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 光荣与梦想: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中国教育政策30年述评(1978-2008)

    褚宏启;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可划分为4个阶段,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描述性维度"可以描绘出不同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概貌,同时从教育效能、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秩序等"评价性维度"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的效果予以简要评价。不同阶段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关注重点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看来,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进程是不断探索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的过程。

    2008年10期 No.18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光荣与梦想: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中国教育政策30年述评(1978-2008)

    褚宏启;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可划分为4个阶段,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描述性维度"可以描绘出不同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概貌,同时从教育效能、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秩序等"评价性维度"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的效果予以简要评价。不同阶段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关注重点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看来,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进程是不断探索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的过程。

    2008年10期 No.18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30年让我事业之树常青

    吴正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专业成长。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曾任小学数学教师,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多年以来,她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她目前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刊发表吴正宪成长历程的文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事业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使她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她视野开阔,走进教科研。她的成长历程可以给广大教师以宝贵的启示。

    2008年10期 No.18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30年让我事业之树常青

    吴正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专业成长。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曾任小学数学教师,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多年以来,她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她目前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刊发表吴正宪成长历程的文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事业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使她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她视野开阔,走进教科研。她的成长历程可以给广大教师以宝贵的启示。

    2008年10期 No.18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教师职业言论的限制与责任承担

    赵凯;

    与公民言论、学术自由不同,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言论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受限于职业角色和职业纪律,教师必须牺牲部分言论自由,以忠于职业操守。教师对明显、严重的不当职业言论承担法律责任,但教师的责任承担必须经过正当程序确认。

    2008年10期 No.18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教师职业言论的限制与责任承担

    赵凯;

    与公民言论、学术自由不同,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言论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受限于职业角色和职业纪律,教师必须牺牲部分言论自由,以忠于职业操守。教师对明显、严重的不当职业言论承担法律责任,但教师的责任承担必须经过正当程序确认。

    2008年10期 No.18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学业至上”抑或“社会满意”——基础教育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分析

    苏启敏;

    学校声誉评价日益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核心价值要素。教育质量通常仅被理解为"学业成就",由此形成评价学校声誉的"学业至上"价值导向,并导致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需要从"学业至上"向"社会满意"转变,使学生的发展真正切合社会期望。

    2008年10期 No.18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学业至上”抑或“社会满意”——基础教育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分析

    苏启敏;

    学校声誉评价日益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核心价值要素。教育质量通常仅被理解为"学业成就",由此形成评价学校声誉的"学业至上"价值导向,并导致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需要从"学业至上"向"社会满意"转变,使学生的发展真正切合社会期望。

    2008年10期 No.18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改实验窗口

  • 责任教育的基本做法与途径

    张少华;白春芝;

    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当前,很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活动中、社会实践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不断探索、研究责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即能取得良好实效。

    2008年10期 No.18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责任教育的基本做法与途径

    张少华;白春芝;

    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当前,很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活动中、社会实践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不断探索、研究责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即能取得良好实效。

    2008年10期 No.18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审视与反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

    张菁;温小军;

    <正>2008年6月22~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承

    2008年10期 No.18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审视与反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

    张菁;温小军;

    <正>2008年6月22~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承

    2008年10期 No.18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教师培训效果调查报告

    于伟;梁建;杨玉宝;

    教师培训是新课改的重要工作,培训效果关涉课改系统工程的成败。教师群体对几年来的培训工作,总体上持积极的评价态度,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明显的取向差异。为持续推动课改的深化发展,今后的培训工作应在策划、设计和组织上做出诸多的调整与完善。

    2008年10期 No.18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教师培训效果调查报告

    于伟;梁建;杨玉宝;

    教师培训是新课改的重要工作,培训效果关涉课改系统工程的成败。教师群体对几年来的培训工作,总体上持积极的评价态度,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明显的取向差异。为持续推动课改的深化发展,今后的培训工作应在策划、设计和组织上做出诸多的调整与完善。

    2008年10期 No.18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使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

    岳欣云;董宏建;

    由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各种课堂教学中提问与反馈的特征与区别:封闭式课堂教学与准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式问题还是开放式问题;准开放课堂教学与真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是否恰当。真开放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学生资源生成、教师恰当准确的引导和反馈,再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在师生的收放自如中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

    2008年10期 No.18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使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

    岳欣云;董宏建;

    由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各种课堂教学中提问与反馈的特征与区别:封闭式课堂教学与准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式问题还是开放式问题;准开放课堂教学与真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是否恰当。真开放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学生资源生成、教师恰当准确的引导和反馈,再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在师生的收放自如中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

    2008年10期 No.18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经营课堂:深化课改的有效途径

    陆安;

    课程改革正在深化,遭遇到教师"同质化"和学生"去问题化"的双重阻抗。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经营课堂,便显得格外重要。课堂就是艺术品,需要个性化的设计,更需要创造性地经营。经营课堂的理想境界就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

    2008年10期 No.186 34-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营课堂:深化课改的有效途径

    陆安;

    课程改革正在深化,遭遇到教师"同质化"和学生"去问题化"的双重阻抗。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经营课堂,便显得格外重要。课堂就是艺术品,需要个性化的设计,更需要创造性地经营。经营课堂的理想境界就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

    2008年10期 No.186 34-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新知识观谈历史知识教学

    郭子其;

    知识可按来源、功能、拥有的主体、学科范畴、心理学、学习以及历史知识等角度分类;知识的学习经历内心的默会与外在表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知识学习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历史知识教学要注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转化与形成过程,注重社会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结合。

    2008年10期 No.18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新知识观谈历史知识教学

    郭子其;

    知识可按来源、功能、拥有的主体、学科范畴、心理学、学习以及历史知识等角度分类;知识的学习经历内心的默会与外在表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知识学习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历史知识教学要注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转化与形成过程,注重社会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结合。

    2008年10期 No.18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语域理论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交往分析

    毛宇;

    语域是根据不同的语境所选择的不同的语言功能变体。课堂教学语域就是指师生在课堂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课堂教学语域受制于特定的课堂教学语境,课堂教学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语境因素。基于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师生言语交往策略主要有生成性言语交往策略、对话性言语交往策略、精加工言语交往策略等。

    2008年10期 No.18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语域理论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交往分析

    毛宇;

    语域是根据不同的语境所选择的不同的语言功能变体。课堂教学语域就是指师生在课堂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课堂教学语域受制于特定的课堂教学语境,课堂教学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语境因素。基于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师生言语交往策略主要有生成性言语交往策略、对话性言语交往策略、精加工言语交往策略等。

    2008年10期 No.18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现状分析

    孙旭;

    当前农村初中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校和社会3个层面上:在教师层面上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够,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负担过重,班级人数过多;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升学压力大,教师待遇偏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等。

    2008年10期 No.18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现状分析

    孙旭;

    当前农村初中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校和社会3个层面上:在教师层面上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够,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负担过重,班级人数过多;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升学压力大,教师待遇偏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等。

    2008年10期 No.18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地方教科研管理

  • 新课程教研工作“三部曲”

    邓光明;

    为更好地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对传统的教研工作方式进行了改革。他们在集体视导之前,首先根据学校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确定视导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开设公开课进行研讨,将研讨内容梳理、概括为优化的教学策略;最后拓展主题,将视导中发现的具有创新性的"课堂问题"转化为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教研方式具有针对性,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对促进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强的实效性。

    2008年10期 No.18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课程教研工作“三部曲”

    邓光明;

    为更好地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对传统的教研工作方式进行了改革。他们在集体视导之前,首先根据学校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确定视导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开设公开课进行研讨,将研讨内容梳理、概括为优化的教学策略;最后拓展主题,将视导中发现的具有创新性的"课堂问题"转化为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教研方式具有针对性,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对促进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强的实效性。

    2008年10期 No.18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默会知识的教研室“双评”活动

    董绍才;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教研室的"双评"活动却忽视了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和重视,降低了"双评"活动的实效。教研室人员应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对当前"双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实施策略。

    2008年10期 No.18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默会知识的教研室“双评”活动

    董绍才;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教研室的"双评"活动却忽视了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和重视,降低了"双评"活动的实效。教研室人员应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对当前"双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实施策略。

    2008年10期 No.18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

    伍正翔;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2008年10期 No.18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

    伍正翔;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2008年10期 No.18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变与不变:四种科研理念异同比较——兼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价值追求

    魏宏聚;金华宝;

    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先后兴起了四种科研理念,它们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校本研究和课堂观察,四种科研理念虽然存在着内涵、特征和方法论层次上的差异与变化,但变化中无法掩饰其切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特征"不变"的基本价值追求。

    2008年10期 No.18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变与不变:四种科研理念异同比较——兼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价值追求

    魏宏聚;金华宝;

    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先后兴起了四种科研理念,它们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校本研究和课堂观察,四种科研理念虽然存在着内涵、特征和方法论层次上的差异与变化,但变化中无法掩饰其切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特征"不变"的基本价值追求。

    2008年10期 No.18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教师成为研究者”辨析

    王艳霞;王艳娟;王绍瑞;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我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范现象。因此,需要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涵、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实质加以澄清和辨析,以便走出误区,消除失范现象。"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2008年10期 No.18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教师成为研究者”辨析

    王艳霞;王艳娟;王绍瑞;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我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范现象。因此,需要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涵、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实质加以澄清和辨析,以便走出误区,消除失范现象。"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2008年10期 No.18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有效校本研修模式探析——基于“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的思考

    薛发武;韩佳亮;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的"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活动从教研开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以及操作流程与保障等几个方面,对有效校本研修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积累式"研课"为主导,带动校本教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教学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08年10期 No.18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有效校本研修模式探析——基于“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的思考

    薛发武;韩佳亮;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的"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活动从教研开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以及操作流程与保障等几个方面,对有效校本研修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积累式"研课"为主导,带动校本教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教学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08年10期 No.18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清大品学网开通

    毕清;

    <正>旨在提升中小学网络辅导教学层次、有效利用名师资源、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清大品学网(www.78ic.com)"日前正式开通。清大品学网,是北京清大世纪教育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利用先进的

    2008年10期 No.18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大品学网开通

    毕清;

    <正>旨在提升中小学网络辅导教学层次、有效利用名师资源、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清大品学网(www.78ic.com)"日前正式开通。清大品学网,是北京清大世纪教育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利用先进的

    2008年10期 No.18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

    <正>学会[2008]30号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校;有关教育科研单位,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学校、幼儿园: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我会决定开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作为纪念内容之

    2008年10期 No.186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

    <正>学会[2008]30号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校;有关教育科研单位,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学校、幼儿园: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我会决定开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作为纪念内容之

    2008年10期 No.186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评选表彰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正>学会[2008]38号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庆祝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表彰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学会在教育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作用,我会决定在2009年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评选、表彰一批中国教育学会系统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具体办法如下:

    2008年10期 No.186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评选表彰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正>学会[2008]38号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庆祝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表彰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学会在教育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作用,我会决定在2009年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评选、表彰一批中国教育学会系统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具体办法如下:

    2008年10期 No.186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会活动

教育短论

  • 专业学位教育应适应“职场”需求

    吴国通;

    <正>近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成立了"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从社会对应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宏观设计、总体规划、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

    2008年10期 No.18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邵洪平;

    <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新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并为广大学校所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2008年10期 No.18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专业学位教育应适应“职场”需求

    吴国通;

    <正>近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成立了"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从社会对应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宏观设计、总体规划、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

    2008年10期 No.18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邵洪平;

    <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新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并为广大学校所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2008年10期 No.18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谐人格

    张翠婷;李希珍;

    <正>语文文本是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展现,闪烁着先贤的智慧与情感。表达着人性的真、善、美。我们应以语文文本为依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

    2008年10期 No.186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谐人格

    张翠婷;李希珍;

    <正>语文文本是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展现,闪烁着先贤的智慧与情感。表达着人性的真、善、美。我们应以语文文本为依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

    2008年10期 No.186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另眼审视“愉快教育”

    隋恒栋;

    <正>"愉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因其确实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至今已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追捧。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化,今天重新对其

    2008年10期 No.18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另眼审视“愉快教育”

    隋恒栋;

    <正>"愉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因其确实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至今已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追捧。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化,今天重新对其

    2008年10期 No.18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三部曲”

    顾彩琴;

    <正>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范围很广泛,包括: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解决班级带普遍性的共同问题和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学习

    2008年10期 No.186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三部曲”

    顾彩琴;

    <正>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范围很广泛,包括: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解决班级带普遍性的共同问题和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学习

    2008年10期 No.186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图片

  • 和谐共进 追求卓越——山东省平度二中

    <正>山东省平度二中始建于1952年,现为平度市属重点高中、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求异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勤毅诚信、敬业乐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德立

    2008年10期 No.186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和谐共进 追求卓越——山东省平度二中

    <正>山东省平度二中始建于1952年,现为平度市属重点高中、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求异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勤毅诚信、敬业乐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德立

    2008年10期 No.186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正>横山桥高级中学创办于1947年,原名私立武进霞峰中学。2002年5月通过江苏省重点高中的评估验收,2004年3月成功转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07年8月,完成初、高中分设,横山桥高级中学独立建制。学校占地120667

    2008年10期 No.18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正>横山桥高级中学创办于1947年,原名私立武进霞峰中学。2002年5月通过江苏省重点高中的评估验收,2004年3月成功转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07年8月,完成初、高中分设,横山桥高级中学独立建制。学校占地120667

    2008年10期 No.18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丁1989年。多年来,学院坚持强化指导,立足服务的原则,不断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指导工作。2004以来,以构建"大教研""大培训"工作格局为重点,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

    2008年10期 No.18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丁1989年。多年来,学院坚持强化指导,立足服务的原则,不断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指导工作。2004以来,以构建"大教研""大培训"工作格局为重点,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

    2008年10期 No.18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自觉践行《规范》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正>在全国教育系统大力宣传、学习今年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模教师先进事迹之际,由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9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了。在新形势下,

    2008年10期 No.186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觉践行《规范》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正>在全国教育系统大力宣传、学习今年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模教师先进事迹之际,由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9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了。在新形势下,

    2008年10期 No.186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