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按照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办好教育理论刊物——在全国教育理论刊物协作会议上的讲话(1992年10月)

    张健;

    <正> 一、认真学习、全面理解邓小平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刻理解党的十四大的基本精神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革命和改革都是为了解

    199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制”、“机制”、“手段”与教育改革

    毛祖桓;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进市场机制 增强教育活力

    周峰;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市场机制对教育的两个基本作用点

    钟以俊;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是新兴的第三产业

    张铁明;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与劳动就业市场的衔接

    韩云;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立教育市场推动我国教育机制转轨

    冯增俊;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引向深入,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踊跃投稿参加这场讨论。本期发表了毛祖桓等同志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曾在1992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

    1993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作者

    <正> 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本刊来稿日益增多。限于编辑力量,我们不可能给每位作者一一复信。现重申我社规定:①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②作者从寄稿之日起,三个月未收到本刊通知者,稿件可自行处理;③对一稿多投造成本刊与

    199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学科”与“语文课程”辨——兼论语文教学的整体失误

    李海林;

    <正> “语文学科”与“语文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的科学领域。所谓“课程”,则是指教学的科目。学科是一个认识范畴,课程是一个实践范畴;学科是一个知识体系,课程是一个行为过程;学科主要解决“是什么”,课程主要解决“怎么做”;学科是一种静态的描述和学问体系的构筑,课程则是一种动态的行为和活动的开展。

    1993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生物探索教学

    彭小补;

    <正> 一、探索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出生不久的婴儿,头总是朝发声的方向转过去,寻找声音的发源地,看到新奇的玩具,两眼也是紧盯不放。这就是人生来就有的探索反射。随着年龄的增长,四五岁的小孩往往无休止地问这问那: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小虫、青蛙在冬天到哪里去了?这就是人的探索心理倾向。这种探索自然奥妙的心理倾向,能

    1993年0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教育的科学模式

    查有梁;

    本刊在上期(1992年第六期)本栏目中曾发表了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从校长、教导主任到教师撰写的7篇文章。我们占这么多的版面介绍一所学校,为的是便于读者了解这所学校先进之所在。我们认为成师附小的办学方向是端正的,教改的着力点抓住了关键,为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素质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卓有成效的,有不少东西值得各校借鉴。为了提高对先进学校经验的认识,我们还请专家进行评析。本期发表的是查有梁、陈安福两位教授对成师附小教改的评论。

    1993年01期 19-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

    陈安福;

    <正> 面对全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小学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从1987年起,开始进行“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对深化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做了可贵的探索。本文对该校的实验不作全面分析,仅重点就两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1993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影视德育功能的思考与实践

    李忠荣;

    <正> 一、深化对影视德育功能的认识电影电视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自然,来抒发人的情感,感染人的情感,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三热爱”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1993年01期 28-3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自我教育对增强德育实效的意义

    孙昌瑞;

    <正> 在认识自我教育时,首当对其概念作适当的限定。自我教育这一概念的本义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学生个体对自己所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学生参与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德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离开了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忽视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难以达到预

    199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高中教育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探讨

    胡俊泽;

    <正> 一、一个并非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我国,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高和最后阶段,是介乎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中介阶段。它的任务:一是向高等学校提供生源,二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三是为青少年打好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我国的高级中学分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全国有普通高中16050所,在校学生约

    1993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走向之探索

    刘兼;

    <正> 在高考升学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探索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这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在重新认识高中教育之性质、任务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高中课程的改革作较深入的思考。一、重新认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与培养目标 (一)准定向性——高中教育的基本特性

    1993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教育学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

    <正> [本刊讯]1992年12月12日,张承先会长主持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常务理事会,讨论学会1993年工作计划要点。与会同志指出,在新的一年,学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开拓学会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会员和基层服务。要围绕逐步建立社

    199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政校分开 学校实体化——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韦力;

    <正> 学校管理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研究学校管理必须和研究教育管理体制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政校分开、学校实体化的预测,这也是我几年来的意见。下面首先对题意作点说明: 政校分开——学校与政府部门(教育局等机构)脱钩,改变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基层组织的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依法进行规

    1993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广东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许任之;

    <正> 一、对广东普教发展的回顾“七五”期间是我省普教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我们提出“赶队创优、改变落后面貌”的口号和要求,始终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体制、结构、教学三项改革,抓校舍、师资、设备三大基本建设;一手抓教育事业发展,抓教育质量提高。努力打好基础,理顺关系,为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1993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正>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面临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和商品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无疑十分敏锐地感触到这一时代的气息。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越是改革开放,中小学德育工作越是要加强,不能淡化,更不能取消,其关

    1993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努力探索教学为广东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

    <正> 广东的现代化建设,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广东普通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教育教学要上水平,上质量,为广东经济建设服务。面对这样的形势,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广东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了教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探索和尝试。

    1993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教师素质 形成地方教改特色

    <正> 我省中小学教学教改工作在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起步。1978年,我省教师学历达标的情况是:小学15.5%,初中6.4%,高中38.3%。这个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省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10年改革,尤其在“七五”期间,全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区)已占25%,全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2%,升初中率达87.56%。在教育规模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我们立足于打基础,提高教师素质,形成教改的地方特色,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993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郭永福;

    <正> 十四大在我党历史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它将极大地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十四大重申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强调应当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保障学术自由,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视社会效益。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会会员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当前,教育学会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

    1993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思考——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忠魁;

    <正> 中国教育学会、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2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的50余名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实现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

    1993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全体学生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国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在烟台市召开

    董树森;

    <正> 1992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山东省教委和山东省社科联联合在烟台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听取了关于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的介绍,交流、探讨了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成果与规律,进行了教学观摩,参观考察了学校,还听取了中央教科所两位专家题为《教学

    199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校长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刘秀莹;

    <正> 中学校长国际研讨会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主办,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承办,于1992年10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当代中等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信息,并对高级中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中学校长如何管理学校以及中学的德育工作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得到许多国家的教育家的热烈响应,有来自国外的29名代表和来自国内的62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37篇。现将大会研讨的主题和三个专题综合概述如下:

    1993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纪念“燎原计划”实施五周年

    <正> 为推动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农村建设和发展服务,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实施“燎原计划”。燎原计划的实质是通过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增强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在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

    1993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