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科学发展观与基础教育改革笔谈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王定华;

    如今,我国基础教育已取得辉煌成就,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基础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基础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都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研究,把握大局,因地制宜,艰苦奋斗,为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07年11期 No.175 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4 ]

图片

  • 阔步迈向现代化的青州教育

    <正>青州,位居山东半岛中部,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青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285所,小学161所,初中39所,普通高中7所,职教中心1所;教职员工9000多人,在校生13万人。

    2007年11期 No.17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河南省中小学德育优秀科研成果暨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总结、推广、展示中央8号文件颁布实施3年来河南省教育系统德育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改进创新,中国教育学会和河南省教育厅在河南省教育系统开展了中小学德育优秀科研成果暨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2007年11期 No.17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专题

  •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开幕式讲话

    顾明远;

    <正>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今天在党的十七大圆满闭幕以后不久召开了。党的十七大为我们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在修改后的党章里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我们教育界要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领会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2007年11期 No.175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1 ]
  • 素质教育背景下人的发展与培养——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张爽;

    <正>在党的十七大圆满闭幕之际,为在教育领域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配合教育部当前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探讨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全国学术年会"。

    2007年11期 No.175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5 ]

理论前沿

  • “教育就是教育”的现象学阐释

    刘徐湘;

    "教育就是教育"并非一个无意义的命题,它所表达的现象学意义在于:我们考察教育时应"悬置"一切已有的经验与理论,直接面对教育实事本身,在教育生活中体验教育的本源,以"本质直观"的方式探究教育问题。

    2007年11期 No.17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8 ]
  • “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反思

    江芳;周兴国;

    从理论上明晰"人本"的教育理念及取向是"以人为本"教育实践展开的重要前提。"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应以人的具体性、差异性为出发点,淡化教育的标准化、符号化和理想化,从划一性教育走向差异性教育、从符号化教育走向自然化教育、从预设性教育走向生成性教育。

    2007年11期 No.17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1 ]

区域教育发展

学校改进

  • 中小学以价值为本的教师领导方式

    傅树京;

    目前,一些中小学在充满价值问题的教师工作领域制订了量化的规定以实施领导,结果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就此问题来说,实施以价值为本的领导方式是有意义的尝试,即学校领导者通过对教师实施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使其具有强烈认同并能坚定共享。双方在此基础上共同实现学校组织目标。实施这种领导方式的构想是:传递、认同、强化、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

    2007年11期 No.17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7 ]
  • 学校制度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

    史根林;

    学校制度文化折射出学校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正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现存不足进而确立起科学的建设取向,有助于人本思想在制度管理实践中的落实,推动学校从"刚性管理""刚柔并济的管理"向"柔性管理"方式的转变。

    2007年11期 No.17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73 ]

德育探讨

  • 构建与社会规范类型相适应的教育——基于儿童对不同类型社会规范理解的视角

    裘指挥;张丽;

    从学理层面对社会规范系统的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由此考察了120名儿童对不同类型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反应。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基本上能对道德规范、制度、契约性规范等不同类规范进行区分。其启示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社会规范的属性、功能和规范范围开展相应的教育。

    2007年11期 No.17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1 ]
  • 以情育德 以情感人

    潘华莉;

    "以情育德"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并强化感情的感染力,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驱力。爱是"以情育德"的前提;平等是"以情育德"的基础;以情感人是"以情育德"的基本方式;创设情境是"以情育德"的重要手段。以情育德、以情感人、以情激情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2007年11期 No.17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7 ]

课改研究

  • 冲突与整合:学分制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合理性透视

    盛海萍;张茂聪;

    实施学分制课程管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对于改革传统的固定、划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有着积极意义,但学业水平考试也同时出台,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学分制与学业水平考试孰是孰非的讨论。学业水平考试背离了课程改革精神,自身存在着局限性,因而遭到很多人反对。而学分制作为舶来品,除了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外,在我国的实施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其实施同样需要进行冷思考。

    2007年11期 No.17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3 ]
  • 学校课程管理成功经验的主体意蕴

    张相学;

    学校课程管理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赋予中小学校的主体权责。从"外控管理"到"内控管理"、从"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从"任其发生"到"使其发生"、从"奖惩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是既有学校课程管理典型案例研究中的主体意蕴。它们不仅是这些"名校"迈向课程管理新境界的成功经验,而且对当前其他学校的课程管理改革也极具广泛的借鉴意义。

    2007年11期 No.17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4 ]

教学探索

  • 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

    吴玲;郭孝文;

    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性。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不能偏废。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不应当忽视课前的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需要兼容兼顾、互动共生。

    2007年11期 No.17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162 ]
  • 谈“四步教学法”

    张子强;

    "四步教学法"的理念是把自学能力作为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一切能力的基础能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依据是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论、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最大特点是有效的废除了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7年11期 No.175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讯息传真

  • 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发展论坛在贵阳举行

    李云虹;

    <正>由中国教育学会和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小学地方课程发展论坛暨优秀地方(校本)课程资源展示推荐活动"于10月14-15日在贵阳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副会长宋乃庆,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副厅长王碧海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2007年11期 No.175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中国教育学会金牛教师发展培训基地启动

    王嘉丽;

    <正>2007年11月6日,中国教育学会金牛教师发展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在成都市金牛区政务中心会议大厅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长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总监常青,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嘉丽;四川省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电教馆、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学会、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金牛区政府、金牛区教育局等单位的领导。

    2007年11期 No.175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学科教育

  • 对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几点建议——兼谈语文教科书的功用

    王荣生;

    语文教科书评价问题的研究,最终会落实在评价项目的设置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在设置评价项目、建立指标体系之前,应明确语文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功用。要明确语文教科书"课本"的功能,明确语文教科书"课程研制"的责任,明确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教学价值,明确语文教科书"供选择"的商品属性。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成型的教科书;语文教科书评价应该确认评价的主体和效力。

    2007年11期 No.17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130 ]
  • 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要求

    安桂清;

    自然是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开发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的开发要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自然,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形成保护自然的基本意识和能力。因此,自然维度的开发应引导学生从事具备德性的自然探究。德性的自然探究是一种"在自然中""关于自然"和"为了自然"的探究。

    2007年11期 No.17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6 ]
  • 幼儿园英语教育认识误区的探讨

    朱家存;刘宝根;

    目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中存在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将英语教育等同于双语教育;二是将母语获得的关键期等同于英语学习的关键期;三是将语言的习得等同于语言的获得。澄清这些误区,需要进一步厘清幼儿园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并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监管和幼儿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

    2007年11期 No.17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0 ]

教师发展

  • 导正教师认同: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

    周成海;

    目前,国内对"教师认同"问题研究较少。教师认同是动态的,不断形成的;既受环境影响,又具有个人特征;由许多次认同构成;主体性是教师认同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5种不合理的教师认同,教师教育要导正教师认同,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为教师修正其认同提供社会支持;引导教师反思既有认同。

    2007年11期 No.17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31 ]
  • 学校文化激励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任教师“存活”的三个维度

    王忠玲;阮成武;

    初任教师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后,遭遇诸多学校适应(即"存活)"问题。如何尽快"存活"于任职学校,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首当其冲的难题和重要使命。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文化无疑是初任教师"存活"的主要激励因素。初任教师借助于学校文化诸因素,可以实现"精神存活""人际存活"和"专业存活"。

    2007年11期 No.17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9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