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价值教育研究

  • 当前加强青少年价值教育的几点建议

    石中英;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一些价值缺失、迷茫和冲突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也危害着社会公共秩序。在此背景下,加强青少年价值教育,对于其健康成长和未来社会主义公民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加强青少年价值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重新阐明教育的价值意蕴;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作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价值教育的主题、途径与方法;主动与家长开展密切的合作;辩证地看待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

    2014年01期 No.249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以沟通为中介的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来自国际学校的经验

    王熙;

    价值观教育面临三项挑战:一是如何让高度抽象的价值评判原则真正走进师生的意义世界;二是如何引导师生将本能、自发的态度和倾向上升为理性的价值思考;三是如何确保学校教育各参与方在价值建构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国内的国际学校对此作出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表明,沟通在价值观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校教育各参与方获得充分、平等的沟通机会时,他们会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价值诠释,积极、主动地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意义世界中。而且,不同价值视角之间的碰撞能够不断激发深层次的价值反思,这是人们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

    2014年01期 No.24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儿童发展计划”及其对我国价值教育的启示

    张夏青;

    "儿童发展计划"是在美国实施的一项小学全面提高计划,是美国价值教育实践的重要项目之一。该计划旨在帮助儿童发展他们关于尊重、责任和关心的技能和倾向;帮助学校培养学生在社会化、情感和伦理方面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儿童发展计划"的成功表明,价值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价值教育环境的创设;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价值教育对知识教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2014年01期 No.249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图片_广告图片_学校风采

  • 迅速崛起的课改名校——郑州十二中

    <正>郑州市第十二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市属名校,现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拥有30个教学班,1800名在校生,134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53人,中级教师45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研究生学历75人,教育硕士18人。经过一代又一代十二中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求知、明德、识理、健体"的校训,孕育了"纯朴、务实、文明、开拓"的优良校风,形成了"育人为本、自

    2014年01期 No.24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育人沃土 人才摇篮——河南省郑州市回民中学

    <正>郑州市回民中学创建于1948年8月,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民族中学教育示范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200多人,在职教职工近500人。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教育质量始终位于郑州市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郑州市教育教学质

    2014年01期 No.249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名优学校管理者风采

    <正>~~

    2014年01期 No.249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教育理论研究应“接地气”

    周长春;

    <正>教育改革是世界性难题!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我国在校学生数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中出现万分之一的废品,也会使民族和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

    2014年01期 No.24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

  • “学生负担过重沦为民族之痛”困境的反思

    黄首晶;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呈现出反教育现象。反教育性的根源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而不是制度问题,教育的基础理论书本知识观从古至今未有根本创新是导致教育改革困境的一个重要深层根源。书本知识只是形成知识的前提因素,并非实体知识,"前提书本知识观"有助于教育的根本变革,有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4年01期 No.249 14-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减负”中的家长阻力分析

    胡娇;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家长并非是改革参与者的他者,也不是改革的局外人。相反,家长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教育改革,甚至在行动上阻抗改革。家长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反映是阻抗,家长阻抗的方式是"增负"。从实践理性来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家长存在以不变应万变、期望实现阶层跃迁、以消费规避责任等心理。要消除家长对减负的阻抗心理,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打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逻辑,消除群体凝聚力的根本;修正儿童教育价值观,改善情境以消除家长阻力;从顺从走向觉醒,降低家长的自我卷入水平。

    2014年01期 No.24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百年历史名校文化传播系列活动”的启事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历史中,许多名校不但为民族、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涵养蕴藉有深厚的文

    2014年01期 No.249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教育转型期的阵痛:矛盾与变革

    马宪平;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正发生着战略转向。随着全球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袭来,我国已把教育改革作为未来发展计划的重要任务。但是教育战略在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如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政府对学校行政化管理的矛盾、政府主导教育与教师自主发展的矛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掌控课堂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具备相应的特征。只有探索教育内部的发展规律,我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在转型期出现的问题,使教育在经历了转型时期的阵痛后得到全面重生。

    2014年01期 No.24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制度逻辑——兼论学生“减负”政策低效的根源

    孟照海;

    "部门割据"的碎片化改革、"避重就轻"的外围性改革以及"政治正确"的仪式化改革造成了教育改革的低效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实现从碎片化改革到系统性改革、从表层变革到深层变革、从政治仪式到利益重构的转变。对于深水区的教育综合改革来说,需要通过系统思考创新现有的思维范式,通过相互适应强化政策的执行,通过合理回报构建改革的利益共同体。

    2014年01期 No.24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非政府组织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王强;

    非政府组织在改善欧美新移民子女教育、金砖国家和极不发达国家流动儿童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融合办公室框架下的合作模式、美国非政府组织联合体模式、印度小型非政府组织办学模式及国际非政府组织非正式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及融合课程革新都具有借鉴意义。

    2014年01期 No.24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0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教育政策研究

  • 公民德育的政策依靠及其可能性——关于我国公民教育在德育政策领域的实证分析

    薛晓阳;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公民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政策领域,教育理论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话题,学校德育也迎来了新的世纪。然而,公民德育在我国尚缺少有力的政策依靠,我们不能过多期待公民德育的政策改进和支持。相反,公民教育理论的传播和影响则是推进公民德育实践更为重要的力量和元素。因而,努力寻找公民德育的理论支持和微观实践中的意识革命,才是我国公民德育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思想路径。

    2014年01期 No.249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

    李志超;靳玉乐;

    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揭示了课程政策不仅需要形而上的思想引领,更需要形而下的实践情怀。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充分体现了课程政策的合法性,保证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彰显了课程政策的可操作性。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所面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参与者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成熟、参与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参与对象的过度理想化。因此,今后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需要着力于制度化、合法化、社会化。

    2014年01期 No.24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 名校长基地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情境学习理论视角

    张建;程凤春;

    基地培养的名校长成长模式是基于对名校长机构培训模式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对名校长实践成长规律、代际传承需求的回应。情境学习理论秉持"情境中学习、实践中成长"理念,契合名校长基地培养模式内涵。从情境学习理论来看,名校长基地培养模式需要转变学习观念、重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构建校长实践共同体,以实现名校长基地培养的过程规范。其路径优化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加强情境问题的理论指导,促使实践与理论的融通;拓展基地培养的视域,实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融合。

    2014年01期 No.24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职级管理的班主任激励机制探索

    马玉芳;

    汤阴县第一中学实行班主任职级制已近十年。该制度从时下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入手,将班主任评聘与管理职级化,对班主任分层评聘,实施职级管理,以从制度上激励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班主任职级管理实施核心是待遇分级。结合现实情形来看,教师编制紧缺导致班主任工作过重、职级奖励经费来源有限、整体教育制度不完善等是班主任职级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也是做好班主任管理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2014年01期 No.24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论教师学科教材理解的范式转换

    李松林;

    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方式及其水平是决定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正是教师理解学科教材的四大习惯性倾向,即基于"双基"、只见"外表"、关注"具体"和重视"局部",成为制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瓶颈。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目标(为何而理解)、内容(理解什么)、行为(如何理解)和水平(理解得如何)四个维度,确立新的学科教材理解方式。为此,教师需要首先反思自己的教材意识与思维方式。

    2014年01期 No.24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2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

    张良;

    以"导学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导学案"在实践中存在着削弱教师独特的课程理解,异化为背诵案、操练案或应试案,拉大学生间的差距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表征,有必要依据课程实践的整体视角,从导学案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三个重要环节提出完善的相关对策。

    2014年01期 No.24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3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策略

    吴立宝;曹一鸣;

    分析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上课的前奏,有利于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化策略、结构化策略、生活化策略、主体化策略、教学程序化策略、工具化策略、纵横比较策略、反思性策略是分析教材的八个基本策略。这八个策略分别从不同方面对教材加以分析,构成一个开放的教材分析系统,提高教材的"附加值"。

    2014年01期 No.24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5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0 ]
  • 论“泛语文”倾向的纠正

    金业文;刘志军;

    "泛语文"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销蚀掉语文学科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要纠正这一倾向,首先应当给语文学科一个合理的定位;其次要明白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其三,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往合作中,语文教育要恪守学科立场,保持清醒的学科自我意识。

    2014年01期 No.24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语文教育要“返璞归真”

    周庆元;黎利云;

    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是,近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遭受颇多非议。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要走出怪圈,回归正道,唯一出路就是返璞归真。真教真学是返璞归真的基础,实教实学是返璞归真的保证,多读多写是返璞归真的原则,巧读巧写是返璞归真的佳境。

    2014年01期 No.24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嵇云霞;

    新课程改革与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未经严格验证便投入语文实践的教学观、课程资源以及方法论。这种偏离语文学科属性的泛化主要表现为材料性泛化、观念性泛化和策略性泛化。对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建立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应对体系,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导向、调控与规整,以减少与遏制高中语文教学的泛化现象,提升教学有效性。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在实施条件上,需要确保审理人员专业素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把握审理时段与时机在审理体系上,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分别展开审理。

    2014年01期 No.24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道德课堂内涵及实践再思考

    田保华;余孟孟;

    "道德课堂"是郑州市打造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其内涵为"合乎道、至于德",即以合乎规律的途径达成"德"之目标。道德课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成长性、情感性、开放性和文化性。道德课堂从理念到实践有一个过程,其实践标准为有灵魂、有同理心和有诗意。实践道德课堂要特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问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

    2014年01期 No.24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冯超;

    体育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身体状况、竞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差异地进行体育教学安排,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评估、学习检测和学习指导,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所提升。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并不同层次地给予同等重视,使每位学生均明确分层教学的要求与目标,最终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2014年01期 No.24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原因及发展对策

    何红娟;

    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传统教育观中"重占有"的思想和经典教学体系下实体性、工具性思维,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倾向和教师智慧的缺乏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转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课程设置观念,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转变师生关系和教师情感角色,实现平等互惠;转变学习观,注重过程性探究;转变知识观,注重建构过程。

    2014年01期 No.24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韩国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其启示

    张晶;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的加深,婴幼儿早期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韩国早期教育模式有0-3岁幼儿之家的教育模式、3-6岁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课后辅导班教育模式、特殊残障儿童联合教育模式,其课程安排主要分为半日制、全日制、时间制和24小时制四种类型。我国应借鉴韩国的做法,出台相应法规,实现0-6岁托幼一体化;健全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与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2014年01期 No.24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2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新型城镇化中两极生存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

    曾本友;曾茂林;

    城市化带来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乡村生源和师资向城市流动,由此形成城乡结合部和偏远乡村此消彼长的两极教育问题。在两极区间中,既有教师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更有留守儿童、学困生增多导致的课堂生态恶化,从而导致教师专业信念、专业发展动力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失效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利用新型城镇化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生存处境,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教师"特教"专业技能等,从根本上重塑两极区间中的课堂生态环境,形成系列针对两极特性的教师专业化策略。

    2014年01期 No.249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师的形式成长与实质成长——教育公正的视角

    杨继利;

    教师成长有形式成长与实质成长之分,形式成长是基于教历的一种判断,实质成长是基于教力的一种判断,二者之间是文与质、名与实的关系;文质相谐、名实相符的教师成长及基于此的教师评价体现了教育公正原则。当前教师成长的形式化倾向剥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内涵,其主要体现在成长动力离心化、成长途径形式化、成长结果表面化等方面。让教师在教育公正的阳光中实现专业发展的生命内涵回归是当前教育场的热切呼唤。

    2014年01期 No.249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

    张伟;杨斌;李笑非;

    创新型教师的创新阵地主要在课堂,课堂创新的主要特点不是"人无我有",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新问题,生长新经验,以最切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创造出更适宜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课堂创新的本质是课堂创生。创新型教师要提升课堂素养,把握课堂创生的表现维度,以学科为纽带树立课堂创生观,以创生型学习设计、创生型课例研究和创生型教研文化建设为策略,提升活性加工的知识素养、发现导向的问题素养、多元创生的思维素养和动态生成的评素养。

    2014年01期 No.249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0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教育微论

  • “课程超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王涛;

    <正>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的办学理念,学校开设起自主选课、走班上课的校本课程超市。学校主要在人文、科技、实践、体育、音乐、美术等六个学生素质培养关键领域,通过开设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经历个性特长训练,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以"自然之旅"超市课程为例,学生自己设

    2014年01期 No.249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金牛区创新区域均衡发展推进机制

    文贤代;阳红;

    <正>成都市金牛区以公平为价值核心,大力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拓展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实施"三个确保",着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第一,确保教育的战略性、基础性投入。金牛区委政府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规划未来五年陆续向教育注入资金10亿元。第二,

    2014年01期 No.249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四点钟学校”的德育探索

    邓大龙;

    <正>为了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南京市南湖一小自2009年起创办"四点钟学校"。这是一个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学校",是为家中没人接送的孩子进行专项服务的"学校"。"四点钟学校"有专门的教室——社区多功能教室;有专门的教师——社区老人、离退休教师等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有专门的"课程"——油泥、画画、看电影、听故事、折纸、插花

    2014年01期 No.249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性格”优势比“头脑”智慧发展潜力更大

    崔丽霞;

    <正>性格优势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然倾向。我们每当使用自己的优势时,会感觉到"真实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有活力的、充满能量的,正在做一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因此,开发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支柱,是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核心,也是理解精神幸福的中心环节,应该成

    2014年01期 No.249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创建特色学校是每所学校都具有的发展潜质

    黄解放;

    <正>特色学校是不同于一般的学校,也不是平平常常的学校,而是有所创新、具有个性特色、内涵非常丰富的学校。一些学校总认为自己学校条件不好,创建不了特色学校。其实,特色学校不等同于重点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旨趣和潜质,都能够选取适合于本校发展的突破口、切

    2014年01期 No.24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校园无偿托管:专业服务与安全保障解忧家长

    朱云芳;

    <正>为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的实际困难,从2011年春季起,浙江省德清县推行校园无偿托管服务。目前,该县武康、乾元、新市等三大中心镇的8所义务段学校,实施学生放学后由学校提供1小时左右的无偿托管教育服务,涉及学生11292名,占托管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90%。无偿托管有效解决了家长下班晚和学生放学早的"时间差"问题,免费服务也为不少参

    2014年01期 No.249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改革必须适应地方“软环境”

    张习诚;赵红芳;

    <正>新课改在全国自上而下声势浩大推行十余年之久,但绝大多数教师"激情投入"大,"理性思考"少;"机械模仿多,走进实质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改革土壤的适应性。甘肃省酒泉市经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课改软着陆。

    2014年01期 No.249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图片_广告图片_艺术鉴赏

图片_广告图片_学术书评

  • 系统论视域下现代体育的立体解构——评《当代体育发展诸元导论》

    陈星全;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社会转型、结构分化的阵痛,在困惑与艰难中不断探索前行,新情况不断涌现,影响了体育发展多变、立体模式的建构,急需创新理论范式的研究路数。《当代体育发展诸元导论》对影响体育发展诸因素进行分析,论述了体育发展变量,探究体育科学的本源、产业、环境等因素,为当下我国体育发展的整体效应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4年01期 No.24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式、模式与范式——评《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刘强;

    <正>从词源学角度来讲,方式是指言行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在特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多表现为人类自然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西方学界对于模式的概念莫衷一是,但是普遍认同模式是一种归纳和总结,是对现象的抽象化的归纳,是对从实践抽绎出的规律的总结。汉语语境下的这一解释多了一个重要界定:标准。这种标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

    2014年01期 No.249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现二语习得中的“重铸”现象——评《重铸、感知与第二语言发展》

    尚建国;

    <正>语言习得是一项复杂的智力认知过程,反馈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互动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近些年来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热情。然而事实上,关于反馈研究的进展和理论突破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基于反馈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致使相关研究的结论不一致。行为主义者往往把反馈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负反馈机制对于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判定学生的错误类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错误纠正措施具有重要

    2014年01期 No.249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育教育的跨学科解读——评《学校体育教学艺术》

    梁超;

    <正>对于体育教学的学科个性而言,有理论课的教授,更多的是一种户外体育实践指导。这样的学科属性使得我们对于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难免陷于两难境地。因此,对于体育教学艺术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探讨一直没有切实展开。在《学校体育教学艺术》一书中,作者将关于体育教学艺术风格的论述最终落脚于具体操作层面,寻求到了双重策略较为合适

    2014年01期 No.249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育需要建构与教育解魅——评《教育需要论》

    何昕;

    <正>《教育需要论》对教育需要的研究表征着教育自身的又一次觉醒。本书在对教育需要的内涵、结构、发生过程等进行系统论述的同时,又立足于我国具体的教育现实,对教育需要现状进行剖析和反思,提出合理性教育需要形成和创造的构想及实践路径,既有微观审视,又有总体上的把握。正如作者张肠所说,"教育需要"使用频率不高,对"教育需要"的研究首先在概念界定上就存在难度。她发现,人们大都肯定需要教育,但从需要的角度思考教育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人总是从自己日渐发展的需要

    2014年01期 No.249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