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政策研究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证研究——基于对我国9个省份107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

    钟秉林;赵应生;洪煜;阮琳燕;

    对我国9个省份107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尚存在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之间公用经费支出的差异性十分显著。今后,我国要通过完善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强监督审计、实行财务公开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2012年08期 No.232 1-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两山”地区的实证调查

    谢治菊;刘洋;

    寄宿制学校的本意是集中优势资源办学,保证教育公平,使适龄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但从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却又产生了新的不公平。寄宿制学校不仅推迟学生的入学年龄,耗费学生更多的回家时间,不同程度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面临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适龄儿童越来越少的尴尬,还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寄宿生的课外活动权。为破除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的公平缺失问题,政府应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学生餐费补助标准和学生车费补贴政策,对学校选址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2012年08期 No.232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城乡中小学结构布局变化的比较与反思

    高小强;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发达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结构布局呈现出新的特征。城市大力推动小班化教育以促进学校内部结构的优化;农村则通过布局调整以实现规模化办学的目标。不可忽视的结果是"小班共识"成为城市拒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制度屏障,而"规模效益"理论则成为农村学校维持大班额教学的"科学依据"。农村儿童不论是留守在农村还是迁徙进城市,其不公平的境遇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城市推行的小班化教育要具有包容性,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应以小班精神为指引,只有这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2012年08期 No.23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图片

  • 提高教育质量 突出学院特色——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创建子1997年,原名心理教育系,2002年改为心理与教育学院,2009年改为现名。学院设有两个研究机构:山东心理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2年08期 No.2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名优学校、名优校长风采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正>邢筱萍,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兼职督学,国家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巾帼十杰、北京市杰出校长、海淀区模范校长等荣誉称号。

    2012年08期 No.23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优秀教师无不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

    顾明远;

    <正>参加今天西城区教委举办的"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听了华老师《融"错"课堂求真做人》的教学思想汇报,也观摩了他的课,我很受启发。华老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特级教师,在他身上有许多光环,代表着他在小学教育方面的成就。今天的研讨会,对华

    2012年08期 No.23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热点问题研究

  • “过度教育”的表征、归因与救赎

    闫守轩;朱宁波;

    "过度教育"是当前教育异化的集中表现,其表征为学习内容过多、过难,学习时间过长,学习起点过早,学习过程过死、过严。这种异化是工具理性教育价值观的宰制、"有罪推定"儿童文化的规约、"超级儿童"观的偏误及制度化教育的规训与压迫之结果。要实现"过度教育"的自我救赎,就必须推进文化与教育价值观的改造,进行基础教育体制设计的调整,实现基础教育实践运行着眼点的转移。

    2012年08期 No.23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公众对区域基础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

    张娜;

    教育满意度是学生和家长把对教育服务的综合感知与预期期望相比较后,形成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其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包含公众对教育服务综合感知的影响因素和公众的教育期望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基于对北京市17个行政区域的11600个学生家庭教育满意度的入户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上学的程度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教育满意度具有广泛而显著的影响。对各学段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既可以发现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关注点和重视度,也可以发现各学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2012年08期 No.23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现状及改善策略——基于北京市的实地调查

    赵玉如;

    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是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是现代社会民主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对北京地区家长委员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北京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在当选方式、参与程度及培训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家长委员会在建设方面表现出各自为政、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随意性大、参与流于表面化等问题,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规范化管理和科学性指导,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2012年08期 No.23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论学校教育自主创新的三种形态

    赵文平;

    转型与变革的社会时代呼唤学校教育自主创新。以哈贝马斯的兴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参照学校创新过程中要解决问题及处理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归纳出我国中小学自主创新的三种基本形态,即"技术—改造"形态、"实践—生成"形态和"解放—文化"形态。学校教育自主创新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中小学应依据自身实际探索独有的创新发展路径。

    2012年08期 No.23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卓越人生”教育意蕴与策略

    陈东永;李红鸣;郭子其;

    具有价值引领的教育能够使教育更具生命关怀与创生力量,并能促进校园生活生态化。基于这种认识,成都树德中学进行顶层设计,注重文化与思想价值的有效引领;研究具有思想价值与审美特征的教学,让教学更高雅与诗意;教学实践充盈学科思想与方法,让教学更具创生张力;注重学生情智共生共融,让学生自由自觉地成长。

    2012年08期 No.23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研究

  • 教育实践的人文品性:迷失与回归

    袁丹;田慧生;

    教育实践是教育的日常生活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场域里的相遇和交往。技术化向度、功利化思维和边缘化危机导致教育实践人文品性的迷失和沦丧。现象学教育学主张"回到事实本身",基于个体体验的理解和关注情景分析,以彰显教育实践的人文品性为旨归,呼唤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教育实践人文品性的守望与回归有赖于关怀内容转向"面向学生的实践",关注焦点转移到"基于对学生体验的理解",观照视角转变为"共享的师生关系"。

    2012年08期 No.232 36-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教师教学自主与创新

    姚计海;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成为富于教学创新的教育者,就必须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即教学自主性和自主权。教学自主性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对自身的主导和支配,教学自主权是教师对教学情境及其相关事务的主导和支配。教师的教学自主与创新紧密联系,教学自主是教学创新的条件和保障,教学创新是教学自主的价值体现。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也要提升其教学自主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创新。

    2012年08期 No.23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学生的身份认同

    张军凤;

    学生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学习作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或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学生身份与学生角色的核心特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对"学生"这一身份的认同并不一致。"好学生"和"差生"是学生群体中被普遍认同的两种身份。在学校层面的话语体系中,"学习的好与差"和"是否听话"成为衡量学生身份的基本标准。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一时空场域之中并依赖于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使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必须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和向往的学习之地。

    2012年08期 No.23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丰富与发展——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看数学课程理念的新变化

    黄翔;童莉;沈林;

    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数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是一种"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在课程观上,凸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丰富意义;在课程内容观上,进一步厘清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内涵、选择和组织;在教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评价观上,突出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强调运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2012年08期 No.23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模式建构:学业成就调查重要生长点

    孙智昌;

    学业成就调查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旨趣,但是现有的学业成就调查主要依据学力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其知识观陈旧,难以测试和解释学生学习的过程,并渗透着相对评价的理念。学业成就调查的学习模式具有先进的知识观、学习观和评价观。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是把握学生知识的发展、形成新的学力模式、确立新的调查取向和编制新的测试工具。

    2012年08期 No.232 51-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生成长包评价的实践研究

    丁念金;

    成长包评价是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一个成长包,基于成长包中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对学习者定期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促进学生优质学习的一个有力手段。上海市新会中学从学生的品德发展、性格发展、考试成绩、身体素质发展、能力发展等方面入手,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包,并定期开展成长包评价。在成长包的资料收集方面,学校既重视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评价标准的制订方面,学校既注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评价结果的处理方面,学校注重合理性、实效性。

    2012年08期 No.23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冲突:缘起、悖论及合理应对——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审视

    魏善春;

    教学冲突是常态化存在的教学现象,师生作为教学冲突的主体在权力资本、文化资本及时空观念方面的差异是教学冲突发生的重要原因。教学冲突本身表现为教学主体行为悖论、功能悖论及发展悖论。应对教学冲突首先要重新思考教学是什么,教学中有谁的存在,教学为了什么,通过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冲突制度化"的教学新规范,使教学在冲突的发生和发展中达到动态平衡的境界。

    2012年08期 No.23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论“趣”的教学意蕴

    张俊列;

    "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概念,艺术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对"趣"的追求上。教学本身作为艺术,趣具有丰富的教学意蕴,其一是把教学理解为不断地追求美的过程,它旨在说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灵动性、机智性、本真性;其二是把"趣"理解为教学艺术的审美规范。教学实践既要追求教学艺术的开放性与自然性,又要强调其美学的规范性。"趣"的教学意蕴具体有四个方面:志趣是教学艺术的使动力量,是师生对人生之美的趋向;情趣是教学情境之美的展现;机趣是对教学灵动之美的表达;真趣是师生对生命本真之美的体验。

    2012年08期 No.23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特级教师长效引领实践要略

    刘要悟;韩维东;

    特级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他们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和利用特级教师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务实、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展特级教师长效引领活动。为此,我国应在特级教师短期引领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由特级教师牵头的教研共同体,由特级教师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革新和教学研究活动,并将所取得的成果逐步提炼予以推广。

    2012年08期 No.23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分析

    葛明荣;王晓静;梁建芹;

    对Y市市区部分初中班主任、初中非班主任教师以及小学班主任的调查显示,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总体较高,但低于小学班主任;35岁及以下、职称低、未评为优秀、无职位的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较低;初中班主任急需加强的6项积极心理品质是热爱学习、智慧(洞察力)、社交智力、领导能力、热情活力、幽默风趣;工作压力、提升压力、个人能力等方面是造成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低的原因。为此,学校应减轻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关心青年班主任的成长,建立科学的职称评聘、职位晋升和评优制度,同时初中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2012年08期 No.232 72-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培训模式系统设计及改革策略

    孙二军;郝瑜;

    虽然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模与质量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培训模式缺乏系统设计,培训体系不健全,多元化培训格局尚未形成,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根据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状况,在培训投入与配套政策方面强调开放性与统筹化相结合,在培训机构布局方面强调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在培训模式的分层与分类方面强调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在培训需求分析、内容确定、评估形式与手段等方面强调系统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2012年08期 No.23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路径探析

    徐莉莉;

    开展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是当前农村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为实现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城乡目标共生、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培养交融三个目标,学校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应在以农村新教师为本、城乡平等交流、高度协作的原则下,创建城乡学习共同体,探索在线课堂教学互动,构建定期的相互听课机制,以提高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质量。

    2012年08期 No.23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积聚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

    李敏;

    对于小学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回归生活是极富力量的抉择,它真实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对教育的理解。然而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回归生活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没有激发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从小学品德课教师的三种职业状态出发,厘清"生活"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小学品德课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信。小学品德课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所使用的生活经验应当是经过反思和价值澄清的;强调感性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整体上降低了对教学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应设法在生活中增强专业执行力。

    2012年08期 No.23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法国教育改革研究

  • 新世纪法国基础教育改革举措

    王晓辉;

    教育是法国的最优先领域,但学业失败和不平等仍是困扰法国教育的严重问题。法国在新世纪加大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课程体系方面,提出了"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的概念;在小学课时安排方面,取消了长期实施的周六上午的课程;在高中学业定向方面,允许高中生重新选择;在外语学习上,承认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法国基础教育改革仍在继续,卓越与公正将是其未来改革的主题。

    2012年08期 No.232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