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西方校本管理政策运行缺陷之评析

    周建民

    关于西方校本管理政策运行缺陷的研究,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西方学者就校本管理政策运行缺陷的研究,可概括为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学校外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和社群上;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则主要反映在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和课程上。研究西方校本管理政策运行缺陷之启迪在于:分化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吸纳社群参与校务管理;正视教师行政负担增加的事实。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蓬勃发展的25年——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活动的简要回顾

    郭永福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25年来,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学术研究涉及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学会还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实践,主持了许多教改实验,发现、扶植、总结和推广教改先进经验。25年来,学会在学术研究、教改实践和自身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相互信任和支持,共同分担任务和分享成果——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4年年会纪要

    刘延梅,张斌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标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丁嬿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术活动的开展

    张葆光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坚持教育创新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教育学会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张少华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李金初,牛玉发

    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以人为本、选择设计、转化生成为具体操作方式。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与教育公平新论

    杨瑞勇,刘洪翔

    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正确理解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对改进现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免除部分费用(如学费)的义务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是确保一定年限的免费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是缩小义务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义务教育阶段须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宁波市城乡联动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构想

    黄士力

    城乡联动、教育一体化发展,既是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近年宁波教育界格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九五”以来,宁波市的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形势喜人,令人瞩目。经济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激发了开拓创新的宁波人向一个新的“制高点”冲刺———推进城乡联动,促进教育一体化发展。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罗楚春

    教育的生命观是指生命是整体的存在;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生命的发展是自主的。由这一观点出发,生命教育必须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性的发展;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生命教育应从构建大德育模式、加强课程改革、营造校园文化、创新教育管理入手。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7 ] |[阅读次数:0 ]
  • 劳技教育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兼论“动手能力”是大脑调控下手脑协调动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于慧颖

    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在我国近代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而且至今仍然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探讨和解决。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针对以往劳技教育教学的弊端进行深化改革;引导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将劳技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劳技教育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开发教育资源 拓展学会工作——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学会建立农村街镇乡分会的思路与实践

    罗贤明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总目次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师德分层:师德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王毓珣

    划一的、过于理想化的、没有分层要求的师德建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对师德进行合理分层,注重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教育认识、从业态度和爱生要求等,才能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魏本亚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是:张扬学校个性,形成教学特色;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促进课程生态圈和谐有序发展。正确认识其价值取向,有助于推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实现教育学会工作的新跨越

    孟蜀华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几点做法

    韩新君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热”中的“冷”思考

    张良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师生互动是其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是其灵魂。整合的价值在于: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助于探究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目前整合存在的误区有: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重形式,轻效果;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情商: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衡量尺度

    齐振彪

    提升学生的情商(EQ)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能否成才,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能否提高。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学生情商(EQ)的提升应贯穿于课程管理的全过程,即新课程开发要确立学生情商提升的目标,新课程实施要突出促进学生情商提升的特点,新课程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情商提升目标的实现。

    2004年1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教师权利的法律保护

    张志欣;

    教师权利问题是教育法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声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律的不完善造成侵犯教师权利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进程。我们理应根据教育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完善教育立法,切实保护好教师的权利。

    2004年12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