的“网人”尤其是以“网络世代”为主;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全面并具有直观性、可选择性和不可控制性,其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教育方法更具启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网络心理教育不仅变革了心理教育的传统模式,而且开创了心理教育的现代化方式。加强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建设需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培养培训网络心育主体;建立健全网络心育系统;丰富活跃网络心育活动;大力加强网络心育研究。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黄志军
在现代教学领域,心理归因训练具有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独特功能,现代教学迫切需要心理归因训练这一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归因训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归因倾向,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现代教学中影响学生进行心理归因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心理归因偏差等。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心理归因训练。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桑青松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中学习不良,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的。为此,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傅维利
师德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占有统领地位,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导引和动力因素,又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目标和检验标准。师德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个体一般道德发展水平的制约,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和谐统一的过程,它是在解决道德冲突中渐次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基本轨迹是由他律渐变为自律。师德修养一般经历职前和职后以及自发、自觉和自由等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修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师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是:学习与实践,尝试与自省,交流与慎独。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 石鸥,张豫
超越时空、淡化教而突出学的网络教学迅速崛起,对教师的形象和职能都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网络教学中的教师是不可见的教师,是不看外形的教师,是不重校籍的教师。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必须一专多能,具有一双慧眼,有突出的指导能力、较强的驾御能力、崭新的教学技能。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雷解民,陈国先
教改实验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实验,它是社会研究方法。教改实验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教育效益;其构成要素是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和实验者,因而呈现复杂性;其生命力源于追求环境的真实性;其成果的推广是一种再创造。教改实验的方法论基础是软系统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璇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而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其研究优势主要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领域;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同样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只是不同的教师在科学性和理论性的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基本特征为:在研究目的方面表现为“应用性”特征;在研究主体方面表现为“群众性”特征;在研究内容方面表现为“实践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郭永福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任之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太清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贵仁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5 ] |[阅读次数:0 ]
- 李月英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立鹏,刘新丽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邢真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学教育,是将传统的“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的科学教育。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实施这种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良好素质的基础。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智松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探究—创新”式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创新力的培养问题,因此,过去适应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技能传授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技能获得的教学及原则,已不能满足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环境性原则、方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终结性原则,构成为探究式教学原则的体系。
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6 ] |[阅读次数:0 ] - 肖钰士2001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