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教育之学——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王建华;

    教育学的发展首先在于从教学之学走向教育之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类框架下,教育学不应简单地依附于任何一方。在学科性质上,教育学应该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分法,整合二者的学科优势,并积极主动地汲取自然科学前沿研究的有益养分。通过学科开放、科际整合与视野融合,最终将教育学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综合性学科。

    2006年09期 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回归教育之道

    倪胜利;张诗亚;

    教育理论之所以难以应对现实的挑战,其根源在于教育的工具性蜕变与教育之道的迷失。教育价值的重构必须解读先哲智慧,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探索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回归教育“以人为本”之道。只有以人为本,在一个由天地系统演化所构成的时空关系中发展具有适应性生存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之道的回归与价值重构。

    2006年09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全国首次中小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征文大赛圆满结束

    木子;

    2006年09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创新教育研究的奠基之作——读张志勇主编的《创新教育书系》

    朱小蔓;

    尽首张志勇主编的《创新教育书系》在写作风格上还不尽一致,有一些理论主张有待于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但该书系不愧为目前国内立足实践研究,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新教育研究的奠基之作。

    2006年09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任其平;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取向的功能和适应取向的功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注重矫治和适应功能而忽视预防和发展功能的错位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学生心理发展和世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小学应该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努力建构以发展为核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006年09期 13-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魏青;桂世权;

    各种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面对的压力源更多,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外部环境的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教师掌握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基本方法才是保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2006年09期 17-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鸡西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杨鸿语;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约鸡西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源不足、网点分散和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加大力度从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学生受教育权利几方面入手,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6年09期 20-2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

    高庆蓬;杨颖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应在进行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如下发展对策:确立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积极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2006年09期 24-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对一个德育活动的道德审视——基于S市A小学的“校门小卫士”活动的个案分析

    喻学林;

    2006年09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青龙县推进课程改革的探索

    李胜贵;

    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质,是推进农村课程改革的关键。实施校本教研工程,有利于破解课程改革中的难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建立联片教研机制,有利于农村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改革常规管理制度,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农村课程改革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6年09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普通高中各门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几点质疑

    孙海波;

    “课程标准”是规范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教师的教学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新的高中各门科学《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各方面都有进步,但其“课程目标”部分中却存在着严重缺陷,值得进一步深入研讨。

    2006年09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息视野下的语文课程资源重构

    吕慧樱;

    语文课程实施者要在全息视野的观照下,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多维多向联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处理好基于与超越、吸纳与建构、有限与无限之间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拓宽视界期待、提炼主题教学资源、摄取社会信息等途径重构语文课程资源。

    2006年09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贯彻英语新课标 加强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王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英语语感是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2006年09期 38-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集体备课”辨析

    陈桂生;

    在我国,集体备课这样一个几乎同所有中小学教师工作相关的现象却一向缺乏理性的分析。澄清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优劣,需要考察我国集体备课制度的由来、揭示备课存在问题的症结、整清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2006年09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0 ]
  •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机制

    曾继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过程包括4个基本环节,即“形成活动意向”“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意义建构”和“获得个体体验”。其中,个体的“主动参与”和“交往互动”是决定个体差异发展的外显活动,“选择性输入”和“投射式解读”则是导致个体走向差异发展的内在根源。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个体都可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个体不同的发展。

    2006年09期 42-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个性阅读的培养及其内在心理体验

    张伟平;

    2006年09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其预防策略

    宁连华;

    数学探究教学中“滑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够;弱化“非标准思路”的教学价值;不善于给出必要的引导性“提示语”。为此,要尊重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先做后学,且慢“说破”;善待学生的“非标准思路”。

    2006年09期 47-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中的“数学交流”

    李祎;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数学交流的价值和作用。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及其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数学交流的诸多特点,对我国当前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06年09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

    胡久华;支瑶;

    科学概念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设计能促进学生概念建构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认识方式的建构,创设促进概念认识的学习情境等。

    2006年09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从课程结构变革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何永红;王祖浩;

    化学课程结构的变革给化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供了便利;为化学课程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可能;为化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开辟了新方向。但也带来一些问题:课程模块主题的选择与变革问题;各课程模块之间的结构与关系问题;“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与其他模块中的实验教学的协调问题;教学评价问题;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学差异问题。

    2006年09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刘忠保;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实施任务型教学,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006年09期 59-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民国时期中学世界史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周明圣;

    民国时期中学世界史教育在学科地位、教科书的刊行和史学成果的吸收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于当今的世界史教育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重要的启发意义。

    2006年09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北农村幼儿园办园模式分析与现实选择

    郑名;马娥;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幼儿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在农村应运而生,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针对现在办园模式存在的问题,西北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应该加强乡(镇)中心园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合理统筹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共享。

    2006年09期 63-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幼儿教育实践的现象学教育学反思

    赵琳;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涵盖幼儿教育。在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概念重建”。现象学教育学以其关注实践中的情境、“回到事情本身”的全新视角,为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借鉴现象学教育学充满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教育行为。通过反思以及“概念重建,”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行为的规范性,从而真正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

    2006年09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研究型教师及其发展研究

    温勇;宋广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扩大和日益深入,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教师的科研素养不容乐观,教师培训弊端日益凸显,学校评价失当。为此,需要改善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校本培训、开展反思性教学。

    2006年09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引领

    李大圣;

    专业引领是专家向一线教师展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智慧的内在一致性及转化的可能性的过程,其本质是实现教育理论在实践情境中的有效传播。专业引领要加强对传播的基础、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及传播环境的研究,并对传播效果保持高度敏感且予以及时回应。

    2006年09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真诚

    徐敬莲;

    2006年09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爱心培育爱心

    孙涛;

    2006年09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