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 素质教育: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

    张力;

    本刊从2005年第9期起连续6期组织了推进素质教育笔谈,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领导、教育行政工作者、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教育学者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贡献了宝贵的真实思想和中肯建议。我们对所有的赐稿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并深信这次由顾明远先生亲自主持的推进素质教育笔谈会有益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刊将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为推进素质教育而竭尽努力。

    2006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倘若我们真爱孩子

    李吉林;

    2006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家长期盼素质教育

    江小惠;张有德;

    家长切实感受到“应试教育”给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的危害,而又不得不违心地顺从“应试教育”。家长热切期盼素质教育能落到实处,学校应兼顾应试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处理好减负与增效、成才与成人、智力与心理的关系,使孩子真正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和身心、个性的健康发展。

    2006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析网络上的教育政策话语形态——以对搜狐网站“教育评论”栏目的分析为例

    徐志勇;

    网络空间中存在结构化的媒介话语、民间政策话语和主流政策话语3种教育政策话语形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关于公共问题的讨论相比,网络的话语主体更加多元化。网络拓展了公共议题的讨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公共议程,为公众参与教育政策制订过程提供了机会,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2006年0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殷世东;朱明山;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还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型、祖辈监护型、亲朋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4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品行问题、安全防卫问题和身心发育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0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2 ] |[阅读次数:0 ]
  • 她为何不读书了——对一例因贫困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

    王一涛;

    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实施了“一费制”和“两免一补”等措施,但是学生负担的“教育成本”仍然高于一些农村贫困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解决因贫困辍学问题,需要加快“两免一补”的实施步伐,同时改革我国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2006年0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学校组织的有限理性及对学校决策的实践反思

    龚波;

    反思学校组织现象需要深化对组织特性的研究。学校组织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为此,达成科学决策需要团队组织决策、多元化的决策主体、良好的支持系统、合法的程序以及良好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

    2006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学校纪律的性质与功能:从规限、管理到教育

    刘丙元;

    把学校纪律的性质看作是一种约束、控制,将其功能定位于规限、管理,是学校纪律问题产生的根源。学校纪律的落脚点不在学生的现时,而在学生的未来,所以学校纪律的本性不在规限与管理而是教育与发展,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实现学生的成功入世。

    2006年02期 24-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弹好“协奏曲:”校长的一项重要能力

    李大健;

    弹好“协奏曲,”科学地调节教职员工的行为,实现有效管理,是校长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校长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必须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必须正确处理“权”与“威”的关系。

    2006年0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和谐课堂的构建

    明庆华;程斯辉;

    构建和谐校园,消解学校改革创新进程中的矛盾,需从构建和谐课堂开始。和谐课堂具有井然有序,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等特征。和谐课堂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对于人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业负担的减轻、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构建和谐课堂应当从明确构建和谐课堂主体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物理环境、实现课堂教学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和谐统一、提高教师构建和谐课堂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2006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0 ]
  • 知识的意义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实现

    李召存;

    教学是提升个体精神生命的实践活动,知识与个体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意义关系。教学实践中知识意义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课程知识观存在实证主义取向和心理学取向。为此,有必要重建课程知识观,转化教学实践的逻辑起点,确立对话式教学范式。

    2006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学活动的仪式性

    余清臣;

    教学是一种有组织地进行知识传递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系统。教学活动具有丰富的仪式内涵。教学的仪式性不仅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和行为模式,而且使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深刻的仪式性功能。现有教学活动的仪式原型主要有训话布道原型、研讨原型、手工作坊原型和团队合作原型等4种。深入理解教学活动的仪式内涵是认识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2006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新课程呼唤理性与真实的语文课堂——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浮躁现象的反思

    黄永祥;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认真践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常会不经意地偏离理性与真实的课堂教学的轨道,出现一些浮躁现象:刻意突显课堂的人文性、滥用激励、不加甄别地满足学生的要求、盲目追求虚假的课堂繁荣、机械组织低效的合作学习等。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现象,在反思中寻求对策,努力构建真实高效、充满理性的小学语文课堂。

    2006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曹一鸣;

    数学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但目前对此认识不一。对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片面理解导致了数学教学的偏差。“数学化”与“生活化”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点。数学教学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紧扣数学主题。

    2006年02期 46-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5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思想政治课“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模式

    曹宝静;

    中学思想政治课“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发展多种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平台。它是教育部的要求与教师自主处理相结合的产物;符合并体现政治学科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时事报道为先导”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一般为:学生自组织→学生报道时事→学生评述或讨论→教师点评。

    2006年02期 49-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物理课程的体验学习

    许静;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提出,顺应了我国课程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物理课程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亲历探究过程、学会及时反思、开展多元评价等方式为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

    2006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21世纪人类学习革命的背景

    程可拉;

    近10年发生的学习研究革命对教学范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情景认知、社会建构、实践参与、在线学习等已成为当今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基于学习理念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应该以情景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合作为原则,以技术为手段。

    2006年02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义 内容 策略

    王少非;

    教师是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学习者,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学会设计规划自己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图,其制订过程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也有共同的要素。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订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要求: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持续的反思和动态的规划;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

    2006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校本培训的探索

    陈平;

    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为教师的发展搭建舞台,应做到:变革教师的观念;重视校本培训中的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校本培训中的组织建设;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方式。

    2006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校本教育研究

    李化树;

    校本教育研究是为了学校发展、立足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一种开放式、发展性教育研究实践活动,是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而生发的一种学校教育研究策略,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质形象、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举措。校本教育研究具有本土性与针对性、主体性与多元性、现实性与实效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点。开展校本教育研究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校本管理,搭建交流平台,注重督导评价,狠抓教研队伍建设。

    2006年02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李炳煌;

    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动研究为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提供了现实途径;行动研究是以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性研究,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行动研究是构建“研究共同体”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提升。

    2006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一盆凤仙花

    朱莉;

    2006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策略——第17期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暨第9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系列专题论坛综述

    许杰;于建福;

    2006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