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瑞文;
优质教育需求急剧膨胀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造成择校热与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教育事业与教育产业共同发展,大幅度提高教育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国家要积极推进民办学校、企业、社会参与举办承办的公立转制校的发展,扩大由家庭负担大部分成本的、可供选择的优质、特色、多样化教育服务的规模,满足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家庭及不同秉赋、兴趣和特长学生的择校需求,借以分流和缓解传统公立重点校、名校、实验学校的压力。
2012年04期 No.22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茂聪;胡伟;
课程政策执行力直接影响课程政策执行的程度与效率。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是我国课程政策执行力的薄弱之处,执行主体对课程政策的有效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执行主体视域看,县域课程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缺乏对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的自觉性、创造性以及专业能力和信念。从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的制订方式、组织制度建构、政策宣传以及评估督导等方面予以分析,能够有效增强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
2012年04期 No.228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友志;
学区化管理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各地学区化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都注重学区内学校的资源共享与统一管理。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视角来看,学区化管理在理念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缺失。优质均衡视野下的学区应被赋予和承担更多职能,应更注重文化和精神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学区内学校从"差距合作"走向"差异合作",形成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学区考核评价方式。
2012年04期 No.22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李子芬;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部分城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既不公平,又效率低下,其中校际间教师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是引起择校和教育寻租的根源。构建义务教育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是实现师资"无差异"的有效路径,是均衡教育资源的关键改革。日本的经验及我国部分城市的尝试说明"无校籍"管理制度在我国具有可行性,但该制度的成功及效率的充分发挥尚需一系列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
2012年04期 No.22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旭;
学校同质化现象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借助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可以阐释构成学校声誉制度的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是如何通过合法性机制导致学校趋同的。而导致学校同质化的学校声誉制度必然面临合法性危机。各个层面行动者不断建构新的面向多样化发展的学校声誉制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校走出这种制度性困境,促进学校由同质向多样发展。
2012年04期 No.22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骈茂林;
公民通过特定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形成有序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调整维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路径。公民参与在所依赖的权威、参与主体、运行方式等方面与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有明显区别。推动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是教育体制变革背景下公共教育组织对其自身合法性的求证,其价值在于,可以为公民行使公共事务管理权利提供有效途径,能增强学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社会资本的发展。
2012年04期 No.22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晋;
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单位运行模式是国家优先模式;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单位运行模式出现个人优先的苗头,但其在较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优先模式的翻版。国家和个人关系不均衡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的发育程度较低。个人优先模式出现的问题不能说明个人优先模式本身有问题。要真正实现学校单位运行模式的转型,必须探寻平衡国家权力的其他支点。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单位变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2年04期 No.22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鞠玉翠;
在大中小学合作改进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保障改进效果,充分发挥双方主体性,形成优势互补,双方应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具体来说,在学校改进过程中,合作双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入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的多维性、整合性、紧迫性等复杂性特征;二是共同澄清和展望教育、学校改进以及自身发展的愿景,立足现状,共谋策略,共求发展;三是努力探究和反思教育实践中习焉不察的惯习,突破改进的阻力;四是共同寻求恰当的思维方式,如主动介入、关系思维和公共理性等。
2012年04期 No.22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郭玉峰;史宁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已有经验和直观基础上,经历和感悟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过程,尤其是归纳推理过程后建立的新经验和更高层次的直观。学生学习数学除了获得知识和技能外,还能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对问题作出直观判断,是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和关键。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经过自己的思考,猜想出一般性结论,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从特例开始循序渐进进行归纳推理;在归纳推理基础上学会演绎推理。
2012年04期 No.22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0 ] - 邝孔秀;宋乃庆;
"双基"是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重视"双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基本特征和经验之一。国际比较表明,"双基"扎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比较优势,双基教学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联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规范取向的伦理制度、代人立言的科举制度、厚德有为的人生观、经世致用的价值观、经典取向的方法论、综合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注重累积的行为艺术以及在它们影响下形成的重视基础的教育传统,共同构成了我国当代双基教学的传统文化基础。
2012年04期 No.22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晓红;郑毓信;
数学素养是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数学素养的建构应综合考虑数学素养产生的社会背景、现代数学的发展,并符合数学素养主体的认知水平。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是数学课程改革目标;其构成要素为知识素养和观念素养;数学素养在不同认知水平学生个体上体现出层次性。数学教育既要明确肯定数学的善,充分利用数学科学在发展人方面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要认识到数学的恶,理性开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
2012年04期 No.22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0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周彬;
教学理论应该服务于教学实践,但当教学理论赢得学科地位后,教学理论依赖于自我论证而非教学成效。教师不是一堂好课的复制者,也不是一堂好课标准的实现者,他们只是自我课堂的优化者。课堂体验是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综合产物,也是教师形成教学思想和优化教学实践的出发点。要让教师课堂体验好起来,就需要教师意识到课堂体验在实践与理论上的双重重要性,并真实地面对自己的课堂体验,真实地改造与优化自己的课堂。
2012年04期 No.228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小秋;
惯例的预知性、典范性、贯通性、经济性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但同时也大量存在着低效教学的惯例。成长中的教师通过不断拓展异例、修补惯例中出现异例、下意识的异例创造,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惯例与异例的转换与交互作用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建构着自己的教学世界。教学惯例是教师"被建构的结构",教学异例是"建构中的结构"。惯例与异例共同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2012年04期 No.22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莹;
民族音乐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球化不断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在生存与发展方面遭遇了困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流行音乐的冲击,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处于边缘地位。繁荣民族音乐,需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培养民族音乐教育的市场意识,不断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主动适应市场。
2012年04期 No.22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青;邓芳丽;
网络语言是网络教育中主体存在、主体交往、主体自我呈现的唯一载体,具有明显与现实社会语言不同的特点:网络语言动态可塑同时又在非线性的逻辑空间中跳跃;网络语言快捷、简略,同时又在隐匿而隔离的后现代时空中自由流动。网络语言使师生的主体角色与身份地位发生解构与重构,由于网络语言将师生主体的社会属性隐藏,教育主体表现为符号人,同时,在以网络语言为载体的交往中,网络教育时空中师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不断漂移。
2012年04期 No.22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梅;
蒙古族学生生活在本民族的语言环境中,蒙古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他们的英语学习是学校以汉语普通话为中介语进行授课的,这就加大了其英语学习的难度。从蒙汉两种语言的迁移作用对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来看,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背景、蒙汉语的迁移影响及蒙英英语教材的空缺等因素均对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必要从培养蒙、汉、英三语教师,编写蒙英教材等方面入手对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2012年04期 No.22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君玲;
<正>近日,笔者读到《城乡统一的中考制度亟需改革——建立农村独立的中考制度》一文,该文立足国情,呼吁建立独立的农村中考制度以应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文章有很多论述是可取的,但笔者认为建立独立农村中考制度
2012年04期 No.22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建云;
<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其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中小学,学校领导层的决策、教育价值观不仅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而且也对教师的教改意识和教学行为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亲临教学第一线,深入
2012年04期 No.22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海燕;
<正>著名特级教师刘云生提出"心根语文"的概念。"心根"在此限指"人的心灵之根",它是人出生后接触世界经验积累所形成的最本源的心灵根基,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精神之源。语文是个体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赖以代代相传的载体,这就决定了它成为"流淌在人的精
2012年04期 No.22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敏华;
<正>教学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语文教学内容是生活信息的记录,因而语文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使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
2012年04期 No.22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袁孝保;
<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感知、吸收、加工、创造。阅读有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教材,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包
2012年04期 No.22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