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燕;涂端午;汪明;
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旨在通过制度创新,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当前,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主要的实施策略有:在加强政府统筹的同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校长负责制,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构建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学校和社区、家长的互动机制,创建社会对教育的支持、服务与监督系统。
2009年04期 No.19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天雪;朱智刚;
教师流动对于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桐庐县教师流动情况调查分析表明:非正式制度对教师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为加快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使城乡教师流动回归合理有序的轨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定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制定教师公务员法;第二,加快社会诚信建设,建立教师诚信档案;第三,注重伦理因素,实行权变管理;第四,强化教育仪式,提高教师声望;第五,推进工资制度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2009年04期 No.192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钟为春;
校长队伍的现代化素养是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保证。成都市锦江区通过创新校长选拔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交流机制及名校长培训机制,并通过实施四种策略,不断促进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09年04期 No.19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世红;
过程哲学思想认为教育应该赋予学生"根"与"翅膀",使学生享有"智慧",从而获得人类最本质的自由。用过程哲学观点对"根"与"翅膀"的教育意蕴做深入分析是很有意义的,它启示我们在中小学生课业"减负"上应关注以下几点:加强"信仰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意识;转变观念,走向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性了解,为"减负"提供保障;行政引领,专业支持,向"减负"要实效;系统推进,和谐共建,走教育永续发展之路。
2009年04期 No.19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宗;
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理念指引下,美国教育创造了不简单的成绩。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自主办学机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以及以评价问责保证教育质量,此外,纪律法案、特许学校也展现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美国中小学教育利弊共存,但中美教育可以相互借鉴,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互补性,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可以为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2009年04期 No.19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宏亮;
四方会议是学校建立的一种信息沟通机制,其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和指导班集体的学习,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具体来说,四方会议是由前期准备、会议进行和后期反馈三个阶段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层面上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具体到操作上,就是以会议为载体,通过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的信息互动,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2009年04期 No.19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辛涛;张文静;李雪燕;
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方法是我国教育改革逐渐走向深化的必然要求。增值性评价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评价方法,它实现了关注点的变化、保证了更加公平的比较、与绩效责任紧密相连,并且具有诊断性功能。增值性评价主要有概要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水平分析等模型。尽管增值性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它仍对我国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2009年04期 No.19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0 ] |[阅读次数:0 ]
- 张布和;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大难题。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国教育界应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加强国家教育质量监测机能,针对性地改革现行的学校教育考试,在不同层面上研究和开发重视学业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成就评价模式。
2009年04期 No.19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彭豪祥;
教学反馈既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与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表明,有些教学反馈对教与学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严重妨碍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样的教学反馈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只有同时具备准确性、针对性、制导性、激励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对教与学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与认识有效教学反馈的这些特征,对于搞好实际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09年04期 No.19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4 ] |[阅读次数:0 ] - 张增田;
现实的对话教学实践经常会暴露出以下四种问题:一味追求对话,缺乏或排斥精彩、深刻的讲授;刻意追求生成,迷失了基本的教学目标;形式化的、虚假的对话大量存在;有意或无意地疏离了现实生活世界。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少对对话教学本真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对对话教学的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自身素养不高,不适应对话教学的实践要求。改进对话教学的实践应做到:加强对对话教学的理论探索,增强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正确认识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增强其驾驭对话教学的实践能力。
2009年04期 No.19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杨雪莲;
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必须弘扬创新精神,发展人的个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知识寄存于丰富的生活场景中、身处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存在于它固有的结构体系里。知识生成的"境"就是学习主体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的一系列支撑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的核心目标是:将客观地寄存在社会生活场景中的知识、融合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知识和存储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建构到学习主体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去。
2009年04期 No.19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光余;邵佳明;董振娟;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共享愿景,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建立规章,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解决冲突,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沉浸体验,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反馈信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
2009年04期 No.19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6 ] |[阅读次数:0 ] - 肖正德;
农村文化形成与生长的环境和背景的特殊性使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认同、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乡土性、封闭性、保守性、贫困性为基本特征的农村传统文化阻隔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施行,使之陷入相应的文化困境。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突破文化阻隔,教育者就必须意识到课程的文化精神,依照课程改革的现实诉求,重构合作型、开放型、民主型、创生型文化。
2009年04期 No.19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瑜;郑丹;
农村学校在现有的条件和生存境遇下,如何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走出一条有生机和特色的办学之路?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龙安桥小学充分利用当地农村为数不多的资源,通过借鉴学习,自主创编教材,开发并逐步推广了石头装饰、酒瓶彩绘、欢乐腰鼓、民族舞蹈、武术体操、花样跳绳等六项校本课程。龙安桥小学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经验:办学条件和校本课程开发未必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关键取决于教育者能否坚守教育信念、具有"无中生有"的创造精神和持续的有效行动。
2009年04期 No.19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渠东剑;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一些学校在开展以校为本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备教学内容落实多,备学科长远发展少;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备教材多,备学生少;备讲法多,备学法少;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校本教研要着眼于学校长远的教学文化建设和学科教学特色的构建与发展,加强教师的合作交流,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009年04期 No.19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滕衍平;
"和而不同"是对中国传统对话理论精髓最简约而深刻的概括。它比西方的对话理论更加深远、博大、精深,更具有哲学的思考。以此角度来审视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以发现当前很多教学中"伪对话"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和"与"同"的问题。遵循"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可以让对话更深刻、更丰富、更高效。
2009年04期 No.19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邵洪平;
<正>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新时期基础教育中如何促进青少年科技素养发展有效策略,这正是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所在。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应放眼世界,从国际教育视野来审视我国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拓展我
2009年04期 No.19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饶从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但是教师发展领域的范围依然界定不清,教师发展过程也未得到清晰的确定。教师发展是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也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教师发展具有多维性,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性发展共同构成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缺一不可。
2009年04期 No.19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王平;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是"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能进一步巩固小学教育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内容包括:分类指导、分校培训与分步提高。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政府导向机制、多方互动机制和客观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009年04期 No.19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武;
精彩的课堂是与智慧结伴的。深圳市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让知识发生于经验世界之内,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和他人享想法;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巧妙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持续探究的态势。拜师、读书、勤奋、爱生、笔耕、魅力等因素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9年04期 No.19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