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芳;钟秉林;
我国民办教育培训行业适应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其发展呈现出市场性特征鲜明、资本化运营步伐放缓、由快速扩张转向规范调整和线上竞争强势展开等特点。同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属性定位、经营模式、教师队伍、监管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加强规范管理,重视教师能力建设和内涵发展,以促进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4年05期 No.25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0 ] |[阅读次数:0 ] - 徐莉;
校外培训暴露出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命题,要求我们超越就事论事的层面,从打破与重构的更高层面上来进行反思和构框。促进中小学教育真正改变的根本出路是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构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新国民教育体系,使传统学校教育实现制度上的根本超越。新国民教育体系的精髓是终身教育所提倡的全面性和全程性,为此,需探索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新概念系统。其中,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概念应该被取消。新国民教育体系将打破校内、外以及各种各样教育间的界限与壁垒,让教育走向多元、多层、开放与包容。
2014年05期 No.25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罗洁;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前已完成两轮实验。六年课程改革实验的整体推进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构建了具有首都特色、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实践体系。六年课程改革为首都基础教育带来了突出变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2014年05期 No.253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红;马云鹏;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命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区域推进,主要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目标,区域性推进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框架,并从区域推进的实际操作层面进行了大量例证。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证研究,对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4年05期 No.25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王丽娟;
中学教师压力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名牌学校教师的压力更不寻常,却鲜有人去研究。通过对郑州外国语中学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名校初中的教师整体感受压力较大,大多数教师为亚健康,生活和精神压力非同一般。其压力的主要来源为成绩排名、工作负荷和社会倾向。为教师减压需要政府和社会解决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问题;教育内部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倾注人文关怀,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自身心理调试。
2014年05期 No.25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琼;谌玉霞;
<正>美国历来是一个扩张主义和追求霸权的国家。正如美国早年外交家亚当斯所言:"美国命中注定要扩展到囊括整个北美大陆,上苍和大自然命定他成为联合在共同的社会契约下的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人民。"但扩张只是手段,美国的目标是追求世界的霸权,由于霸权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其国内外政策无不为这一目标服务。美国政府
2014年05期 No.2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雄;
<正>《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秩序、认同与利益》内容简介: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历经百年历史的全运会带给人们的思考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晚清政府的第一届全运会,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二、第三届全运会,到民国政府的第四至第七届全运会、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至第十一届全运会,作为中国运动竞赛体系中竞技体育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以竞赛为杠杆,搭建了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竞争实现利益的平台,演绎了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变的趋势与轨迹,展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体育的影响,透视了体育竞赛所特有的窗口作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历经百年历史的全运会带给人们的思考往往具有重要意义。从晚清政府的第一届全运会,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二、第三届全运会,到民国政府的第四届至第七届全运会、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全运会,作为中国运动竞赛体系中竞技体育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以竞赛为杠杆,搭建了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竞争实现利益的平台,演绎了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变的趋势与轨迹,展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体育的影响,透视了体育竞赛所特有的窗口作用。
2014年05期 No.25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锐;
<正>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黄爱峰精心写作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一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1月出版,是作者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分析的学术专著,具有诸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该书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体育教育为研究背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与改革创新的理论命题下,围绕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构建当代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方略为宗旨,抓住破解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改革研究主题,以自身丰厚的体育教育经验、科研经验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的知识积淀为基础,以体育教育专业领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单元,通过实证分析和学理探讨,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改革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突破方向。
2014年05期 No.253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滢;
<正>《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收录了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3年夏天开始写作,1795年经整理出版,并发表于《季节女神》上。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这些书简成为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2014年05期 No.25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6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远亮;
<正>《逃离》是加拿大文坛巨匠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集由八个不同的短篇小说构成,在众多的作品中,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平中见奇的叙事手法、精巧灵活的故事结构和对于女性独立精神世界的执著追寻,向广大读者勾画出一个女性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坎坷之路以及在这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感悟。小说集一经问世就广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尤其深受广大女性读者的喜爱,艾丽斯·门罗也被人们誉为"女契诃夫"。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广受好评,2009年5月,《逃离》荣获了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逃离》更是获得了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艾丽斯·门罗也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逃离》是这部小说集中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最能代表艾丽丝·门罗创作初衷、思想内涵和风格特点的作品。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解读和品位这篇小说时,或许可以无意间窥见艾丽斯·门罗思想深处的最闪光东西,甚至有机会看到她内心世界中那片崇尚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桃源"。
2014年05期 No.253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0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金平;
<正>在现代美学研究视野中,美学研究的范畴纷纷转向具体的文化现象,由原来的注重哲理思辨的哲学美学模式,转入宽泛、具体的文化美学模式,强调美学研究要走出书斋,走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文化,以鲜活的人类文化材料为依托进行美学研究。也就是说,美学研究已经转向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研究美学或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文化两个维度展开,这对传统古典的"哲学美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廖国伟编著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深入研究了民歌文化。
2014年05期 No.253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兴国;
学校自我改进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改进不能完全依赖外在行政力量及教育资源的投入,而是需要通过学校内部的资源调动和潜能激发,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获得可持续的运行和使用。目前农村学校在改进中存在启动难、不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改而不进"等问题。为此,促进农村学校改进需要放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农村学校配备强力校长,在强力校长的领导下通过制度设计改变学校内部的结构关系,盘活农村学校的存量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2014年05期 No.253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凡勇昆;邬志辉;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各种矛盾的多发期和易发期,面临着社会发展不公和发展方式落后等重重挑战。教育受到社会发展的规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教育条件和水平就会催生什么类型的教育。社会转型促使教育发展主题产生变迁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理解其中的"发展"则是认识农村教育的着力之点。新型农村教育发展应该改变传统教育关注维度低级、教育对象单一、结构封闭的种种弊端,在农村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农村教育对象本身的发展以及农村学校社会服务的发展三个层次上致力改革。
2014年05期 No.25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陆福根;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围绕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一番深入思辨。其中诸如破解择校难题、教师合理流动、农村学校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2014年05期 No.25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耀明;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现象,但近年来一批农村学校通过自主探索,形成了与城市学校不同的差异化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城乡教育呈现出一种新的结构性特征。这种新的结构性特征可以运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进行分析,通过重建城乡教育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建立转型发展行动区来促进城乡教育的整体转型,实现由二元结构向二重结构的转变。
2014年05期 No.25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志成;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师生内含于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为核心,以外显于行的办学行为和环境符号为表象,并得到社区和家长认同的理念与行为符号的统一整体。学校文化的内涵揭示了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载体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内核是师生内含于心的教育思想认知。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中层是师生外显于行的文化行为和符号。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外层主要表现为社区和家长对学校文化的认知、认同和互动。学校的制度系统为思想认知和行为符号的中间亚层。学校文化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历史性、教育性、内生性和生成性原则。
2014年05期 No.25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龙宝新;
学校建设是设施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统一,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引入工程学的视野。学校文化工程建设的使命体现在以下方面:凸显学校文化特质,构造学校识别系统;建构学校精神,引领学校变革;呵护学校文化生态;塑造"校园人",构建"人—文"交互系统。学校文化工程建设需要全新的理论视野支撑,即文化流通论、文化载荷论、文化流体论和文化符号论。
2014年05期 No.253 45-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国华;张诗亚;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价值导向、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以及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宗教性、内隐性和群众性特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出现传承目的敷衍化、传承内容碎片化和传承过程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整合多元传承模式,重视校外教育形式传承的作用,开展群众性传承活动;建立科学、有效和长期的学校传承机制和评价体系是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的现实选择。
2014年05期 No.25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周元宽;葛金国;
当下学校管理中过度功利化、科层化和秩序中心倾向,导致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和遮蔽。其中既有学校自身管理原因,也有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人的可塑性与管理的可控性作为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基础和依据,决定了学校教育不能没有管理、学校管理不能弱化教育。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呼唤学校管理教育性意蕴的回归。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回归依赖于相应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以最终实现一种教育性学校管理。
2014年05期 No.253 53-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赵亚夫;张茂聪;
学校理所当然地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修课程,不仅承担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义务,而且理应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彼此尊重中建构对各种价值观念的理解能力,养成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社会态度。因此,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既需要充分开放课堂,也依赖引入实证和两难判断等手段。
2014年05期 No.25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蔡亚平;
在我国当代的中学课堂中,有一群被边缘化的学生,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淡出教师的视线,从课堂的中心退缩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角落里,最后完全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成为被教育遗忘的群体。对边缘化学生的教育,不应以功利化的态度无视他们的现状,而应从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出发,使其享受到原本应该得到的教育资源,并且跟上课堂教学的步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采取开设个性成长空间、施行个性化辅导、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各种措施,帮助他们走出"边缘",重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2014年05期 No.25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 ] - 贾晓琳;陈旭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选修课纳入课程改革之中,这为选修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选修课程的实施为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搭建了平台,透析出兴趣性、持续性、主体性、开放性特征,践行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课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突显出其动态化的价值取向。
2014年05期 No.25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瑞芳;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从体验中学生活、毕业旅行和关注社会问题三个层面构建毕业课程体系,并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毕业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综合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同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05期 No.253 70-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新平;
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科学地设置课程,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培养学生学科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在课程资源整合的课题研究中摸索出以实验技能培养为起点,以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的实践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学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和中学生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协调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为主线,宏观把握与微观操作有机结合的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课程资源整合,不但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教学实践需要,而且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2014年05期 No.25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崔艳丽;
目前,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英语教师借助先进的信息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水平。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多方面教学能力的综合,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进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性。
2014年05期 No.25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任永东;张健;
写作是实现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一项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技能。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却是相当薄弱的一个环节。过程体裁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教学模式,它恰当地运用了形成性评价手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合作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以个人写作成长记录袋为载体,有效实施过程体裁法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014年05期 No.25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2 ] |[阅读次数:0 ] - 李丽;葛超;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中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意识是进行审美意识塑造的根本前提。通过教师审美意识的提升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养成的效果。在进行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综合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自身成为审美意识的主体,突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改善学生固有的音乐学习传统,从而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4年05期 No.25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郭维平;
幼儿教师培养要体现适切性与前瞻性。在适切性视角下,幼儿教师培养要关注培养数量与质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能否适应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培养的规格和内涵能否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等。影响适切性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与培养理念、教育资源与生源质量。适切性与前瞻性紧密相关,学前教育的前瞻性走向要求加强政府统筹规划,调整与优化办学模式,分层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改革课程结构,规范入职考核。
2014年05期 No.25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邓泽军;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教师普遍面临专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其关键在于如何切实有效地深入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国各类幼儿园属于不同的办园体制,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受制于办园体制。各类幼儿园应立足各自的办园体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以期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切实推进作用。
2014年05期 No.25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卫国;张翔升;
我国幼儿教师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实践表明,实践教学是幼儿教师人文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关于人(主要是儿童)的知识、人文情怀(主要是教育情怀,如爱、责任等)和人文智慧(主要是教育机智)三个方面。受工程教育模式启发,幼儿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行动、主体、精神和关系四个层面展开。
2014年05期 No.253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地容;杨晓萍;
从"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伦理"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品质,更有助于保障幼儿的教育权益,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然而,实践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存在诸多困境,如缺乏具体、明确的专业伦理规范,对教师专业伦理内涵理解"混乱",缺乏健全的专业伦理保障与考核制度等。相关部门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4年05期 No.253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梁桂莲;
<正>我国2011年11月首次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从全国先后三批试点的情况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而美国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是融教师资格、教师继续教育及教师职称评定于一体的整合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贡献巨大,值得借鉴。
2014年05期 No.25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肖其勇;
<正>"学区制"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一种制度。在大力倡导教育公平和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提出了试行学区制的新举措。试行学区制是一种体制的创新、机制的激活和生态的适应,它将给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师带来大好机遇,同时又挑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相应跟进配套措施。
2014年05期 No.253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潮海;
<正>教师交流是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师资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我国教师交流条件及各种保障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辽宁省锦州市开创出区域性"走校式"教师交流新模式,对破解教师交流难题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2014年05期 No.25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彭晓映;
<正>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有效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精髓所在。这一教学形式广大教师无不认同,但效果却千差万别。笔者利用分管业务的机遇,通过常年听课,与一线教师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沟通。课堂展示的内容要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尤
2014年05期 No.253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永锐;
<正>"陌生化"是对思维僵局的一种革新和挑战。它要求人们不断改变习惯与自动的动作,不断更新对世界感受的方法,从而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使习以为常、且毫无新鲜感的东西,都变得焕然一新。"陌生化"视野可以突破思维的定势、惯性和惰性等思
2014年05期 No.25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绍龙;
<正>重庆市云阳县柏木村党支部书记朱家顺给县教委领导反映群众心声。他说:该村是市级贫困村,4500多人口,幅员面积58.5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劳力都外出打工,很多农户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给人最揪心的就是前些年大规模地撤点并校办寄宿制的事情。他呼吁1至5年级的小学生读书最好是不出村。据我们调查,大规模开展
2014年05期 No.253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吉旺;
<正>学生负担过重沦为民族之痛,减负受到国人的普遍关注。课业负担过重是因考试科目受升学的竞争压力所致。然而,在人人切齿负担过重之时,却忽视了还有一些课程事实上的课业负担过轻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课程不在升学考试和地方教育评价指标之列,例如思品课、
2014年05期 No.253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胜发;
<正>作文是一种书面语言的交流。当学生面对着自己书面交流的写作对象——读者,且乐意与之交流时,他的思路、他的词汇就会以相应的方式打开,以致形成强烈的交流冲动。然而,当下学生并没有把写作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是当作一项必须写给老师看的作业。加上我们的老
2014年05期 No.253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霞;
<正>阅读教学改革的最大变化是教师都舍得将时间放给学生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是,教室里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自己读、点名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尽管形式上热热闹闹,但其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多数时候并未达到有效阅读的效果。
2014年05期 No.253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咏梅;
<正>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父母的爱》的习作内容。有一位同学的作文《送伞》全文是:"放学的时候,天下雨了。我走出校门,看见妈妈来给我送伞,我高兴极了。妈妈把伞递给我,然后用电瓶车带着我回家了。回到家里,我看见妈
2014年05期 No.253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美娜;
<正>原生态就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它包含着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等新说法。它借用了生态学科中的"生态概念"。在当下众多艺术创作中,"原生态"艺术创作作品显得尤为突出。无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设计等作品屡见不鲜,这种艺术创作热潮迅速呈上涨趋势。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原生态"艺术创造更是应该汲取生活元素进行加工,创作出具有艺术性的、让人享受的美好作品。在"原生态"艺术创作中,要符合"三态"的创作理念。《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一书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2014年05期 No.253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廷勇;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提高,自助设备开始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外语教学领域更是引入了网络外语教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无论是国家在政策方面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是高校教学相关人员的信息反馈,都对外语教学网络应用持肯定的态度。
2014年05期 No.253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鲍彬;
<正>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裹挟着英美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文化场域扩张和影响力"倾泻"。统计显示,世界上有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种,尽管受到了各个国家民族文化语言的影响,同样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一定意义上影响。那么,历史上中国与英语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中国现代性意义的达成有怎样的意义。由是观之,牛道生教授编写的《英语对中国的历史性影响》是该领域研究较为成熟的力作。该书全面论述了英语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各个重要时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按照中国历史进程顺序,引用大量史实、材料、例证,追溯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的对比以及清代后期末期、民主革命时期的影响,进而过渡到改革开放后乃至21世纪。
2014年05期 No.253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素梅;
<正>对于身处全球化语境的现代人而言,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为了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改进当下的英语教学,我们有必要针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建设。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英语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他们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他们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完成基本工作的物质保障。《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是一部针对当下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以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社会需求以及教学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条件下完成的学术专著。为了使英语教师时刻与当下的教学前沿保持一致,作者为教师制定了英语教学论知识与能力相匹配的信息。在作者看来,只有将英语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地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能够让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对英语教学工作有兴趣的读者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去认识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教学实例,还在相关实例之后附带了具有解释性意味的文字说明。
2014年05期 No.253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8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