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黄济;

    "教育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话题,从上层建筑说到生产力说,再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今天教育产业化、教育民主与公平等问题又为其增添了新的内容,乃至出现百家争鸣之势。但是这些争论都离不开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三边关系。分析与解读这组复杂关系,对于认识教育本质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既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范畴,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

    2008年09期 No.185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黄济;

    "教育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话题,从上层建筑说到生产力说,再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今天教育产业化、教育民主与公平等问题又为其增添了新的内容,乃至出现百家争鸣之势。但是这些争论都离不开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三边关系。分析与解读这组复杂关系,对于认识教育本质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既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范畴,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

    2008年09期 No.185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图片

教育政策研究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

    李明华;

    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

    李明华;

    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向灾区英雄教师致敬

    顾明远;

    <正>第24届教师节将要来临,这个教师节有着特别的意义。四川地震灾区的老师们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让教育界为之震撼,让全社会为之震撼。

    2008年09期 No.18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向灾区英雄教师致敬

    顾明远;

    <正>第24届教师节将要来临,这个教师节有着特别的意义。四川地震灾区的老师们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让教育界为之震撼,让全社会为之震撼。

    2008年09期 No.18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校文化建设

  • 从愿景到现实:文化的力量——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文化领导的实践考察

    张爽;

    建校百年的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用事实证明了在学校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文化领导,就是通过领导活动的实践,塑造优质的组织文化,形成一种软规范,不断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领导力,从而影响组织成员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并得到组织成员认同。这种文化力从历史积淀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传承力,从理念沟通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引领力,从制度保障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践行力,从整体发展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提升力。

    2008年09期 No.18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愿景到现实:文化的力量——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文化领导的实践考察

    张爽;

    建校百年的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用事实证明了在学校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文化领导,就是通过领导活动的实践,塑造优质的组织文化,形成一种软规范,不断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领导力,从而影响组织成员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并得到组织成员认同。这种文化力从历史积淀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传承力,从理念沟通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引领力,从制度保障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践行力,从整体发展的角度讲体现为一种提升力。

    2008年09期 No.18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行为方式的转变

    许杰;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摈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2008年09期 No.18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行为方式的转变

    许杰;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摈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2008年09期 No.18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王攀峰;赵云来;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的意蕴、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文化的整合、在创造中提升课堂文化的品质。

    2008年09期 No.18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王攀峰;赵云来;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的意蕴、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文化的整合、在创造中提升课堂文化的品质。

    2008年09期 No.18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研究

  • 试论教育家的“类本性”

    孙孔懿;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的整体规定性,既是人的"类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体性与个体性之一般。教育家"类本性"为社会分工所决定,是历代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自我创生成果的积淀与遗传,具体体现为教育家的整个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与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类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种"超我"的同化力,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类化",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2008年09期 No.18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教育家的“类本性”

    孙孔懿;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的整体规定性,既是人的"类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体性与个体性之一般。教育家"类本性"为社会分工所决定,是历代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自我创生成果的积淀与遗传,具体体现为教育家的整个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与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类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种"超我"的同化力,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类化",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2008年09期 No.18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才”诠释中的教育追求

    纪大海;

    所谓人才,就是"人"与"才"的有机合成,具体表述为"人才=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与高技能"。教育的现代发展取向与变革正是围绕培育"人"与"才"而展开。成人成才需要做人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

    2008年09期 No.18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才”诠释中的教育追求

    纪大海;

    所谓人才,就是"人"与"才"的有机合成,具体表述为"人才=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与高技能"。教育的现代发展取向与变革正是围绕培育"人"与"才"而展开。成人成才需要做人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

    2008年09期 No.18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田莉;吴刚平;

    生存哲学视野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基于三种人性假设:学生是具体的人、关系中的人及生成中的人。发展性学生评价需要走向具体个人的评价观,其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现条件包括:学生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评价过程设计本身应体现出专业水准;评价实施者展开评价过程的能力有待提升;主体取向的评价体系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2008年09期 No.18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田莉;吴刚平;

    生存哲学视野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基于三种人性假设:学生是具体的人、关系中的人及生成中的人。发展性学生评价需要走向具体个人的评价观,其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现条件包括:学生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评价过程设计本身应体现出专业水准;评价实施者展开评价过程的能力有待提升;主体取向的评价体系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2008年09期 No.18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讯息传真

  • 山东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举行

    姜晓波;

    <正>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与山东省教育学会主办、莱州第一中学承办的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山东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暨表彰会",日前在莱州市举行。来自山东省内300余位校长与会。

    2008年09期 No.18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举行

    姜晓波;

    <正>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与山东省教育学会主办、莱州第一中学承办的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山东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暨表彰会",日前在莱州市举行。来自山东省内300余位校长与会。

    2008年09期 No.18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今秋免除学杂费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2008年09期 No.185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今秋免除学杂费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2008年09期 No.185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中国教育学刊》致读者

    <正>2008年《中国教育学刊》通过进一步调整办刊定位、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贴近基础教育实际,更加贴近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受到读者的欢迎。作者来稿量持续增长,为感谢广大作者对《中国教育学刊》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学刊的信息量,2009年《中国教育学刊》将从80页扩展到96页。

    2008年09期 No.18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中国教育学刊》致读者

    <正>2008年《中国教育学刊》通过进一步调整办刊定位、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贴近基础教育实际,更加贴近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受到读者的欢迎。作者来稿量持续增长,为感谢广大作者对《中国教育学刊》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学刊的信息量,2009年《中国教育学刊》将从80页扩展到96页。

    2008年09期 No.18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领导

    熊梅;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变革,蕴含了对于学校制度、文化、组织等各方面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推行、实施、成果4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与变革需要,通过自身的角色转化,演化出多种支撑变革的策略,促使学校课程积极、开放、灵活、优质地发展,日益彰显出课程领导在改善制度、更新组织和重构文化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2008年09期 No.185 31-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领导

    熊梅;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变革,蕴含了对于学校制度、文化、组织等各方面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推行、实施、成果4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与变革需要,通过自身的角色转化,演化出多种支撑变革的策略,促使学校课程积极、开放、灵活、优质地发展,日益彰显出课程领导在改善制度、更新组织和重构文化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2008年09期 No.185 31-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

    脱中菲;

    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2008年09期 No.18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

    脱中菲;

    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2008年09期 No.18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体育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

    李木春;王燕玲;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加快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推动学校课程的协调发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课程调适、课程整合、课程创新等模式进行了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并组建了学科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体育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

    李木春;王燕玲;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加快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推动学校课程的协调发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课程调适、课程整合、课程创新等模式进行了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并组建了学科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

    赵亚夫;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2008年09期 No.185 41-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

    赵亚夫;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2008年09期 No.185 41-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校长如何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

    林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回归"课堂。校长听课评课作为常规性的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涵。校长要成为教育教学的实际领导者和管理者,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需要从3个方面做准备:一是理念更新到位——认知、把握新课改下听课评课标准的特点;二是角色到位——确认、找到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角色的科学定位;三是操作行为到位——科学、有效践行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的"五个结合":规律性与个性的结合、问题性与激励性的结合、实用性与引领性的结合、技能性与文化性的结合、研究性与开放性的结合。

    2008年09期 No.18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校长如何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

    林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回归"课堂。校长听课评课作为常规性的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涵。校长要成为教育教学的实际领导者和管理者,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需要从3个方面做准备:一是理念更新到位——认知、把握新课改下听课评课标准的特点;二是角色到位——确认、找到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角色的科学定位;三是操作行为到位——科学、有效践行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的"五个结合":规律性与个性的结合、问题性与激励性的结合、实用性与引领性的结合、技能性与文化性的结合、研究性与开放性的结合。

    2008年09期 No.18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以数学课程为例

    陈丽华;

    "教师即课程"理念正在成为新课程实践的诉求,它强调教师要进入课程,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将自己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课程,进而教师本身成为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理解与领悟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实然前设;实践与反思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践行方式。古德莱德的课程分层理论使得上述阐释成为可能,从数学课程角度探究使上述阐释的实践得以可能。

    2008年09期 No.18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以数学课程为例

    陈丽华;

    "教师即课程"理念正在成为新课程实践的诉求,它强调教师要进入课程,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将自己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课程,进而教师本身成为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理解与领悟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实然前设;实践与反思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践行方式。古德莱德的课程分层理论使得上述阐释成为可能,从数学课程角度探究使上述阐释的实践得以可能。

    2008年09期 No.18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课堂交往:现实偏误及其矫正

    查啸虎;

    课堂交往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当今现实的课堂交往中,却存在着诸多偏误,导致课堂交往的变异,并阻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此,有必要做出多方面努力,改进课堂交往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课堂交往:现实偏误及其矫正

    查啸虎;

    课堂交往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当今现实的课堂交往中,却存在着诸多偏误,导致课堂交往的变异,并阻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此,有必要做出多方面努力,改进课堂交往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好课标准是“实”“事”“求”“是”

    刘业俭;

    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新课改中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实""事""求""是"。"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的意思,还有老实、本分、厚道的意思;"事",事情的意思,就是师生双方都要有事情做,还指事情的度,即密度、难度、准确度等;"求",追求的意思,即追求课堂上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就是真理、科学、规律、法则、概念,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是目标。

    2008年09期 No.18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好课标准是“实”“事”“求”“是”

    刘业俭;

    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新课改中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实""事""求""是"。"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的意思,还有老实、本分、厚道的意思;"事",事情的意思,就是师生双方都要有事情做,还指事情的度,即密度、难度、准确度等;"求",追求的意思,即追求课堂上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就是真理、科学、规律、法则、概念,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是目标。

    2008年09期 No.18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有效体育教学目标

    陈志丹;

    <正>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对增强全民族体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8年09期 No.18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有效体育教学目标

    陈志丹;

    <正>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对增强全民族体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8年09期 No.18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后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

    位元祥;

    <正>新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老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艺术,才能促进中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

    2008年09期 No.18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后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

    位元祥;

    <正>新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老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艺术,才能促进中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

    2008年09期 No.18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郭翠兰;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使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教师对校本课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解与困惑,而教师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搞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2008年09期 No.18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郭翠兰;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使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教师对校本课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解与困惑,而教师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搞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2008年09期 No.18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邓妍妍;程可拉;

    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之一就是把教育研究置于教师日常经历的教学实践中。D·特里普关于教学关键事件的观点使我们能更清晰地阐述怎样透过学校和课堂情景中教师经常忽视的事情创造教学关键事件,使教师们能够养成观察、分析、判断和反思的习惯,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邓妍妍;程可拉;

    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之一就是把教育研究置于教师日常经历的教学实践中。D·特里普关于教学关键事件的观点使我们能更清晰地阐述怎样透过学校和课堂情景中教师经常忽视的事情创造教学关键事件,使教师们能够养成观察、分析、判断和反思的习惯,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发展。

    2008年09期 No.18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教育短论

  • 课堂心理气氛与激发学生积极性

    徐小兵;

    <正>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学有所获,不断汲取知识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008年09期 No.18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课堂心理气氛与激发学生积极性

    徐小兵;

    <正>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学有所获,不断汲取知识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008年09期 No.18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校长要赏识教师

    黄建新;

    <正>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赏识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

    2008年09期 No.185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校长要赏识教师

    黄建新;

    <正>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赏识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

    2008年09期 No.185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

    黄梅;

    <正>最近到一所中学听课,谈起教学备课时,老师抱怨学校每学期的备课本检查成了教师们的负担。他们感叹地说,工作十几年教案也写了三、四十本了,刚参加工作时写详细教案还起一定的作用,现在却感到写教案很浪费时间。

    2008年09期 No.18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校长给教师写评语

    韩国利;

    <正>某中学校长学期末给每位教师一封信,内容是他写给老师的评语。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很有创意。一是亲和教师。校长一般以奖勤罚懒等制度管理教师,形成的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生硬关系,缺少对教师心理适应性的关注,缺乏"人文关怀"。

    2008年09期 No.185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

    黄梅;

    <正>最近到一所中学听课,谈起教学备课时,老师抱怨学校每学期的备课本检查成了教师们的负担。他们感叹地说,工作十几年教案也写了三、四十本了,刚参加工作时写详细教案还起一定的作用,现在却感到写教案很浪费时间。

    2008年09期 No.18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校长给教师写评语

    韩国利;

    <正>某中学校长学期末给每位教师一封信,内容是他写给老师的评语。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很有创意。一是亲和教师。校长一般以奖勤罚懒等制度管理教师,形成的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生硬关系,缺少对教师心理适应性的关注,缺乏"人文关怀"。

    2008年09期 No.185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学生行为不能捆住学生手脚

    庞世清;

    <正>经常看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不准学生做什么的规定比比皆是。甚至不准学生打篮球、踢足球也列入某些学校的校规校纪中。这不由得使人纳闷: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哪些有益的活动可以去做?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得到保证!

    2008年09期 No.18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学生行为不能捆住学生手脚

    庞世清;

    <正>经常看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不准学生做什么的规定比比皆是。甚至不准学生打篮球、踢足球也列入某些学校的校规校纪中。这不由得使人纳闷: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哪些有益的活动可以去做?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得到保证!

    2008年09期 No.18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师要过朗读关

    程竹怀;

    <正>语文离不开读,不光是强调学生要在读中感悟,教师的朗读更是至关重要。在教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朗读在先,感悟在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好的文章就像海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海面下的八分之七,

    2008年09期 No.18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师要过朗读关

    程竹怀;

    <正>语文离不开读,不光是强调学生要在读中感悟,教师的朗读更是至关重要。在教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朗读在先,感悟在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好的文章就像海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海面下的八分之七,

    2008年09期 No.18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