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虹丽;
将国学教育纳入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必须解决其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问题。从国学教育的目标、课程开发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寻找其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即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国学课程,释放国学教育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国学教育与教师发展之中"三个方面的契合,对当前学校国学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从而促进国学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实现稳定、良性的发展。
2011年11期 No.22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胡定荣;
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需警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教育误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存在"反中国""反历史""反教育""反课程"和"反教学"的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在中小学以国学的名义进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的教育活动,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来进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即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也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审视国学经典背后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理念。
2011年11期 No.22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2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徐祖胜;
民主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其合理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限制。教育和民主的联姻,需要教育的民主化改造和民主的教育化改造两方面之间的相互契合。教育和民主只有在相互适应对方的原则下分别加以改造,二者的结合才有实效。教育民主化的推进,一方面需要摆脱教育对民主理念的盲目迷信与过度崇拜,另一方面需要在民主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教育民主化的条件,从而推进民主教育理想的实现。
2011年11期 No.22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蒋国河;
由于城市入学难、学籍管理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背景因素影响,农民工子女由城返乡就学现象将长期存在。根据对中部三省的抽样调查,返乡就学农民工子女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学业适应问题,尤其是对课程和教法的不适应。但返乡就学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它赋予不少农民工子女一种亲切感,他们不再被标签化,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这是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为此,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课程衔接,开展差别化辅导;另一方面应注重因势利导,发挥返乡农民工子女社会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
2011年11期 No.22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凌艳;郭思文;
与学生发展、学习质量密切相关的学校因素,在PISA、TIMSS、NAEP、NLSCY、BTT、LSAC等大型教育评价项目中受到格外关注。由于项目各自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其对学校因素的测查也各有侧重。这些项目对学校因素的测查结果对学校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有效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效用,以教学和学习为核心,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及时监控学生的进展状况,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
2011年11期 No.22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志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建特色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了推动区域内中小学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促进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和素质教育,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以整体提升区域学校特色创建的设计力、全面提升校长特色创建工作的领导力、联动提升教师特色创建工作的执行力为出发点,构建了3个不同的创建工作共同体,有效推进了区域内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
2011年11期 No.223 31-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灿华;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呼唤着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构,因而学校管理者肩负着一个神圣使命:以校本文化的构建来打造现代学校,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具体来说,学校应以管理文化的构建,提升办学的品质;以教学文化的构建,提升课堂的品质;以教师文化的构建,提升专业的品质;以学生文化的构建,提升"纯粹"的品质。
2011年11期 No.22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骞;
学校变革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常态。面对各种不同形态和类型的变革,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应该是对学生和教师具有发展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这样的价值性才是甄别和推进学校变革的试金石和原动力。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确立有价值的变革目标;选择有价值的变革路径;采用有价值的变革方式。实施有价值的变革后,学校呈现出显著的成效。
2011年11期 No.22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家访;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中最具代表性的土生土长的教育学说。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如果能成为制度,所涉及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建构这一制度的运行机制。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功能。从系统的观点看,先学后教运行机制的建立,是以学校改革管理系统、人的系统、文化系统和评价系统为基本要素的。这些要素的合理运行,是先学后教成功与否的保障条件。
2011年11期 No.22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刘铁芳;
反思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儿童立场,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主题。关切日常教育生活的内在意义,学会过一种反思的教育生活,活在师生关系结构之中,由此树立对儿童世界的尊重,理解儿童世界的内在逻辑,尊重儿童的各种念想,给予儿童尝试错误的空间,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习,最终落实为儿童的积极发展,这将使得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儿童立场成为可能。
2011年11期 No.22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王芳芳;徐学福;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需要经历一个逐级递进的过程。美国学者齐莫曼和申克将自主学习由低到高分为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和自主水平。这四级水平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递进关系,每一级水平内部都存在一个独特的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四级水平整体呈现出由最初简单的、低效的自主向更复杂、更高质量的自主的上升。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每一级的循环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从低水平自主向高水平自主的跨越。
2011年11期 No.223 49-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张明;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经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又好又快又公平的发展的过程。当前制约高效课堂实施的因素有教师教学理论功底不扎实、教学行动研究主题不明确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陈旧等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深入贯彻课改新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强化理论指导:实施新举措,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问题密切联系;建构科学的评价方法,使教师明晰高效课堂的标准。
2011年11期 No.22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魏薇;
研究小学语文"教什么"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文本理解不到位、教学目标不确定、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等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文选型"教材"教什么"难以确定,助读系统"教什么"指向模糊,课程标准对"教什么"规定模糊。为此,我们需要从特级教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教什么"的根据;梳理不同文体的特点,为"教什么"寻求理据;根据小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形成"教什么"的动态训练体系。
2011年11期 No.22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俊列;
近两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真实性、经典性和儿童性成为争议的主要焦点。其原因除了教材改革本身的问题之外,更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诉求相关。教材争议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但缺乏学理性的探讨,特别是未能从语文学科及其教材自身的角度认识语文教材。所以,对于语文教材争议,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性,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是价值逻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的三位一体。认识到这点,就不难对这次争议作出较为合理的评析。
2011年11期 No.22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陆彩萍;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着畏难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小学作文教学缺乏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作文教学中倡导"生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遵循儿童的天性,创设适合儿童的自然写作环境,让儿童置身于个体生命真实的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过程的和谐统一。在自由、开放的作文活动中,学生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其写作兴趣得到激发,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2011年11期 No.22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李中华;孔凡哲;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必须立足在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之上。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可以采取"望、闻、问、切"四种基本方法;而具体实施时需要紧扣课堂真实问题,以问题解决为驱动,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析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与效果。有效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理解性掌握,既保障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体现浓厚的学科韵味,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2011年11期 No.22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张青;
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及教材、教学方面问题突出。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应有的价值,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教育信息化机制:在信息实践活动场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并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能培养信息社会公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层次;建设可随时重组的学科教学素材库,有效支持教师"堂堂用"中的教学创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构建数字化学习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培养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师,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2011年11期 No.22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张广斌;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研理念也发生重大革新,使得教研系统面临时代转型。新时期教研队伍转型要围绕重构教研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教研领导能力、塑造教研文化等方面展开,使教研队伍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教研实践经验、卓越的教研领导能力和教研文化主体意识。为此,教研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其一,整合教研力量,完善教研机制,构建教研共同体;其二,制订教研政策,加强教研队伍管理,实现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其三,开展教研培训,建立教研人员专业发展制度,提升教研队伍整体素质。
2011年11期 No.22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史晓燕;霍素君;
开放性教师评价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方法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注重评价实效和教师参与是其主要特征,"观察——理解"为其基本评价范式。它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组织系统、参与性的观察获取评价信息,以大型面谈为基本形式进行评价。开放性的教师评价打破了传统预定式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及形成经验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培养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开放性教师评价应注意依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范式,慎重选择评价者,处理好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关系。
2011年11期 No.22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建华;
<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依靠钟情于素质教育的校长。应当说,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校长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与神圣使命,他们应当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头雁"。"让每
2011年11期 No.22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刚;
<正>细致深入的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只有经过几番上课、磨课之后,课堂教学才会逐步臻于完善。这是因为在初备课时,虽然教师在教材把握、教学方法设计、课堂训练形式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是缺乏对某些细节的仔细推敲和精细设计。
2011年11期 No.223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述刚;
<正>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全面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集体,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基层骨干。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务多而杂,班主任同时又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如果疏于管理,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纠正,班风和学风就会随之每况
2011年11期 No.22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程建华;
<正>新课程倡导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从目前课堂的教学反馈、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来看,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多数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进入问题探究的本质中,使得问题探究有"形"而无"神"。物理是最能体现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学科。笔者认为,教师在物理学科实施探究教学时,要做到神形兼备。
2011年11期 No.22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芳;覃贤;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为此,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增设"数学广角"这一单元。
2011年11期 No.22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苏昌凤;
<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英语教师在课外作业的布置环节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同类作业多,分层作业少;考试题型多,基础题型少;巩固性作业多,发展型作业少;知识作业多,技能作业少。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2011年11期 No.22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明;
<正>在"有效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学政治课堂却依然充斥着诸多"低效"现象。其共同特征是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没有经历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促进知识建构、能力增强和觉悟提升。这样的课堂有教学之形,无教学之实,故笔者称之为"无效教学"甚至"虚假教学"。
2011年11期 No.22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