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

    叶澜;

    "新基础教育"15年合作研究的经验表明,特定因素影响大学专业人员在伙伴协作开展中小学改革研究中的角色定位,大学专业人员在"主动深度介入"式合作研究中具有独特作用。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例,合作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两类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创生的新型关系之形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09期 No.19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

    叶澜;

    "新基础教育"15年合作研究的经验表明,特定因素影响大学专业人员在伙伴协作开展中小学改革研究中的角色定位,大学专业人员在"主动深度介入"式合作研究中具有独特作用。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例,合作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两类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创生的新型关系之形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09期 No.19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基础教育”之“新”

    庞庆举;

    "新基础教育"之"新"是在15年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体现在理念、实践和研究三大层面。理念层面的新以"理想新人"为基点,生发出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活动过程观等系统更新;实践层面的新从"研究性变革实践"中走出来,表现在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语数外学科教学改革、班级建设等方面;研究层面的"新"以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转化为核心,以其独特的研究单位、研究策略和方法论,创生出"主动深度合作"的研究方式,体现出中国式的复杂思维。

    2009年09期 No.19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基础教育”之“新”

    庞庆举;

    "新基础教育"之"新"是在15年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体现在理念、实践和研究三大层面。理念层面的新以"理想新人"为基点,生发出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活动过程观等系统更新;实践层面的新从"研究性变革实践"中走出来,表现在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语数外学科教学改革、班级建设等方面;研究层面的"新"以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转化为核心,以其独特的研究单位、研究策略和方法论,创生出"主动深度合作"的研究方式,体现出中国式的复杂思维。

    2009年09期 No.19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研究

    吴黛舒;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理论主要研究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指出大"生境"中教师发展自觉的重要性,揭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时代内涵。与教师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展相呼应,"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逐步呈现出日渐鲜明并趋于稳定的发展特征。

    2009年09期 No.19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研究

    吴黛舒;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理论主要研究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指出大"生境"中教师发展自觉的重要性,揭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时代内涵。与教师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展相呼应,"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逐步呈现出日渐鲜明并趋于稳定的发展特征。

    2009年09期 No.19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的“魂”“体”“理”“脉”

    李家成;

    "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15年的改革实践,体现了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在领悟当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将自己定位为学校转型的重要构成,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改革领域;基于对学生成长内在机理的领悟,形成以"把班级还给学生"为代表的工作思路;基于对各年段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形成1-9年级的教育系列活动建构;基于对班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成长需要的理解与尊重,形成"成人成事"相统一的改革方式。

    2009年09期 No.197 17-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的“魂”“体”“理”“脉”

    李家成;

    "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15年的改革实践,体现了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在领悟当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将自己定位为学校转型的重要构成,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改革领域;基于对学生成长内在机理的领悟,形成以"把班级还给学生"为代表的工作思路;基于对各年段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形成1-9年级的教育系列活动建构;基于对班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成长需要的理解与尊重,形成"成人成事"相统一的改革方式。

    2009年09期 No.197 17-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图片

卷首语

  • 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朱永新;

    <正>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提出要制订出一个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中国国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规划纲要,一个既看得远又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管用的规划纲要。这些话非常鼓舞人心。我想,制订规划纲要必须要处

    2009年09期 No.197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朱永新;

    <正>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提出要制订出一个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中国国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规划纲要,一个既看得远又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管用的规划纲要。这些话非常鼓舞人心。我想,制订规划纲要必须要处

    2009年09期 No.197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广东七亿保障教师待遇“两相当”

    赖红英;刘慧禅;

    <正>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相当,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相当)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宋海在会上透露,广东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

    2009年09期 No.197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七亿保障教师待遇“两相当”

    赖红英;刘慧禅;

    <正>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相当,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相当)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宋海在会上透露,广东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

    2009年09期 No.197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举行

    余丽红;

    <正>2009年8月17-1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及台湾省教育会主办,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第三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黄跃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

    2009年09期 No.197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举行

    余丽红;

    <正>2009年8月17-1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及台湾省教育会主办,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第三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黄跃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

    2009年09期 No.197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政策研究

  • 教师法律地位的历史沿革及改革走向

    劳凯声;蔡金花;

    有关教师法律地位问题的探讨由于忽略了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公务性特征,因此一直未能进一步深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由教师任命制向教师聘任制的转变导致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任用教师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学校;任用教师的形式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师地位,并且涉及到教师与政府、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为体现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国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纳入公务员队伍、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或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2009年09期 No.197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教师法律地位的历史沿革及改革走向

    劳凯声;蔡金花;

    有关教师法律地位问题的探讨由于忽略了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公务性特征,因此一直未能进一步深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由教师任命制向教师聘任制的转变导致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任用教师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学校;任用教师的形式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师地位,并且涉及到教师与政府、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为体现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国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纳入公务员队伍、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或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2009年09期 No.197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顶层设计与教育科学发展

    纪大海;

    顶层设计具有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顶层简明性和体用一致性等特征,其关键在于顶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具体讲,顶层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订实施路径和策略。教育规划与教育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能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宏观教育顶层定位不清、教育发展与教育文化抵牾、教育制度间矛盾、学校发展设计有误区等问题,这需要我国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演国家教育的顶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并构想国家教育发展架构和微观教育——学校发展的设计思路。

    2009年09期 No.19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顶层设计与教育科学发展

    纪大海;

    顶层设计具有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顶层简明性和体用一致性等特征,其关键在于顶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具体讲,顶层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订实施路径和策略。教育规划与教育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能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宏观教育顶层定位不清、教育发展与教育文化抵牾、教育制度间矛盾、学校发展设计有误区等问题,这需要我国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演国家教育的顶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并构想国家教育发展架构和微观教育——学校发展的设计思路。

    2009年09期 No.19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

    近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采取合并学校、优化师资队伍、实行全体寄宿制、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等措施,积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地区农村教育良性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

    近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采取合并学校、优化师资队伍、实行全体寄宿制、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等措施,积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地区农村教育良性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郝文武;

    求学读书是否有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古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人性论的哲学,"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唯成分论的政治,当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主要是求学者及其家庭的经济问题。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和对当代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分析,当代社会消除新读书无用论根源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实现经济的公平来实现教育的公平,改变明显的城乡差距和提高弱势群体求学读书的经济能力。

    2009年09期 No.19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郝文武;

    求学读书是否有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古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人性论的哲学,"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唯成分论的政治,当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主要是求学者及其家庭的经济问题。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和对当代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分析,当代社会消除新读书无用论根源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实现经济的公平来实现教育的公平,改变明显的城乡差距和提高弱势群体求学读书的经济能力。

    2009年09期 No.19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为例

    孟引变;

    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条件差,生活条件不好、质量不高、健康状况不佳,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获得继续教育机会少等问题。农村初中教师的这种生存状态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初中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完善对农村初中教师的科学评价制度;建立农村初中教师培训费用的成本分担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2009年09期 No.19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为例

    孟引变;

    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条件差,生活条件不好、质量不高、健康状况不佳,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获得继续教育机会少等问题。农村初中教师的这种生存状态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初中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完善对农村初中教师的科学评价制度;建立农村初中教师培训费用的成本分担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2009年09期 No.19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 试论学校变革的实践条件

    刘国艳;

    学校变革是一种以具体学校为基点的、自主的、渐进式的、带有鲜明个性化标签的变革活动。学校变革的真实发生与长久延续,需要满足相应的实践条件。从现实层面审视,学校变革的实践条件应从学校变革的认知基础、行为空间、制度设计等方面阐释和建构。

    2009年09期 No.197 40-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学校变革的实践条件

    刘国艳;

    学校变革是一种以具体学校为基点的、自主的、渐进式的、带有鲜明个性化标签的变革活动。学校变革的真实发生与长久延续,需要满足相应的实践条件。从现实层面审视,学校变革的实践条件应从学校变革的认知基础、行为空间、制度设计等方面阐释和建构。

    2009年09期 No.197 40-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学校精细化管理

    刘诗雄;宋秀国;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广东省中山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精准定位,以"厚德笃学"为教育目标;强调精细管理,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精良队伍,关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精心育人,培养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现代人;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09年09期 No.19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学校精细化管理

    刘诗雄;宋秀国;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广东省中山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精准定位,以"厚德笃学"为教育目标;强调精细管理,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精良队伍,关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精心育人,培养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现代人;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09年09期 No.19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学校文化建设

  • 灾后临时学校的文化生态

    张烨;

    5.12汶川地震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震后临时学校文化生态。临时学校包括整体搬迁省外、就地集中安置、省内异地收容以及省内异地调节四种类型,它们在物质支持系统、活动形态、组织规范以及文化精神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具有不同的生长轨迹,但都反映了灾后教育重建的精神力量。

    2009年09期 No.19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灾后临时学校的文化生态

    张烨;

    5.12汶川地震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震后临时学校文化生态。临时学校包括整体搬迁省外、就地集中安置、省内异地收容以及省内异地调节四种类型,它们在物质支持系统、活动形态、组织规范以及文化精神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具有不同的生长轨迹,但都反映了灾后教育重建的精神力量。

    2009年09期 No.19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立校”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为例

    刘道康;

    先进的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因此,"文化立校"、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尤为重要。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对"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和"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而实现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立校”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为例

    刘道康;

    先进的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因此,"文化立校"、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尤为重要。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对"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和"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而实现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校本课程审议的实践过程

    脱中菲;熊梅;

    课程审议是集探究、决策、行动于一体的实践过程。校本课程审议有助于保障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课程审议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自上而下的集体探究阶段;民主协商的课程决策阶段;审慎反思的课程行动阶段。课程审议是一个双向互动、循环渐进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2009年09期 No.19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校本课程审议的实践过程

    脱中菲;熊梅;

    课程审议是集探究、决策、行动于一体的实践过程。校本课程审议有助于保障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课程审议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自上而下的集体探究阶段;民主协商的课程决策阶段;审慎反思的课程行动阶段。课程审议是一个双向互动、循环渐进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2009年09期 No.19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学年组长课程领导的行动与反思

    王廷波;卜庆刚;

    学年组长在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学年组长参与校本课程领导的行动过程中,学校应引导学年组长成为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学年组长自身要积极寻求学校信任支持,为教师凝聚共同方向并注重吸纳教师个体意见,通过"做中学"胜任课程领导的职责。

    2009年09期 No.19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学年组长课程领导的行动与反思

    王廷波;卜庆刚;

    学年组长在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学年组长参与校本课程领导的行动过程中,学校应引导学年组长成为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学年组长自身要积极寻求学校信任支持,为教师凝聚共同方向并注重吸纳教师个体意见,通过"做中学"胜任课程领导的职责。

    2009年09期 No.19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孙维华;王艳玲;

    外语教育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英语学科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个维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交流和体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能够系统、深入地进行。

    2009年09期 No.19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孙维华;王艳玲;

    外语教育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英语学科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个维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交流和体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能够系统、深入地进行。

    2009年09期 No.19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罗祖兵;

    要实现生成性教学的价值,除理论论证外,教师还必须将其付诸实践。从实践上看,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行为的整体变革。具体而言,它需要的是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灵动性的教学实施、情境性的教学评价和协商性的教学管理。

    2009年09期 No.19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罗祖兵;

    要实现生成性教学的价值,除理论论证外,教师还必须将其付诸实践。从实践上看,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行为的整体变革。具体而言,它需要的是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灵动性的教学实施、情境性的教学评价和协商性的教学管理。

    2009年09期 No.19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问题析解

    李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所以对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改革收效甚微,是因为没有在触及教学与信息技术本质的意义上进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要素"基质"与"派生"的本末倒置;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的顾此失彼;教学媒体"传统"与"现代"的随心所欲;教学资源"显性"与"隐性"的形神分离。

    2009年09期 No.19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问题析解

    李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所以对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改革收效甚微,是因为没有在触及教学与信息技术本质的意义上进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要素"基质"与"派生"的本末倒置;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的顾此失彼;教学媒体"传统"与"现代"的随心所欲;教学资源"显性"与"隐性"的形神分离。

    2009年09期 No.19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应有之变

    张则桥;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应该顺势而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语文教师必须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课堂上多向交流的渠道;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和多角度思考;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2009年09期 No.19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应有之变

    张则桥;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应该顺势而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语文教师必须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课堂上多向交流的渠道;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和多角度思考;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2009年09期 No.19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文本

    王新伟;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应能对不同文本的性质功能进行界定并实行差异化处理,视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置定位实行个性化处理。语文教学视域下,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须遵循三个原则: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原则;利于有效教学的原则;基于学生发展的原则。

    2009年09期 No.19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文本

    王新伟;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应能对不同文本的性质功能进行界定并实行差异化处理,视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置定位实行个性化处理。语文教学视域下,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须遵循三个原则: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原则;利于有效教学的原则;基于学生发展的原则。

    2009年09期 No.19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论教师在角色扮演中的教学反思

    王存荣;

    教学反思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当成他人——审视自己,把他人当成自己——移情理解,把他人当成他人——尊重个性,把自己当成自己——坚持自己的反思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多元化视角。

    2009年09期 No.19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师在角色扮演中的教学反思

    王存荣;

    教学反思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当成他人——审视自己,把他人当成自己——移情理解,把他人当成他人——尊重个性,把自己当成自己——坚持自己的反思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多元化视角。

    2009年09期 No.19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步进;

    不同教师群体在课堂教学反思中所体现的不同特点形成了课堂教学反思的不同类型。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有四种类型:直觉感受型、感性体验型、理性批判型、理论研究型。这四者在反思主体、反思目的、反思内容、反思特点四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厘清这四种类型的差异有助于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水平,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79-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步进;

    不同教师群体在课堂教学反思中所体现的不同特点形成了课堂教学反思的不同类型。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有四种类型:直觉感受型、感性体验型、理性批判型、理论研究型。这四者在反思主体、反思目的、反思内容、反思特点四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厘清这四种类型的差异有助于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水平,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9年09期 No.197 79-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现状与改进思路

    曾天山;

    科研工作评价是评价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是改进科研管理、优化创新环境和研究成果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现行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专家评议和成果计量分析,运用于课题评审、成果鉴定、成果评奖等环节,发挥了一定的鉴别和导向作用;但其与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态势越来越不相适应,需要完善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科研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强评价的客观性、公开性、公正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09年09期 No.197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现状与改进思路

    曾天山;

    科研工作评价是评价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是改进科研管理、优化创新环境和研究成果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现行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专家评议和成果计量分析,运用于课题评审、成果鉴定、成果评奖等环节,发挥了一定的鉴别和导向作用;但其与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态势越来越不相适应,需要完善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科研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强评价的客观性、公开性、公正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09年09期 No.197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效低下探析

    夏子辉;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效低下主要表现为对素质教育的助推功能、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功能、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功能未能充分实现,其主要原因有认识、能力、管理与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应准确定位,正确导向;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找准问题,科学选题;确立标准,完善评价;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强培训,优化策略;改进方式,改善文风;甄别成果,积极推广;杜绝人情,防止腐败。

    2009年09期 No.19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效低下探析

    夏子辉;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效低下主要表现为对素质教育的助推功能、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功能、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功能未能充分实现,其主要原因有认识、能力、管理与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应准确定位,正确导向;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找准问题,科学选题;确立标准,完善评价;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强培训,优化策略;改进方式,改善文风;甄别成果,积极推广;杜绝人情,防止腐败。

    2009年09期 No.19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微型课题:县域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

    郝明智;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普及性强、草根程度高的"战术性"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校本研修的崭新形式,微型课题研究既是自主性研究,又是行动研究,还是质性研究。江苏省如皋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9年09期 No.19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型课题:县域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

    郝明智;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普及性强、草根程度高的"战术性"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校本研修的崭新形式,微型课题研究既是自主性研究,又是行动研究,还是质性研究。江苏省如皋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9年09期 No.19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