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做好考核评价 推进素质教育专栏

  • 正确减负 科学考核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乔锦忠;

    <正>一引言第22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看望师生并听课。课后他就减轻学生负担、考核与素质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件大事。自1993年以来,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素质教育。1997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

    2007年03期 No.16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学生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学生评价改革初探

    钟樱;周刚;

    素质教育呼唤学生评价改革。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有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学科教学中的特色评价;综合性评价学生成长的“阳光少年”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学生成长职级制。

    2007年03期 No.167 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初探——以物理学科为例

    王新富;刁艳;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的特点。“新”即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趣”是指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活”是指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实”是指要充实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2007年03期 No.16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促进“学困生”发展

    王在勇;王瑜;

    不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学困生”出现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常态、持续、优质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考核评价机制。

    2007年03期 No.167 11-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

  • 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姚云;顾明远;

    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国际化是中国教育研究走向世界和提高自身研究水平的必经之路。教育课题设置的数量、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社会广泛支持是中国教育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良好基础。而提高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扩大用英文表达教育研究成果的学术通道,遵守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规范和提高教育研究论文的翻译质量不失为中国教育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策略。

    2007年03期 No.16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法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的思考

    苏君阳;

    公共性是义务教育的一种基本特性。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主要由免费性、世俗性、平等性、责任性与强制性五个部分组成。教育法律的一项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对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进行强制性地捍卫与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回应,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实现,而且也将会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03期 No.167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及前瞻——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分析

    张军凤;

    天津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天津市普通中小学进一步发展需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做强普通高中教育;创新教师进修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普通初中教师学历,使各门学科拥有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均占到一半以上,均衡配置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在各学科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学历,使各门学科拥有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均占到90%以上,均衡配置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在各学科中的比例;加大对普通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实施普通中小学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师资、经费、政策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形成“以城带乡”的良好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2007年03期 No.167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河北省曲周县“三三三”农村教育模式的探索

    李献林;

    曲周县是中国教育学会设立的一个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农村教育面临着解决学生厌学、辍学和为“三农”服务,以及为农民子女设计未来发展,为他们寻找出路的三大问题,为解决这三大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曲周县在教育改革实验中,围绕以创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提出了“三三三”人本教育模式,即小学阶段抓好“三习”教育,初中阶段实施“三维”教育,高中阶段强化“三新”教育,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03期 No.16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在津召开

    和学新;张健;

    <正>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于2006年10月25-28日在天津召开,全国3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确定了下年度工作的方向,同时还吸纳了7家教育刊物成为新的会员单位。

    2007年03期 No.167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校改进

  • 学洋思 要把真“经”学到手

    王增昌;

    <正>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原是一所“设备三流、生源三流、师资三流”的农村薄弱校,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自1991年以来,该校连续多年保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100%,近几年中考升学率居全市之首。目前,已成为一所大家公认的“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行不悖”的全国名校。

    2007年03期 No.16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自觉:课程变革中的学校文化研究

    唐丽芳;马云鹏;

    任何变革得以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参与改革的学校要能够创造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它所面对的实然学校文化呈现哪些表征?这些表征又是如何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如何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来推进改革的进程?这些是学校课程改革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2007年03期 No.167 33-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德育探讨

  • 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刘天娥;

    制度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德育制度规范着师生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一定的伦理精神。结构合理、道德的德育制度是培养学生德性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2007年03期 No.16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校园博客:班主任工作的新伙伴

    袁孝保;

    面对博客浪潮以及日渐增长的中学生“开博”现象,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顺势而上,积极利用博客这一有力工具,使之成为自己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师生交流的平台、实现家校配合的中介和桥梁、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园。

    2007年03期 No.16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课改研究

  •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学设计

    胡波;

    现代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映射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轨迹,决定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效果。发展性、生态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扬弃与超越传统教学设计的思想,重新审视与分析现代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正确处理标准与多元、分析与综合、探究与接受、预设与生成、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是广大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2007年03期 No.167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课程:一个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

    姜丽静;

    地方课程在我国负载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既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理论丰富发展的逻辑使然。鉴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与薄弱,有必要对地方课程的基本含义与价值定位、地方课程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阐释,以期引起更多的理论关注和研究。

    2007年03期 No.167 49-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 ]
  • 新课程呼唤班级设计变革

    樊志瑾;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设计,是对班集体建设进行谋划、构建以及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它有学习型、和谐型、自主型、合作型、开放型等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其依据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人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班级设计必须坚持人文性、前瞻性、时代性、多元性、民主性原则。

    2007年03期 No.16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学探索

  •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张天宝;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2007年03期 No.167 56-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

    李祎;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推进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性资源,具有非预期性、再生性、内源性、现时性等特点。教师应充分认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积极培植、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的教学智慧。

    2007年03期 No.167 60-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学科教育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管见

    刘秀江;朱晓宏;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生字词、掌握知识性问题和文体规范成为教师偏重的教学内容。究其根源,是受到认识论的影响。存在论哲学启示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让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感受语文学科性质,学会理解和表达“人的世界”。

    2007年03期 No.16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学习汉字的阶段性特点及教学策略

    陈曦;张小林;

    儿童对汉字的学习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学龄前儿童通过观察字型的特征来认字,往往只注意字的局部而忽略字的整个结构,也不理解字型与音节的对应关系,同音字概念模糊。从6岁开始,一部分儿童可以运用声旁或类比的方法来阅读汉字。教师应针对儿童认字的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儿童综合利用词义和上下文中的信息来弥补汉字表音的不规则性。具体方法有:以音带字法、绕口令法、同音串认法以及加强课外阅读等。

    2007年03期 No.16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追问

    张立东;

    师资不足已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乳山市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创造了“课题.教师选聘制”。“课题.教师选聘制”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各学段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潜能,择优确定活动课题和聘任指导教师的一种工作机制。

    2007年03期 No.16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创新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吴文生;

    针对目前中小学校本培训普遍存在的效益低下和培训模式“一刀切”的通弊,我校从学校特点和教师实际出发,对教师校本培训活动进行了创新,把受训教师分成“适应阶段”“追求合格阶段”和“成长为骨干阶段”三个层次,并相应地采用了“导师制”“案例法”和“课题带动法”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师校本培训,这种做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2007年03期 No.167 72-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课堂教学变革中的教师思维方式发展

    岳欣云;

    教育变革不仅要转变教师的外在行为,更要重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型。在“新基础教育”改革①实验中,教师思维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前对分析性和确定性思维方式的过分追求,到改革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多种确定性思维方式开始出现,再到深层变革阶段的复杂性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并由此引起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2007年03期 No.16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