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热点问题研究

  • 传统文化引领下从构建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梁正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内涵发展,把构建一品一校的学校特色转变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发展体系上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优良的办学成果。

    2020年S1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在文化自信中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七彩”教育文化品牌

    张伟;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秉承的"让七彩习惯点亮孩子成长之路"的"七彩"校园文化,正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七彩习惯·阳光一生"的"七彩"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铸就成长底色,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0年S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逐梦幸福教育培育家国情怀 让每个年轻生命绽放绚丽光彩

    冉曙光;

    幸福是每个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在立德树人教育中,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以"弘扬个性特长,成就孩子梦想"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于心,逐梦于行"为校训,把幸福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0年S1期 5-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校园文化资源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开发与产学研模式探索

    杨艳;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学生对于自身的精神需要有较高的追求,校园文化则是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自然在开发校园文创产品过程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优势。文章基于校园文创产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依照文化产品的开发脉络探索产学研模式构建的具体办法,深化校园文化资源的现实转化。

    2020年S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

    韩丽芳;

    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核心之一便是健康。只有在培养更多健康且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中小学教育价值才可以得以体现。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小学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2020年S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6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影响及促进对策

    李宝丽;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个性鲜明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家庭环境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文章针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相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2020年S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5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论健康财富观与当代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

    王杨;

    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时代发展提出的特殊要求。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健康财富观与当代青少年核心素养的联系,归纳出健康财富观对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并给出增强健康财富观塑造核心素养的措施。

    2020年S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远程资源对农村儿童教育的补偿作用分析

    张晓毅;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儿童教育应用现代远程资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进一步整合农村儿童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培训以提高农村教师资源应用水平。现代远程资源对农村儿童教育的补偿作用体现为: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获得更优秀的教师资源,最终促进农村儿童全面发展。

    2020年S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通过游戏化教育增强基础安全意识探析

    朱咏梅;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当开展更多的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危险,学会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组织游戏化的安全教育时,教师可采用情境游戏、绘画游戏和演练游戏,将安全教育和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020年S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教育治理研究

  • 国内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与反思

    陈兴有;白玉民;杨长富;

    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结构对于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基础教育传统单一的课程结构,形成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结构形式,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阶段文化育人方式的改革创新,对于人才知识结构完善和素质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对国内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进行梳理与反思,旨在为新时期更好地提升基础教育改革实效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2020年S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李实;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推行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内容,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学校需要正视以往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文章基于此,先分析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教学管理改革创新路径,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2020年S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在依法治校理念下实施育人优质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张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教育的优质化,最终实现育人的优质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到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是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理念下,实现育人的优质化,为祖国建设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依法治校,不仅让学校发展更持续更稳定,而且能够让师生具备法治观念,从而成长为社会合格的公民。

    2020年S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张拴云;杨翠;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其课堂教学正经历着变革,因此,学校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对策,转变教学思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简要分析学校校教育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年S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研究

  • 中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赵莉香;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高质量人才,中职学校课程是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完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可持续性实施的效果评价方法,打破传统终结性考核的单一评价模式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当前教育可探索的有效路径。

    2020年S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方法探析——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

    朱玉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这一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人格健全的青少年离不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贯穿青少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适应新时代要求,青少年素质教育方法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是个生态系统,应发挥各要素之间的联动作用,从生态系统的视域探析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2020年S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践研究

    邹威;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新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其基本理念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更加自律,更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发展,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2020年S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左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在多年研究并实施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学校发展中,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统筹资源,开发劳动课程,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积极的参与行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

    2020年S1期 35-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5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通过古典文学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策略

    丁玎;

    语文教育改革中古典文学作品的比例不断增加,当代中国需要从古典文学作品中吸取人文养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滋养当代学生,对其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对学生人文修养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020年S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

    赵学斌;刘再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的座谈中,谈到古代经典诗词教学时指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针对中职学校普遍只重视学生技能与技术的教育,忽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国学语言文字的学习,出现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不能解决的状况,积极开展古诗词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构建中职学校古诗文课程体系,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核心理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2020年S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语文“六书”语境下的“四体”识字教学与书写研究

    陈俊权;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书写既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艰巨任务,也是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实施汉字阅读教学的精髓。帮助小学生学好汉字,为学生终身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语文汉字的结构字规律"六书"中前"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理论为指导,依据汉字的根本属性进行识字教学,并在识字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记忆和理解,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0年S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落地生根的语文教育实践研究

    甘秉洪;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学会学习、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泛指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语文学科是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最基本的知识,学好语文知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探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在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落地的问题,提出以阅读、汉字听写大赛、书法练习三大抓手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的核心素养。

    2020年S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

    郝玲君;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想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另辟蹊径,采用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高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与之相结合,就有助于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基于此,在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就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方式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2020年S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3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感知生活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洪涛;

    小学生写作时常出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现象,尽管很多老师进行了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但依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较弱。教学中运用感知生活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2020年S1期 48-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李笋;

    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阐述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相结合的方法,一是改变教育观,加强学生语文词句积累能力;二是关注写作,提升学生动笔能力;三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以此提升小学生语文读写结合能力的运用。同时教师应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能力。

    2020年S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文学选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融合

    罗勇;王嵌;彭洋捷;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面越来越被重视,如何促进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充分的对接与融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儿童文学选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其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自身语文专业素养,挑选质量较高的选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儿童文学选文视角探讨语文教学中教师方面及家庭方面存在的衔接问题,分析儿童文学选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价值,最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及建议,使二者能够进行更好地融合与对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020年S1期 52-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指向主题生活习作的综合性学习研究

    田正权;

    主题生活习作契合了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遵循儿童的生活现实对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主题生活习作充分体现儿童立场,通过主题生活确立与构建、习作路径分解与导引、习作过程探究与指导、多元评价实施与提炼,真正实现学生自主、自能习作,从而达到习作教学减负增效的目的。

    2020年S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王月;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打下学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思想理念,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好地理解。通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行论述,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2020年S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1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支持协作学习”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范士龙;李月萍;岳丽爽;

    该研究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在实验前后通过调查问卷对对照班与实验班进行前测与后测。研究表明:基于WSCL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能够提升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2020年S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1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廖兴坤;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但课堂作业的设计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作业配置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之一。

    2020年S1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6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任牮交;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育教学要求提升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内涵要求,也是数学能力深刻发展的基本要求。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科学,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帮助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此文研究的是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即高阶思维,就是帮助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心智活动或更高层次上的认知能力,实现从个体走向整体的高阶思维的跨越,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0年S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2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分析

    孙方友;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需要从教学模式的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基于此,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数学模型思想融入的需求加以阐述,然后就数学模型思想融入的问题和融入策略实施详细探究,期望就数学模型思想融入的探究有助于实际教学工作开展。

    2020年S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2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田丽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门也愈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教学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对其具体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2020年S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3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王介锁;

    应用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时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帮助。在阐述应用意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应用意识被应用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结合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具体分析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020年S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英语任务型教学混合课堂的设计与构建

    陈惠惠;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敞越开,各种以英语为主的国际性交流也开始频繁起来。为了让我国的青少年群体能够提早适应这一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该研究针对我国青少年的英语学习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与混合课堂相结合的新型英语教学思路,介绍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英语水平,促进其与国际社会更好地接轨。

    2020年S1期 72-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

    董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教育领域中,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发展之中,新教改从本质上来看,课本及教材理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校本教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已逐步引起课程理论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介绍,从确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师应如何应对校本教材开发提出的要求初步探讨校本教材的开发。

    2020年S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外语学习环境设计

    吴影;郑晓凤;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积极主体,学习必须在符合建构主义要求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才可能更有效。任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都必须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其建构新知识提供基本保障。将建构主义环境化学习观引入外语教学,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外语学习环境设计,有益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活动参与率;培养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发展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高阶能力;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0年S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贾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被提出,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一种。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角色、课堂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将翻转课堂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020年S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李威;

    外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结构随着语言的内在规律而不断调整。其既受教师和学生本身主观条件的制约,又受众多客观条件的局限。无论是影响教学结构的语言理论,还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程度,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良莠不齐。语料库依托于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将语言资源的多样性与新时代人才标准深度结合,必然要充分发挥其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S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2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钱书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教学快速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持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多种教学模式融合发展,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该研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通过分析英语教学的现状,从不同层面对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分析,希望能为英语教学模式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0年S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以“读者剧场”形式全面提升儿童语言能力

    沈蓉蓉;

    为了满足信息时代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笔译人才资源稀缺的状况。高校英语读者剧场是跨界朗读与戏剧的创意结合,它所注重的是阅读和声情并茂的表演,鼓励各个年龄段、各种阅读水平的孩子们流利顺畅、有语气、有表情地阅读,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教学的几个重要元素:语言、创意、乐趣、理解及重复学习都可以一一达成。除此之外,读者剧场是一种结合多项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加信心,提高口语能力。

    2020年S1期 85-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克拉申“监控理论”与我国英语教学的背诵策略分析

    魏清;

    背诵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技能,良好的背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被应用在了英语教学中,克拉申监控理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者的背诵难度,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养,帮助学习者养成英语思维,进而实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大幅提升。

    2020年S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1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英语卓越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

    向文章;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自学、互学、展学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为把英语课堂打造成为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建构完善,并且实现英语思维卓越发展的核心阵地,让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愉快学习的卓越课堂,按照英语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人为本,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0年S1期 90-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

    闫兆芳;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信息通讯的便捷,使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众所周知,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习好这门语言,是学生在社会立足的最基本条件。基于思维过程的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思维模式的普及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更好得了解英语文化、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2020年S1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音乐素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选用分析

    弋松伟;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英语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知识。将音乐素材和英语教学结合,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动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简要阐述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英语语言和英语音乐素材结合重要性,探究音乐素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措施,希望能为英语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2020年S1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张洪生;王秀慧;苗为美;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为学生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元认知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将其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本文将针对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2020年S1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5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分析——以“电磁学”为例

    马骁壮;朱孟兆;陈玉峰;王善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学教学生活化被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中,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师加强对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本文主要以"电磁学"为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生活化进行分析。

    2020年S1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1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理论思维创新与实践探索

    王春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学校来说,深化实践育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人才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实践育人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实践育人课题的推进与深化,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与素质人才的培育。本文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深入,分析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育人理论的现状及思维创新,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几个角度探索实践育人理论实践,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020年S1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物理知识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分析

    卓梦飞;王敬华;赵彦;褚宏鼎;赵卫斌;

    中学物理普遍学习的是物理的基础知识。电子电路作为一种运用广泛且功能多样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大量的基础性物理知识。分析中学物理中电子电路相关知识及其联系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S1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探索——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欧阳国亮;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个性。在初中历史教育中,课内设计共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外设计个性作业,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有效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和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2020年S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下载次数:3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李勇;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学生讲授地大物博的祖国大地资源丰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等地理知识,使之增强地理观念,运用地理学技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相关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方法,以此唤起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祖国地理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020年S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下载次数: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同课异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探讨

    谷晓坡;

    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实施同课异构教学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同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积极、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班级内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同课异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措施。

    2020年S1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学生健康体质下的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

    胡桂康;

    在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新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在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同时,形成了更具战略性的融合力,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常态,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新的引导。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应充分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体育教学思想,加强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搭建桥梁。

    2020年S1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刘益;

    在任何体能训练过程中,学生都有运动损伤的风险,其中损伤的部位、特征以及类型均有所不同。运动过程中学生出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损伤后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继续参与训练,同时也会一定程度形成心理障碍,导致学生在后续运动中有害怕心理而不敢放开心态去运动。对此,为了进一步预防体育训练运动损伤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2020年S1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1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研究

    任奎;

    当下体育课程课改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结合相关体育新课改当中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和方法展开系统研究来看,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发生是常有的事情,本文主要明确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内涵,阐述该方面的类型、处理原则等,采取相关方法来解决新课改当中体育课堂事件的一系列问题,以此来确保新课改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0年S1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体育功能变化的基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夏晨阳;董丽波;

    社会发展使体育功能发生变化,从偏重竞技转向更重视健身、休闲娱乐,学校基础体育教学模式也应该据这一趋势做出改革。根据中国体育基础教学运动的发展变化,丰富体育教学运动项目和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运动意识和精神,以及优化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是合理的应对措施。体育运动功能变化的背后,体现了体育运动价值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社会体育运动事业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教学做出应对改革,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并且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020年S1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体育教育人文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喻俊华;

    处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体育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具体的体育项目的教学,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但从实际体育教育的文人现状能发现,还有诸多方面的问题。先就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缺失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我国体育教育人文缺失原因和应对策略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就体育教育人文缺失的研究分析,能为实际体育教育人文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20年S1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郎月铃;

    基础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的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情操,开发学生们的早期智力,也对提高我国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特殊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正因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也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基础,促进了现代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交融。阐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重点研究了中国基础音乐教育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2020年S1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础音乐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探索

    马骁晖;

    我国地大物博,但因地域差异教育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教育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教育环境方面的不均衡,同时还体现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均衡。而音乐教育在教育不均衡方面尤其的突出,从教育资源、机会、质量、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才能使基础音乐教育均衡发展,分析影响其发展均衡的因素,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提供有效的案例。

    2020年S1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视角下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研究

    王雷;

    大众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越高,大众对于基础的音乐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基础的音乐教育必须要进行大范围的改革,通过对音乐学子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来不断促进音乐学子的全方面发展。而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水平。结合时代背景,对改革基础音乐教育,培养音乐学子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

    2020年S1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小提琴情感体验及其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张彤彤;万书亮;

    西方音乐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均表明了情感体验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但目前小提琴教学于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存有不足。为此,需采取有关策略,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课堂、创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实施小提琴教育生活化,在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2020年S1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秦善鹏;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使得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被逐渐地引入到了小学美术课堂中,这不仅改善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有限等教学问题,还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性与创造性。首先对智慧课堂进行了简单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智慧课堂的方法,探析了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推进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0年S1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1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

    谢赠生;

    现阶段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单一,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先就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实施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及实践上就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2020年S1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1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廖志英;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传统陶瓷艺术、绘画艺术两者结合之下,陶瓷绘画作为一类新型艺术种类随之孕育而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陶瓷绘画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时代逐渐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陶瓷绘画艺术有机结合了西方绘画风格,通过取长补短,融合进现代陶瓷绘画艺术。本文主要集中陶瓷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当下陶瓷绘画的现状,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2020年S1期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现代陶艺与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研究

    陆璇;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知识面拓展。现代陶艺的制作具有丰富的创新性和创作性,与此同时在现代陶艺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所以将现代陶艺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2020年S1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陶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探讨——以陶瓷雕刻教学为例

    钟福洪;

    作为远近闻名的瓷器之国,中国的陶瓷艺术文化可谓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巨著,它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在世界陶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现代素质教育的指导下,陶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素质能力,让学生在陶艺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陶艺文化的精髓,提高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和自豪感。因此,主要讨论陶艺与陶艺文化的基本特征、陶艺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及传统陶艺文化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与发展。

    2020年S1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现代陶艺创作在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朱希睿;

    现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要及时转变方向,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观念,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就现代陶艺艺术特征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现代陶艺创作在课程教学中作用体现和发展建议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就现代陶艺创作的作用研究,能为实际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020年S1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教学法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戚芳妮;蔡培翰;龙乐希;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媒体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媒介,也影响着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通过观影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并为电影传播机制的重构奠定了稳固基础。为了进一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电影叙事教学法,在掌握电影叙事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固有的教学模式,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环境,以兴趣为驱动提高数字媒体时代教学的有效性。

    2020年S1期 140-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舞蹈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与实施途径

    曾德;

    舞蹈教育是我国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对增强学生的思想、审美、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根据当前院校舞蹈教育的实践以及舞蹈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关联的基础上,研究舞蹈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以期为院校舞蹈教育专业的教育效益的加强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2020年S1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教师专业发展

  • 以教师职业道德核心理念引领新入职教师成长

    何代国;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批新教师加入教师队伍,入课堂上讲台。然而不少新入职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教学中的经验不足,在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教学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研究探讨的是怎样用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理念内涵,对新入职教师进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教育,帮助他们把教书当教师当成一种事业;把上课给传授学生知识当成一种责任;把乐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当成个人成长的一种艺术追求。从而净化新教师的心灵,丰满新教师的羽翼。

    2020年S1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教研能力

    邱向阳;

    当下,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研究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匮乏以及参与本校教研的主体意识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以下三方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处理好两种关系;提高三种意识。

    2020年S1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1K]
    [下载次数:10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德育研究

  • 弘扬“善”文化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廖邦华;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善"文化理念也是"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突出"善"文化教育理念,抓住"善"教育的主题思想,确立"以善修德"的育人理念,培育具有理想信念、灵魂挺拔之人;培育具有爱国情怀、精神激荡之人;培育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做人的优良品质。

    2020年S1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模块化”主题班会在新时代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戎静;

    学校德育长期低效,在德育形势更加严峻的新时代,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德育内容和社会实际科学设计德育模块,发挥学校班会的功能,有效开展"模块化"的主题班会,将是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的有效路径。"模块化"主题班会要明确目标,细化内容开放性、形式多样性、主体参与性的特点,并通过多种途径实施。

    2020年S1期 151-15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生德育课堂构建

    徐静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是基础教育学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指引性内容。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和思想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堂上,教师逐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加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所以,基础教育应该全面研究核心价值观和德育课堂相融合的策略,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2020年S1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校本化探索

    徐永辉;

    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出发,以校本化课程建设为抓手,明确了课程设计及实施思路。形成了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和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对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育德工作方法的改进与提升。

    2020年S1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0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先秦思想文化为例

    张粉艳;胡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学生需要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文化、认知中国文明、学习民族精神。基于文化自信,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020年S1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下载次数:2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中小学教科研

  •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实践

    何云;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递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它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是将培育人才作为重要使命及任务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的压力和重任又多了几分。尤其是小学阶段育人工作,更是牢牢紧抓的重点,以期给小学生带去正面熏陶和引导,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我们针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究,站在学校视角去思考问题与阐述观点,以求给相应学校领导及教育工作者一些育人方面的灵感和思路。

    2020年S1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7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品质课堂设计与实施

    聂心勇;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育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为重视能力素质培养。我校实施的品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提出来的。构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讲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生成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化的局限,注重师生和课程原本特质,强化基于教学目标下的核心问题提炼,力求从教师本身和教学活动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具有高品质,有文化氛围的课堂。

    2020年S1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实施“五美育人”理念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秦林;

    美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重视美育是全球教育界的共识,也是中国教育界一直追求的目标。中国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审美能力,懂得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美育教育的价值将会更加凸显,基础教育艺术课程中,渗透美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总结回顾重庆市合川区钱塘中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大力推进音乐、美术两大美育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坚持"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以美逸劳"的五美育人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把美育教育融入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活泼、多元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

    2020年S1期 164-16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下载次数:1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案例教学模式设计初探

    宋秋英;王晓朴;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现今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接轨,为学生构建出更加形象、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设计出案例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0年S1期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下载次数:1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活动探讨

    王晓朴;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学生的良好发展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中小学学生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先就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要点加以阐述,然后就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借此研究为实际的实践活动开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2020年S1期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优秀龙舞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实践研究

    王志鸿;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凝聚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龙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重庆市铜梁区是铜梁龙的发祥地,闻名海内外的铜梁龙舞文化与中国传统的龙文化一脉相承。在传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中,重庆市铜梁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发展,引龙舞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优异成绩。

    2020年S1期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9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孕育报国情怀的探究

    魏红燕;

    未来的竞争是科学的竞争,科学实力是一个国家核心实力的表现。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活动性主要指培养学生从小学习科学知识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实践性是指培养学生手脑互动,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在科学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开启科学视野的广度,拓展科学思维的深度,提高科学知识的宽度,帮助学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从而孕育科学报国的情怀。

    2020年S1期 173-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办学理念引导下的学校科技教育实践与探索

    杨吉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学校教育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蓝,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青少年抓起。重庆市垫江县新民小学根据党和国家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的指导方针,按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紧密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大力开展科学教育,精心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用科学知识奠基人生未来,用科学精神启迪学生智慧,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S1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于1956年建校,现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是京西石景山区土地上家喻户晓的学校,是苹果园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学校包含初中部、高中部,有本校区(苹果园南路25号)、西校区(苹果园三区内)两个校区。学校发挥沟通协调、集成资源、示范辐射、协同创新的组织与引领作用,在北京市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工程中,引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资源,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共同体成员校。学校秉承"让生命因教育而美好"的办学理

    2020年S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2020年重点选题

    <正>2020年,《中国教育学刊》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的重大部署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倡导富有全球视野和历史眼光,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研究问题,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教育政策研究;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建设,提升基础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0年S1期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4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教育学刊?

    <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基础教育主导期刊之一。其定位于应用性研究,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为办刊宗旨,服务于教育研究工作者和一线实践工作者两个群体。《中国教育学刊》现为月刊,每本定价15元,全年12期,总计180元。现可订阅半年期(1~6期/7~12期),共计90元(免邮寄费)。扫描右下角二维码可直接购买。

    2020年S1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艺术绽放人生 涵养美育气度——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正>灯市口小学始建于1864年,最初定名为"男蒙馆";1900年更名为"私立育英学校",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1952年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它是北京市命名的第一批百年老校,已成立155年。2014年,灯市口小学作为龙头校,携手北池子小学和东高房小学成立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资源带实行"三低一高"的校区一体化运行模式,即北池子、礼士和东高房校区为低年级部,灯市口校区为高年级部,共同推进美育工作。

    2020年S1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