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春荣;
县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一方面承担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的监测工作,另一方面又是均衡发展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而现有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单一、指标间关系不明确,其评估结果信度难以保障。基于对全国14省42县中小学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要完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体系,各地政府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骨干教师配置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点;资源的多寡不是均衡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要避免新一轮的学校撤并。
2011年09期 No.22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任春荣;
县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一方面承担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的监测工作,另一方面又是均衡发展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而现有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单一、指标间关系不明确,其评估结果信度难以保障。基于对全国14省42县中小学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要完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体系,各地政府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骨干教师配置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点;资源的多寡不是均衡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要避免新一轮的学校撤并。
2011年09期 No.22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孙德芳;
名校集团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政府整体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杭州名校集团化具有典型意义。杭州名校集团数量呈现一定规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与基本模式,其成效显著。但是,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名校集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内学校缺乏共同文化等。名校集团化发展要超越发展瓶颈,应该从宏观关注政府责任与政策、中观关注集团制度与管理、微观关注教师与学校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2011年09期 No.22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0 ] - 孙德芳;
名校集团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政府整体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杭州名校集团化具有典型意义。杭州名校集团数量呈现一定规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与基本模式,其成效显著。但是,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名校集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内学校缺乏共同文化等。名校集团化发展要超越发展瓶颈,应该从宏观关注政府责任与政策、中观关注集团制度与管理、微观关注教师与学校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2011年09期 No.22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0 ] - 王彦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追求公平、平等的价值,但对于均衡发展,人们往往注重物质资源的均衡配置,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距的缩小等可操作的层面,而较少涉及精神层面的均衡问题,更较少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应然价值追求问题。教学正义关涉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发展等根本问题,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平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平等关怀和学生基本权利的平等保护。教学正义的实现需要从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培养教师的正义品格、注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方面做起。
2011年09期 No.22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彦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追求公平、平等的价值,但对于均衡发展,人们往往注重物质资源的均衡配置,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距的缩小等可操作的层面,而较少涉及精神层面的均衡问题,更较少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应然价值追求问题。教学正义关涉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发展等根本问题,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平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平等关怀和学生基本权利的平等保护。教学正义的实现需要从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培养教师的正义品格、注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方面做起。
2011年09期 No.22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磊;
<正>2011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成都会议举行。会上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显示:2010年成都各县(区、市)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平均值为0.41,城乡中小学多项监测指标旗鼓相当,农村学校部分指标已超过城市学校。据悉,这是成都市第二次公开发布教育均衡监测报告。今年成都市首次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
2011年09期 No.22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磊;
<正>2011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成都会议举行。会上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显示:2010年成都各县(区、市)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平均值为0.41,城乡中小学多项监测指标旗鼓相当,农村学校部分指标已超过城市学校。据悉,这是成都市第二次公开发布教育均衡监测报告。今年成都市首次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
2011年09期 No.22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据新华网北京8月16日消息记者16日获悉,财政部日前同意北京市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按照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财政部要求,地方教育附加由北京市地方税务部门征收,征收时应使用市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
2011年09期 No.221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据新华网北京8月16日消息记者16日获悉,财政部日前同意北京市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按照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财政部要求,地方教育附加由北京市地方税务部门征收,征收时应使用市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
2011年09期 No.221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消息财政部2日发布消息称,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已联合下发通知,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进行明确。通知称,从2011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辖市、县(区)当年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当年相关支出项目后,作为计提教育资金的土地出让收益口径,严格按照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作为各地区计算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之一,各地区不得由此减少应当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2011年09期 No.221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消息财政部2日发布消息称,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已联合下发通知,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进行明确。通知称,从2011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辖市、县(区)当年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当年相关支出项目后,作为计提教育资金的土地出让收益口径,严格按照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作为各地区计算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之一,各地区不得由此减少应当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2011年09期 No.221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新;
<正>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09期 No.221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焦新;
<正>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09期 No.221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柳海民;赵兴明;
教育理论是有层级划分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某些教育原理、原则等在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关注实践、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今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却陷入了既缺少理论又脱离应用的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者不愿深入实践,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淡薄以及双方缺少沟通所致。因此,转变话语方式,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意识和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是脱离这一困境的理性出路。
2011年09期 No.2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柳海民;赵兴明;
教育理论是有层级划分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某些教育原理、原则等在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关注实践、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今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却陷入了既缺少理论又脱离应用的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者不愿深入实践,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淡薄以及双方缺少沟通所致。因此,转变话语方式,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意识和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是脱离这一困境的理性出路。
2011年09期 No.2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纪大海;
真理与科学是教育理所应当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校育人还是学术研究,"伪科学"现象暗潮涌动,常表现出"伪理论""伪科研""伪文化""伪实践""伪经验"等经过粉饰的"科学",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异化教育本质,扭曲育人理念,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大大阻碍了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真正构建。因此,摒弃教育"伪科学",回归教育原点,已经成为学科发展不得不为的学术要务。
2011年09期 No.22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纪大海;
真理与科学是教育理所应当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校育人还是学术研究,"伪科学"现象暗潮涌动,常表现出"伪理论""伪科研""伪文化""伪实践""伪经验"等经过粉饰的"科学",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异化教育本质,扭曲育人理念,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大大阻碍了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真正构建。因此,摒弃教育"伪科学",回归教育原点,已经成为学科发展不得不为的学术要务。
2011年09期 No.22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茂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性,要求将特定视角下形成的教育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应层次和对应方面的实践理论演绎,形成从"基础理论—中层理论—解题理论"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当前,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存在一定的障碍,其主要来自于社会体制对研究机构的制约、研究机构和发表研究成果的刊物对研究者贯通研究的制约。改变教育理论同行评价机制、利用市场机制中的利益驱动形成松散型贯通研究组织、增办一批贯通研究刊物、增强研究者开展贯通研究的使命等,有助于打破贯通研究的障碍,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011年09期 No.22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茂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性,要求将特定视角下形成的教育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应层次和对应方面的实践理论演绎,形成从"基础理论—中层理论—解题理论"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当前,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存在一定的障碍,其主要来自于社会体制对研究机构的制约、研究机构和发表研究成果的刊物对研究者贯通研究的制约。改变教育理论同行评价机制、利用市场机制中的利益驱动形成松散型贯通研究组织、增办一批贯通研究刊物、增强研究者开展贯通研究的使命等,有助于打破贯通研究的障碍,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011年09期 No.22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永富;
中小学义务教育有两种公益性,一是国家公益性,二是社区公益性。社区社会是中小学教育的直接社会基础,地域文化生活是中小学教育的共同利益内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重视社区公益性,因为它蕴含着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生活历史基础。中小学教育与社区社会开展密切互动,是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国家公益性还是社区公益性,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追求的"公共善",也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提供的公共利益。
2011年09期 No.22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永富;
中小学义务教育有两种公益性,一是国家公益性,二是社区公益性。社区社会是中小学教育的直接社会基础,地域文化生活是中小学教育的共同利益内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重视社区公益性,因为它蕴含着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生活历史基础。中小学教育与社区社会开展密切互动,是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国家公益性还是社区公益性,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追求的"公共善",也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提供的公共利益。
2011年09期 No.22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骈茂林;
公民参与学校管理是调整学校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策略,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路径之一。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形态、制度规范,为公民行使参与公共教育管理的权利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作为一种系统的制度变迁,只有正确识别制约公民参与的制度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选择适宜的制度变迁策略,才能有序推进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预期。
2011年09期 No.22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骈茂林;
公民参与学校管理是调整学校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策略,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路径之一。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形态、制度规范,为公民行使参与公共教育管理的权利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作为一种系统的制度变迁,只有正确识别制约公民参与的制度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选择适宜的制度变迁策略,才能有序推进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预期。
2011年09期 No.22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晋;
以伦理向度审视,学校单位内部治理既需要协调公共关系的"公德",又需要理顺个人关系的"私德"。在本土语境中,学校单位运作脉络交织着"公德"和"私德"的流转,"公德"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补偿,"私德"需要一定的"原则性"底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组织的成功经验要归功于学校单位内部治理"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伦理模式,其失范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亦归咎于此。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伦理模式需作出相应变革。
2011年09期 No.22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晋;
以伦理向度审视,学校单位内部治理既需要协调公共关系的"公德",又需要理顺个人关系的"私德"。在本土语境中,学校单位运作脉络交织着"公德"和"私德"的流转,"公德"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补偿,"私德"需要一定的"原则性"底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组织的成功经验要归功于学校单位内部治理"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伦理模式,其失范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亦归咎于此。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伦理模式需作出相应变革。
2011年09期 No.22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炎轩;
组织情境的伦理特征是组织成员道德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推而论之,学校组织的伦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教师的道德成长。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表明,高度分工、弱关系的学校组织结构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制度滞后的学校组织文化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要促进教师的道德成长,就必须对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特征进行改造,以团队任务分工为主导,重构有德性的学校组织结构;以团队制度创建为主线,重建有德性的学校组织文化。
2011年09期 No.22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炎轩;
组织情境的伦理特征是组织成员道德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推而论之,学校组织的伦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教师的道德成长。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表明,高度分工、弱关系的学校组织结构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制度滞后的学校组织文化不利于教师道德成长。要促进教师的道德成长,就必须对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伦理性特征进行改造,以团队任务分工为主导,重构有德性的学校组织结构;以团队制度创建为主线,重建有德性的学校组织文化。
2011年09期 No.22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淑春;邓成林;
特色学校是"个性"的,但特色学校创建的路径具有一定"共性"。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项目突进,全面优化",其基本路线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寻找突破口,锁定特色项目;优化特色项目,亮出学校名片;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特色文化;转型特色教育,整体打造特色学校。二是"顶层设计,系统打造",其基本路线是"特色定位——顶层设计——全面施工"。特色定位可以选择问题诊断式、文化传承式、主动创生式等策略;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核心理念,合理设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系统和工作系统。
2011年09期 No.22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李淑春;邓成林;
特色学校是"个性"的,但特色学校创建的路径具有一定"共性"。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项目突进,全面优化",其基本路线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寻找突破口,锁定特色项目;优化特色项目,亮出学校名片;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特色文化;转型特色教育,整体打造特色学校。二是"顶层设计,系统打造",其基本路线是"特色定位——顶层设计——全面施工"。特色定位可以选择问题诊断式、文化传承式、主动创生式等策略;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核心理念,合理设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系统和工作系统。
2011年09期 No.22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晋银峰;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需要话语转型。话语转型的表征体现为"规范"话语、"意见"话语、现代话语、后现代话语、专业话语以及生活话语在新课改的情境中相互交织,形成社会民众乃至教师对新课改难以理解的局面。话语转型的成因体现为历史原因和现实缘由,即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与西方现代教育难以"本土化",课改专家的价值选择与原有课程本身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现既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其奠基作用,又要立足生活话语,促进其与专业话语的啮合,还要通过树立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话语引领话语转型。
2011年09期 No.22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晋银峰;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需要话语转型。话语转型的表征体现为"规范"话语、"意见"话语、现代话语、后现代话语、专业话语以及生活话语在新课改的情境中相互交织,形成社会民众乃至教师对新课改难以理解的局面。话语转型的成因体现为历史原因和现实缘由,即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与西方现代教育难以"本土化",课改专家的价值选择与原有课程本身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现既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其奠基作用,又要立足生活话语,促进其与专业话语的啮合,还要通过树立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话语引领话语转型。
2011年09期 No.22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素英;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渐进式改革是北京高中课程改革路向的必然选择。在首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这种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颁行与不断完善、阶段性的重点引领与关注点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的调整上。在今后推进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政策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共享的意识和实施规划,需要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外部改革环境。
2011年09期 No.22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素英;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渐进式改革是北京高中课程改革路向的必然选择。在首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这种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颁行与不断完善、阶段性的重点引领与关注点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的调整上。在今后推进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政策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共享的意识和实施规划,需要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外部改革环境。
2011年09期 No.22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康;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的自觉主动学习。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品质,自主学习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磨练、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学生自由散漫、盲目随意、各行其是的学习行动。在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被一些权威诠释,因而也就被多数人普遍认同为"自己做主的学习"。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表现为:凡"讲授"就该取缔;凡"要求"就该满足;凡"预设"就该反对;凡"发言"就该肯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为了把自主学习引入正确的轨道,提升到高级的程度,有必要分清自主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是与非。
2011年09期 No.22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康;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的自觉主动学习。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品质,自主学习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磨练、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学生自由散漫、盲目随意、各行其是的学习行动。在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被一些权威诠释,因而也就被多数人普遍认同为"自己做主的学习"。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表现为:凡"讲授"就该取缔;凡"要求"就该满足;凡"预设"就该反对;凡"发言"就该肯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为了把自主学习引入正确的轨道,提升到高级的程度,有必要分清自主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是与非。
2011年09期 No.22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倪文锦;
当前,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被明确摆上了议事日程。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考察,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教师"有目标"却不知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缺失,缺乏必要的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模式化、凝固化、简单化。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根本宗旨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
2011年09期 No.221 57-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0 ] - 倪文锦;
当前,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被明确摆上了议事日程。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考察,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教师"有目标"却不知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缺失,缺乏必要的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模式化、凝固化、简单化。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根本宗旨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
2011年09期 No.221 57-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0 ] - 李吉银;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教学内容是儿童的语文,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至于所教内容儿童是否真正需要、每个儿童的需要又有何差异,则很少考虑,这是由于没有把儿童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应有的核心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意识缺席、"伪儿童化"泛滥成灾、教学目标定位高低失当等问题。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语文、游戏的语文、自由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2011年09期 No.22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李吉银;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教学内容是儿童的语文,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至于所教内容儿童是否真正需要、每个儿童的需要又有何差异,则很少考虑,这是由于没有把儿童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应有的核心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意识缺席、"伪儿童化"泛滥成灾、教学目标定位高低失当等问题。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语文、游戏的语文、自由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2011年09期 No.22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乔晖;
回顾语文教科书的变革历程,在从"素材"到"教本"再到"学本"的定位演进过程中,语文教科书的学习功能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其学习结构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定型化的"选文"制度、模式化的文本呈现方式使语文教科书变革面临困境。如何搭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成为当前语文教科书编制的理论难题。教科书变革往往取决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这些改革带来教科书观念的转变,促使教科书学习价值得到实现。
2011年09期 No.22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乔晖;
回顾语文教科书的变革历程,在从"素材"到"教本"再到"学本"的定位演进过程中,语文教科书的学习功能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其学习结构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定型化的"选文"制度、模式化的文本呈现方式使语文教科书变革面临困境。如何搭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成为当前语文教科书编制的理论难题。教科书变革往往取决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这些改革带来教科书观念的转变,促使教科书学习价值得到实现。
2011年09期 No.22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凤鸣;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具有浓厚的工具性,几乎遮盖了语言本身的文化意义与人文精神,使得基础英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与尊严。文化的嬗变必然引起基础英语教育的应变,我们应当以文化视角对之进行审视,从文化层面上关注青少年的生长和发展,倡导以人的生命和价值关怀为文化基调,兼顾社会及个人价值。文化的价值要想在基础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被重视和践行,唯有赋予基础英语教育方法论以文化意义,才能超越知识表象,触及英语教育内在核心价值,还原其文化本真,彰显其文化性格。
2011年09期 No.221 67-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郭凤鸣;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具有浓厚的工具性,几乎遮盖了语言本身的文化意义与人文精神,使得基础英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与尊严。文化的嬗变必然引起基础英语教育的应变,我们应当以文化视角对之进行审视,从文化层面上关注青少年的生长和发展,倡导以人的生命和价值关怀为文化基调,兼顾社会及个人价值。文化的价值要想在基础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被重视和践行,唯有赋予基础英语教育方法论以文化意义,才能超越知识表象,触及英语教育内在核心价值,还原其文化本真,彰显其文化性格。
2011年09期 No.221 67-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邢利红;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素质和能力成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基于北京市高中学生对教师发展期望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较为关注的教师素质和能力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教师风度等方面;城区和郊区学生对教师发展期望存在差异。为满足学生需求,确保高中新课改的顺利推进,高中教师发展应趋于多元化,注意城乡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素质。
2011年09期 No.22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利红;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素质和能力成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基于北京市高中学生对教师发展期望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较为关注的教师素质和能力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教师风度等方面;城区和郊区学生对教师发展期望存在差异。为满足学生需求,确保高中新课改的顺利推进,高中教师发展应趋于多元化,注意城乡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素质。
2011年09期 No.22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友谊;覃林海;
学业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评价方法分析,对学生学业变化进行的价值判断。调查表明,虽然当前中学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但仍然存在着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认识不够科学、对评价内容的把握不够全面、评价多主体参与的比重分配不够合理、评价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不够灵活、评价结果与反馈的呈现不够多元等问题。为了深化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实施发展性学业评价;相关教育部门应积极推进考试改革,开展对教师进行学业评价的专业培训。
2011年09期 No.22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友谊;覃林海;
学业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评价方法分析,对学生学业变化进行的价值判断。调查表明,虽然当前中学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但仍然存在着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认识不够科学、对评价内容的把握不够全面、评价多主体参与的比重分配不够合理、评价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不够灵活、评价结果与反馈的呈现不够多元等问题。为了深化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实施发展性学业评价;相关教育部门应积极推进考试改革,开展对教师进行学业评价的专业培训。
2011年09期 No.22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华君;龚彩云;
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因地域限制,其教师发展困难重重。湖南省泸溪县由教科所牵头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共建联系校,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联系校的实践研究中,摸索出以三方合作研究的实践模式、周期循环递进的建设方式、学校领导组织的深度变革和强化指导的督导评估机制为切入点的建设路径,形成三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基于三方合作研究的教师发展实践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了教研人员的研究水平。
2011年09期 No.22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华君;龚彩云;
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因地域限制,其教师发展困难重重。湖南省泸溪县由教科所牵头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共建联系校,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联系校的实践研究中,摸索出以三方合作研究的实践模式、周期循环递进的建设方式、学校领导组织的深度变革和强化指导的督导评估机制为切入点的建设路径,形成三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基于三方合作研究的教师发展实践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了教研人员的研究水平。
2011年09期 No.22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费振新;
教育理论学习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讲教师缺乏基础教育实践历练、受训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及培训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等原因,当前的教育理论培训存在着知识本位倾向、未能体现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忽视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教育理论培训需要从理论灌输转向教师思维发展,培训主讲教师要完善其知识结构,受训教师要提高对教育理论价值的认识,同时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及培训考核等方面要进行改革,重构培训体系,以走出教育理论培训实践困境。
2011年09期 No.22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费振新;
教育理论学习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讲教师缺乏基础教育实践历练、受训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及培训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等原因,当前的教育理论培训存在着知识本位倾向、未能体现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忽视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教育理论培训需要从理论灌输转向教师思维发展,培训主讲教师要完善其知识结构,受训教师要提高对教育理论价值的认识,同时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及培训考核等方面要进行改革,重构培训体系,以走出教育理论培训实践困境。
2011年09期 No.22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永刚;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成长环境,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和道德发展、塑造健全道德品格的重要教育场所。加强家校联手共育,可拓展道德教育途径,有益于培养、强化与巩固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然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共育处境尴尬,存在目标定位偏狭、组织运作不力和教育影响失调等诸多弊端,弱化了育人成效,其对未成年人道德健康成长的危害不言而喻。确立并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畅通合作渠道、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家校合作走出误区、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的有效途径。
2011年09期 No.22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冯永刚;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成长环境,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和道德发展、塑造健全道德品格的重要教育场所。加强家校联手共育,可拓展道德教育途径,有益于培养、强化与巩固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然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共育处境尴尬,存在目标定位偏狭、组织运作不力和教育影响失调等诸多弊端,弱化了育人成效,其对未成年人道德健康成长的危害不言而喻。确立并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畅通合作渠道、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家校合作走出误区、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的有效途径。
2011年09期 No.22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赵辛辰;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下学校德育育人无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文化缺失"是失衡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在德育中实施文化探寻,用"文化"医治"文化危机"。"文化"润"德"这一德育模式是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有意识地构建立体多元且主题鲜明的学校文化,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文化引发、认同、固化及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
2011年09期 No.22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辛辰;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下学校德育育人无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文化缺失"是失衡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在德育中实施文化探寻,用"文化"医治"文化危机"。"文化"润"德"这一德育模式是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有意识地构建立体多元且主题鲜明的学校文化,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文化引发、认同、固化及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
2011年09期 No.22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婥恩;
学校德育效果最终要通过道德行为实践体现,然而知识本位下的道德教育只能止步于教授或曰灌输道德知识的初期阶段,这就必然导致在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断裂带,而填补这一断裂带的措施唯有践行德育。提升德育的实践品格是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认知与行为脱节的必然选择。携手社区,以立品、立德为主旨,建设书香校园,实施践行德育,形成"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校园读书活动——社区德育实践"四板块统筹互动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为学生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和感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垒实发展的平台。
2011年09期 No.22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婥恩;
学校德育效果最终要通过道德行为实践体现,然而知识本位下的道德教育只能止步于教授或曰灌输道德知识的初期阶段,这就必然导致在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断裂带,而填补这一断裂带的措施唯有践行德育。提升德育的实践品格是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认知与行为脱节的必然选择。携手社区,以立品、立德为主旨,建设书香校园,实施践行德育,形成"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校园读书活动——社区德育实践"四板块统筹互动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为学生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和感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垒实发展的平台。
2011年09期 No.22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武汉市韩家墩小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老校。学校现占地面积68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54.34平方米,配有音乐、美术、劳技、舞蹈、信息、科学实验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等专用功能室共计18间。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69名,并建有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校园局域网,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2011年09期 No.2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武汉市韩家墩小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老校。学校现占地面积68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54.34平方米,配有音乐、美术、劳技、舞蹈、信息、科学实验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等专用功能室共计18间。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69名,并建有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校园局域网,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2011年09期 No.2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与共和国同龄,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创建于1949年。六十年薪火相传,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六十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林东一中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2004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09期 No.22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与共和国同龄,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创建于1949年。六十年薪火相传,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六十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林东一中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2004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09期 No.22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广东北江中学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创办于1939年,195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之一:以"做文明北中人"为宗旨的德育工作逐步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校风建设为突破口,
2011年09期 No.22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东北江中学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创办于1939年,195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之一:以"做文明北中人"为宗旨的德育工作逐步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校风建设为突破口,
2011年09期 No.22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